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96137发布日期:2023-08-03 23:1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一种道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乡村道路的制作结构。


背景技术:

1、对于平原地区乡村公路来说,道路宽度较小,虽然在《gbt51224-2017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以及《jtg2111-2019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对乡村道路的施工标准做出了规范。但是,相关标准中所规定的乡村道路施工更适应于使用大型道路施工机械进行施工。实际情况下,由于农田、农舍占地的限制,大型施工机械无法开展施工,只能借助小型施工机械或人工压实,压实度普遍不够。夏季雨水来临时,连浸透带冲刷,道路毁坏较为严重。

2、尤其是两侧路肩部分,由于农田和农舍占地使得两侧路肩非常狭窄,普遍存在道路两侧排水不畅的问题。路肩冲刷破坏后,会引起沥青路面边缘的逐渐失稳破坏,使得原本就狭窄的道路更加通行困难。

3、更甚者,土质路基与两侧土地相连,使得本就狭窄的土质路基受到农田耕种、灌溉的影响,道路两侧杂草丛生,加上日积月累后的土颗粒堆积,边沟深度日渐变浅,导致很多平原区乡村道路与两侧土地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乡村土地灌溉时,毛细水的浸润作用对土质路肩破坏较大,容易使路肩部分发生早期塌陷。

4、另外,在狭窄空间中进行施工,施工机械的移动效率极低,在两侧的农田中施工更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产生额外的施工补偿成本。且此时施工机械产生严重的co2排放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有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道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在基层与面层采用相同材料火山灰活性工业固废水泥流动材料制作,施工过程更加简便,道路结构更加稳固,不会因路肩水土流失而造成道路面层从外侧边缘开始发生早期损坏,可以有效地对火山灰活性工业固废水泥流动材料进行大量固废处理,为其再利用、无害化处理提供新的出路。

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层,其设置于路基之上,所述基层包括底基层和路面基层,所述底基层设置在下部与路基相接触,所述路面基层位于所述底基层之上,上表面设置为平面;

3、面层,其设置在所述路面基层之上,上表面形成中部高两侧低的路拱,下表面与所述路面基层上表面宽度相同。

4、进一步的,所述基层与所述面层外侧形成有与水平面成规定角度的连续坡面。

5、进一步的,所述底基层和所述路面基层的厚度均为100mm以上且200mm以下。

6、进一步的,所述面层采用火山灰活性工业固废水泥流动材料浇筑,并在初固化后通过切削形成。

7、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道路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

8、根据道路的尺寸设计制作路基;

9、在路基两侧边缘设置与水平面呈α角的外模板;

10、在路基之上和两侧外模板之间浇筑火山灰活性工业固废水泥流动材料制作所述基层;

11、待所述基层初固化后,在外模板之间铺设火山灰活性工业固废水泥的流动材料,令其自然流平,制作面层前体;

12、待所述面层前体初固化后,对其上表面进行切削,形成中部高两侧低的路拱,而制作面层;

13、拆除外模板,进行养生使道路结构继续固化。

14、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道路的制造方法,包括:

15、在已有道路基层两侧设置外模板,

16、在两侧的外模板之间浇筑火山灰活性工业固废水泥流动材料,令其自然流平,制作面层前体;

17、待所述面层前体初固化后,对其上表面进行切削,形成中部高两侧低的路拱,而制作面层;

18、拆除外模板,进行养生使面层继续固化。

19、进一步的,所述外模板沿已有道路基层的两侧边坡设置,使面层的两侧边坡与已有道路基层的两侧边坡连续。

20、更进一步的,在已有道路基层的两侧边坡中部竖直设置所述外模板,在面层前体初固化后,还对面层前体两侧进行切削处理,形成面层的两侧边坡。

21、根据本公开的一种道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省去了路肩结构,基层与面层采用相同材料火山灰活性工业固废水泥流动材料制作,基层对面层提供良好支撑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施工过程更加简便,道路结构更加稳固,不会因路肩水土流失而造成道路面层从外侧边缘开始发生早期损坏,从经济角度分析,不需要购置砂石料,大大降低材料成本,从施工角度分析,更适合乡村道路本身狭窄的特点,从工程可靠性分析,乡村公路没有重载车辆,且交通量也不大,且水泥流动材料属于强度可控材料,可以通过调节水泥用量来对强度进行调节,进而使之满足道路各层结构的强度需求,同时可以有效地对火山灰活性工业固废水泥流动材料进行大量固废处理,为其再利用、无害化处理提供新的出路。



技术特征:

1.一种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6.一种道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7.一种道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道路的制造方法,其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道路的制造方法,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道路结构,尤其是乡村道路结构,包括:基层,其设置于路基之上,所述基层包括底基层和路面基层,所述底基层设置在下部与路基相接触,所述路面基层位于所述底基层之上,上表面设置为平面;面层,其设置在所述路面基层之上,上表面形成中部高两侧低的路拱,下表面与所述路面基层上表面宽度相同。基层与面层采用相同材料火山灰活性工业固废水泥流动材料制作,施工过程更加简便,道路结构更加稳固,不会因路肩水土流失而造成道路面层从外侧边缘开始发生早期损坏,可以有效地对火山灰活性工业固废水泥流动材料进行大量固废处理,为其再利用、无害化处理提供新的出路。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云,宿佩君,李博,李涛,冯晶晶,李振江,王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电建铁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