一种市政道路施工防尘压密注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6502发布日期:2023-03-24 21:3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防尘压密注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施工防尘压密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2.市政道路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破损的道路需要对物料进行修复,修复使用的机械大都占用大面积的空间,且机械上用于修复道路破损处机械零部件,不能根据道路破损的面积及深度进行调节,没法适应不同道路破损程度的修复,且修复用的浆料在修复用的机器中容易出现凝固硬化的现象。
3.授权公告号为cn2154055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施工防尘压密注浆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顶部的右侧设置固定板架,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顶部设置支撑板架,所述支撑板架的顶部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内腔设置过料箱体,所述外框架的顶部设置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设置混料箱体,所述混料箱体的顶部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连接转轴,所述混料箱体的内腔设置传动轴,所述转轴与传动轴的外壁均设置搅拌杆,所述转轴与传动轴的上端外壁均设置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的外壁啮合连接传送链,所述过料箱体的底部连接输料管道,所述过料箱体的顶部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延伸至输料管道的内侧,其具有保证浆料均匀性,并且浆料可以通过电动推杆推动,在排料时通过电动推杆底部的压板增加压密性,且整体在混料箱体中加工原料,有效的防止灰尘出现等优点。
4.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存在无法处理原料发生板结的情况,因此在下料过程当中容易发生卡死,同时上述装置密集的搅拌结构当原料粘稠度过大时容易产生电机烧毁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市政道路施工防尘压密注浆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提高原料在进行注浆过程的下料效率,通过驱动电机与破碎辊的组合能够打碎原料当中的大颗粒固体,同时使得原料混合更加充分,同时壳体下落到收集斗的过程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垂直翻料,通过控制阀门的结构能够控制本装置出料速度,从而便与本装置在实际使用当中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通过外壳的结构能够避免在传输过程当中向外飞溅。
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市政道路施工防尘压密注浆装置,包括底座、壳体、排气管、进料斗、观察窗、驱动电机、收集斗、控制阀门、皮带轮、传送带、外壳、传送轮和出料斗;
7.底座顶部与壳体连接;壳体顶部与排气管连接;壳体侧面上设有通孔,壳体侧面与进料斗连接;壳体远离进料斗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转动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上设有破碎辊,破碎辊伸入壳体内部;观察窗朝向破碎辊方向;壳体底部上设有通孔,通孔朝向收集斗方
向;收集斗底部与控制阀门连接;控制阀门底部朝向传送带方向;底座底部侧面上设有转动支架,转动支架与皮带轮转动连接;转动支架与传送轮转动连接;皮带轮与传送带传动连接;传送带与传送轮传动连接;底座内壁与外壳连接;外壳设置于传送带上方;传送带出料端与出料斗连接。
8.优选的,底座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底座四周。
9.优选的,壳体内部设有导流板,导流板位于进料斗底部。
10.优选的,观察窗内壁上设有耐磨层,收集斗顶部上设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与壳体底部连接。
11.优选的,传送带表面上设有耐磨层,出料斗呈l型,出料斗与皮带轮侧面转动连接。
12.优选的,转动支架上设有侧挡板,侧挡板对称设置于传送带两侧。
13.优选的,底座上设有减震板,减震板与收集斗外端面连接。
14.优选的,壳体上设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提高原料在进行注浆过程的下料效率,通过驱动电机与破碎辊的组合能够打碎原料当中的大颗粒固体,同时使得原料混合更加充分,同时壳体下落到收集斗的过程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垂直翻料,通过控制阀门的结构能够控制本装置出料速度,从而便与本装置在实际使用当中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通过外壳的结构能够避免在传输过程当中向外飞溅,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施工防尘压密注浆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防尘压密注浆装置中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防尘压密注浆装置的侧视图;
20.附图标记:1、底座;2、壳体;3、排气管;4、进料斗;5、观察窗;6、驱动电机;7、收集斗;8、控制阀门;9、皮带轮;10、传送带;11、外壳;12、传送轮;13、出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防尘压密注浆装置,包括底座1、壳体2、排气管3、进料斗4、观察窗5、驱动电机6、收集斗7、控制阀门8、皮带轮9、传送带10、外壳11、传送轮12和出料斗13;
23.底座1顶部与壳体2连接;壳体2顶部与排气管3连接;壳体2侧面上设有通孔,壳体2侧面与进料斗4连接;壳体2远离进料斗4的一端与驱动电机6转动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上设有破碎辊,破碎辊伸入壳体2内部;观察窗5朝向破碎辊方向;壳体2底部上设有通孔,通孔朝向收集斗7方向;收集斗7底部与控制阀门8连接;控制阀门8底部朝向传送带10方向;底座1底部侧面上设有转动支架,转动支架与皮带轮9转动连接;转动支架与传送轮12转动连接;皮带轮9与传送带10传动连接;传送带10与传送轮12传动连接;底座1内壁与外壳11连接;外壳11设置于传送带10上方;传送带10出料端与出料斗13连接;底座1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
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底座1四周;壳体2内部设有导流板,导流板位于进料斗4底部;转动支架上设有侧挡板,侧挡板对称设置于传送带10两侧;底座1上设有减震板,减震板与收集斗7外端面连接;壳体2上设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与驱动电机6输出端转动连接。
24.本实施例中,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对于市政工程用原料注浆下料过程的加工过程稳定性,从而在保证原料下料流畅稳定的同时,使得原料在本装置本部混合更加充分,当本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外壳11的结构能够防止原料发生飞溅,从而降低了原料的浪费程度,通过观察窗5能够实时观察壳体2内部的原料混合情况,从而提高了原料出料的质量,通过收集斗7的结构能够实现本装置内部的缓冲的同时便于控制阀门8进行控制,从而避免了原料溢出的情况,通过控制阀门8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控制原料下落速度,从而通过传送带10进行传动,使得本装置能够实现精确出料,便于下游设备进行组装配合。
25.实施例二
26.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防尘压密注浆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观察窗5内壁上设有耐磨层,收集斗7顶部上设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与壳体2底部连接;传送带10表面上设有耐磨层,出料斗13呈l型,出料斗13与皮带轮9侧面转动连接。
2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耐磨层的结构能够有效的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传送带10的出料方式能够使得出料原料更加均匀,出料斗13流速稳定。
2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