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刚构桥箱梁挂篮悬浇装置及悬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6179发布日期:2023-09-23 20:5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浇装置,其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刚构桥箱梁挂篮悬浇装置。


背景技术:

1、挂篮悬浇为传统的连续刚构桥主要的施工方式主要通过铆接钢架挂篮后方的支架至施工队顶平面后,于挂篮内进行模具支撑,以及模具内腔钢结构构建后,进行灌浆,待结构固化后,移动至下一铆接点进行重复操作,该工艺实验成熟,有较广的使用案例,为行业内通用施工方法;由于该设备铆接段较多,需多次对施工段结构进行打孔,不利于施工段结构的连续性支撑,同时,部分工段所用模具形状相同,多次拆卸支模极大程度的浪费人力成本,不利于建筑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通孔铆接、并可重复支模的连续刚构桥箱梁挂篮悬浇装置以及悬浇工艺。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连续刚构桥箱梁挂篮悬浇装置,包括

4、吊篮挂架,所述吊篮挂架包括矩形架以及侧边模梁,所述矩形架与地平面模梁之间设有若干侧边模梁与前进模梁,所述矩形架于施工段一侧设有固定件;

5、模具架,所述模具架包括侧模架与空室架,所述模具架设于所述吊篮挂架内,所述空室架具有收拢状态与扩张状态,并可在两种状态之间切换;

6、扣接架,所述扣接架包括扣接机构,所述扣接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件远离吊篮挂架的一侧,用以固定及移动整体结构。

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固定件包括两组模梁斜角支架,所述模梁斜角支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矩形架,两组所述模梁斜角支架之间设有支架抗扭杆,远离矩形架的末端设有旋转连接于所述矩形架的受力主轴,所述受力主轴中部设有两组旋转连接于受力主轴的主轴支撑架,两组所述主轴支撑架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于受力主轴的杠杆主梁,所述杠杆主梁与矩形架之间设有斜置稳定架,所述主轴支撑架下方设有支撑架平板,所述支撑架平板下方有支撑件,用以承载并提高固定件。

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侧模架包括固定连接于侧边模梁的两组固定侧边板,所述两组固定侧边板位于所述矩形架的两侧,所述固定侧边板中部设有滑动连接于固定侧边板的滑动连接架,所述滑动连接架一端设有斜边模,另一端设有斜口楔形块,所述斜口楔形块下方设有抗扭边杆,所述抗扭边杆长杆处放置于装置所用施工段顶平面,所述抗扭边杆斜杆末端设有连接通槽,所述受力主轴通入连接通槽并旋转连接于抗扭边杆,所述抗扭边杆与所述支架抗扭杆之间设有侧边臂,所述侧边臂的两端旋转连接于抗扭边杆与支架抗扭杆。

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空室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前进模梁的模具梁固定板,所述模具梁固定板中部设有模具横梁,所述模具横梁远离模具梁固定板的另一端设有顶端连接柱,所述顶端连接柱下方设有液压升降柱,所述液压升降柱设于施工段设有的内室内,所述模具横梁中部设有内模件,用以制作施工段中部的内室。

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内模件包括两组空室侧边模板以及两组空室径向模板,所述空室侧边模板位于所述模具横梁两侧,所述空室侧边模板的中部与模具横梁之间设有两组伸缩气缸,两组所述空室径向模板设于所述模具横梁上下两侧,所述空室径向模板的中部与所述模具横梁之间设有两组弹力棒,所述空室侧边模板与空室径向模板侧边相邻,依次贴合。

1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空室径向模板设有的弹力棒之间设有卡口楔形块,所述卡口楔形块斜口朝向所述空室侧边模板,所述空室侧边模板设有的伸缩气缸之间还设有两组斜口块,所述斜口块斜口朝向为卡口楔形块斜面。

1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吊篮挂架两侧还设有底板吊篮,所述底板吊篮包括两组支撑枕梁,所述支撑枕梁位于矩形架与地平面模梁之间,所述矩形架两侧设有若干升降放线机,所述升降放线机缠绕有线缆,所述线缆固定连接与所述支撑枕梁两端,所述支撑枕梁中部还设有模板顶口块,两组所述支撑枕梁上的模板顶口块顶部设有底部模板,所述底部模板位于两组所述斜边模底部并贴合于斜边模。

