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25466发布日期:2023-05-24 08:0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公路设施,特别涉及一种立柱。


背景技术:

1、随着关于公路安全的一些政策推进,公路上应用于行人安全管理的设备越来越多,该类设备体型较大,会外挂在固定的立杆或柱子上,而连接设备的连接线在立柱或柱子内部走线,尽量避免连接线外露,保证安全,通常,在立杆或柱子上会留有进线口和出线口,使得连接线可以进入立柱或柱子内部并在出线口穿出连接设备,但是,一般立杆或柱子长度尺寸较大,进线口和出线口距离较远,使得穿线成为难题,对于施工上极为不便,因此,如何缓解立柱或柱子内的穿线困难的问题是目前亟需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柱,该立柱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使得线缆在立柱内容易穿行,提高工作效率,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便于线缆更换,提高维护效率。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立柱,包括:

4、具有管状结构的立柱本体,所述立柱本体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立柱本体的一端具有进线口,所述立柱本体一端的端部周侧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进线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人手通过;所述立柱本体的另一端的端部周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出线口,且每个所述出线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所述人手通过;

5、第一门体,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并安装于所述立柱本体,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立柱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门体用于遮蔽所述第一开口;

6、第二门体,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第二开口一一对应并安装于所述立柱本体,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立柱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门体用于遮蔽所述第二开口。

7、上述立柱中,在进线口附近设置有第一开口,在出线口附近设置有第二开口,在立柱内进行穿线时,操作人员可以将手从第一进口伸进立柱内,将线缆从进线口拉扯线缆,便于线缆在立柱内穿行,并且可以在第二开口处伸进手拉扯线缆,使得线缆便于在立柱内穿行,并且从出线口穿出,使得线缆在立柱内容易穿行,提高工作效率,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便于线缆更换,提高维护效率;并且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可以分别遮挡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避免雨雪、杂尘进入立柱内的内孔。

8、可选地,所述第一门体的一侧边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边铰接,所述第一门体中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开口中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侧边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卡接固定。

9、可选地,所述第二门体的一侧边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边铰接,所述第二门体中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开口中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侧边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卡接固定。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中相对的两个侧边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条形卡槽,所述第一条形卡槽沿与其对应的第一开口的侧边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卡槽的开口均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门体中相对的两个侧边分别插入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卡槽内、并与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卡槽配合。

11、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口中相对的两个侧边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条形卡槽,所述第二条形卡槽沿与其对应的第一开口的侧边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卡槽的开口均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门体中相对的两个侧边分别插入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卡槽内、并与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卡槽配合。

12、可选地,沿所述第一门体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周边部设置第一框体泡棉;和/或,

13、沿所述第二门体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的周边部设置第二框体泡棉。

14、可选地,沿所述第一开口的周边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柔性包边结构;和/或,

15、沿所述第一开口的周边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柔性包边结构。

16、可选地,所述出线口的周边的边缘设置有第三柔性包边结构。

17、可选地,所述第一门体背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和/或,

18、所述第二门体背离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

19、可选地,所述立柱本体设置进线口的一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与所述立柱本体的轴心线垂直设置,所述底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进线口连通的开孔,所述底座板与所述立柱本体的周侧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板。



技术特征:

1.一种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的一侧边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边铰接,所述第一门体中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开口中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侧边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卡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体的一侧边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边铰接,所述第二门体中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开口中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侧边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卡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中相对的两个侧边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条形卡槽,所述第一条形卡槽沿与其对应的第一开口的侧边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卡槽的开口均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门体中相对的两个侧边分别插入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卡槽内、并与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卡槽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中相对的两个侧边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条形卡槽,所述第二条形卡槽沿与其对应的第一开口的侧边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卡槽的开口均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门体中相对的两个侧边分别插入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卡槽内、并与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卡槽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门体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周边部设置第一框体泡棉;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开口的周边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柔性包边结构;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口的周边的边缘设置有第三柔性包边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背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设置进线口的一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与所述立柱本体的轴心线垂直设置,所述底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进线口连通的开孔,所述底座板与所述立柱本体的周侧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公路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立柱,该立柱包括立柱本体、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立柱本体具有相对的两端;立柱本体的一端具有进线口,立柱本体一端的端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靠近进线口;立柱本体的另一端的端部周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出线口,每个出线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一门体与第一开口对应并安装于立柱本体,第一门体与立柱本体可拆卸连接,第一门体用于遮蔽第一开口;第二门体与第二开口一一对应并安装于立柱本体,第二门体与立柱本体可拆卸连接,第二门体用于遮蔽第二开口。该立柱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使得线缆在立柱内容易穿行,提高工作效率,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便于线缆更换,提高维护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谢慧德,卢志善,苏运斌,杨松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信路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