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陡坡防滑拼装步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36064发布日期:2023-04-22 15:27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陡坡防滑拼装步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陡坡防滑拼装步道。


背景技术:

1、健身步道是一种户外集绿色,生态,休闲,健身等多功能一体,与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和慢行交通系统紧密结合,方便群众使用的户外休闲健身空间。随着“全民健身”的兴起,健身步道逐渐走入城市的公园,小区,广受市民的欢迎。

2、步道为室外场地,地形复杂,对可铺设步道产品要求较高,现有技术的生态步道,多采用在夯实的原土层上直接铺设带孔道砖或者石板或者水泥板,或者在水泥地面上直接涂刷一层油漆涂料。但是此类型步道运动性能较差,尤其是遇陡坡地形时,行人与步道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容易使人出现滑倒情况,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这也就导致了这种类型的步道使用限制比较多,在陡坡等地形条件下无法同时满足散步、健走和跑步的综合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陡坡防滑拼装步道,能够提高与行人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使用安全。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陡坡防滑拼装步道,其包括支撑层、设置在支撑层上表面的防滑部以及设置在支撑层底面上的支撑架,在支撑层上开有镂空的排水孔,防滑部从支撑层向上凸起,且在防滑部与排水孔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在支撑层的四周上设有相配合的卡座和卡头。

4、进一步的,所述防滑部为若干个且平行设置在支撑层上,防滑部的截面呈三角形。

5、进一步的,所述防滑部的截面为钝角三角形,其钝角的一个边与支撑层贴合。

6、进一步的,所述防滑部底面一侧与支撑层连接,另一侧位于排水孔的上方悬空。

7、进一步的,所述防滑部横贯在排水孔上方,在防滑部的两侧与排水孔之间均有间隙。

8、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防滑部连续布置在支撑层上;或防滑部断续设置在每个排水孔的上方。

9、进一步的,在防滑部上设有上排水孔和/或在防滑部的斜面与支撑层的连接处设有下排水孔。

10、进一步的,所述防滑部呈三棱锥形,且向排水孔方向倾斜。

11、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孔为方形,其四个边与支撑层的边缘平行或呈45°。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层呈长方形,支撑架为设置在支撑层底面的若干个支柱或交叉的支板。

13、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

14、本发明通过在支撑层上设置向上凸起的防滑部,可有效增大步道与行人间的摩擦力,尤其是在陡坡的使用条件下,防止出现滑倒的情况。使用时防滑部朝向陡坡的上方倾斜,踩上去之后可以在步道与行人之间产生更 大的向上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打滑的问题出现。

15、同时防滑部部分处于悬空状态,踩上去之后有一定向下移动的余量,脚感也更加舒服,提高运动时的舒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陡坡防滑拼装步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层(1)、设置在支撑层(1)上表面的防滑部(6)以及设置在支撑层(1)底面上的支撑架(3),在支撑层(1)上开有镂空的排水孔(2),防滑部(6)从支撑层(1)向上凸起,且在防滑部(6)与排水孔(2)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在支撑层(1)的四周上设有相配合的卡座(5)和卡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坡防滑拼装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6)为若干个且平行设置在支撑层(1)上,防滑部(6)的截面呈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陡坡防滑拼装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6)的截面为钝角三角形,其钝角的一个边与支撑层(1)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陡坡防滑拼装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6)底面一侧与支撑层(1)连接,另一侧位于排水孔(2)的上方悬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陡坡防滑拼装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6)横贯在排水孔(2)上方,在防滑部(6)的两侧与排水孔(2)之间均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陡坡防滑拼装步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滑部(6)连续布置在支撑层(1)上;或防滑部(6)断续设置在每个排水孔(2)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种陡坡防滑拼装步道,其特征在于在防滑部(6)上设有上排水孔(8)和/或在防滑部(6)的斜面与支撑层(1)的连接处设有下排水孔(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坡防滑拼装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6)呈三棱锥形,且向排水孔(2)方向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陡坡防滑拼装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2)为方形,其四个边与支撑层(1)的边缘平行或呈4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坡防滑拼装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呈长方形,支撑架(3)为设置在支撑层(1)底面的若干个支柱或交叉的支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陡坡防滑拼装步道,包括支撑层、设置在支撑层上表面的防滑部以及设置在支撑层底面上的支撑架,在支撑层上开有镂空的排水孔,防滑部从支撑层向上凸起,且其底面一侧与支撑层连接,另一侧位于排水孔的上方悬空,且在防滑部与排水孔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本发明通过在支撑层上设置向上凸起的防滑部,可有效增大步道与行人间的摩擦力,尤其是在陡坡的使用条件下,防止出现滑倒的情况。使用时防滑部朝向陡坡的上方倾斜,踩上去之后可以在步道与行人之间产生更大的向上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打滑的问题出现。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蒋志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体浩康河北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