13、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扣接机构包括主受力梁,所述主受力梁中部设有滑动梁,用以移动扣接机构,所述主受力梁两端设有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远离主受力梁的一端设有边缘固定柱,所述边缘固定柱两端设有旋转连接于边缘固定柱的钝角连接杆,所述钝角连接杆长杆贴合于施工段顶端平面,所述三角支撑架下方设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设有旋转通槽,所述三角支撑架远离边缘固定柱的拐角通入旋转通槽并旋转连接于支撑底板,所述钝角连接杆斜杠边缘贴合于所述支撑底板远离施工段的一端,所述支撑底板另一端设有旋转连接于支撑底板的顶边块,所述顶边块上设有均力板,所述均力板贴合于所述施工段两侧斜面,位于所述主受力梁两侧的两组钝角连接杆远离边缘固定柱的一端设有固定框架,位于主受力梁两端的两组所述固定框架之间通入活动连接的连接延长板,所述连接延长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杠杆主梁远离矩形架的一端。

14、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吊篮挂架上还设有辅助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件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旋转连接于地平面模梁两侧,另一端设有旋转连接于连接臂的延长柱,所述延长柱上设有固定旋转块,所述固定旋转块下方设有固定平板车,所述固定平板车放置于施工段顶端平面两侧。

1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一种连续刚构桥箱梁挂篮悬浇工艺,包括

16、s1.将设备安装于施工段平面上方,依次接驳吊篮挂架、扣接机构、辅助支撑件、侧模架、空室架以及底板吊篮;

17、s2.调整底板吊篮的支撑枕梁高度,覆盖底部模板;

18、s3.于侧模架、空室架底部模板所并合空间内搭建钢架、灌浆;

19、s4.灌浆主体硬化后启动模具架拆模具;

20、s5.抬升侧边臂,侧模架脱离施工段,收拢空室架,脱离施工段的内室,重物按压杠杆主梁末端,使扣接机构脱离施工段;

21、s6.移动设备至下一工作区域,后下降侧边臂,扣拢侧模架,扩张空室架,重物脱离杠杆主梁末端,辅助支撑件设有的固定平板车两侧设立钢枕;

22、s7.重复步骤s2至s6。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作为一种无需通孔铆接、并可重复支模的连续刚构桥箱梁挂篮悬浇装置以及悬浇工艺,具体操作步骤入下所示:

24、操作人员将设备安装于施工段平面上方,依次接驳吊篮挂架、扣接机构、辅助支撑件、侧模架、空室架以及底板吊篮后,启动升降放线机,拉动线缆,调整模板顶口块上底部模板角度,便于实现不同工段的施工要求,此类施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之后于斜边模、内模件与底部模板所组成的合并空间内进行钢结构搭建,之后进行灌浆,灌浆完成施工段固化后即可开始拆除模具;

25、收缩内模件,启动伸缩气缸,将两侧的空室侧边模板向内收拢,同时空室侧边模板上的斜口块接触卡口楔形块后,斜口块斜面约束卡口楔形块向内滑动,将空室径向模板同样向内收拢,之后拆除液压升降柱与顶端连接柱的连接,即可实现收缩内模件,此时,空室切换为收拢状态,在后续扩张内模件时,反向启动伸缩气缸,使空室侧边模板向外扩张,卡口楔形块脱离斜口块的约束后,弹力棒辅助空室径向模板向外扩张,形成规则的矩形框架,此时,空室切换为扩张状态;

26、扩张斜边模,启动侧边臂,将抗扭边杆抬起,同时抗扭边杆接触斜口楔形块后,斜口楔形块带动滑动连接架沿固定侧边板的连接反向扩张,带动固定侧边板上的斜边模向外移动,即可实现斜边模分离;

27、之后于杠杆主梁末端施加重物,将杠杆主梁下压翘起吊篮挂架,由于杠杆主梁远长于模梁斜角支架,所以可以轻易撬动,斜置稳定架亦可辅助防止杠杆主梁与模梁斜角支架产生的形变,同时将固定平板车运动方向两侧的钢枕移除,连接臂辅助在移动过程中防止发生横向位移以及提供拉力支撑的作业;

28、杠杆主梁下压后,杠杆主梁上单连接延长板无法翘起固定框架,固定框架向下移动,钝角连接杆开始沿边缘固定柱的轴线方向旋转,使钝角连接杆的斜杠脱离支撑底板,支撑底板失去钝角连接杆的支撑后沿三角支撑架与支撑底板的连接方向旋转,进一步的将顶边块向下移动,使均力板脱离施工段的斜面,扣接机构失去对施工段的固定作用,设备即可脱离移动,在实施上,移动方式可通过滑轮导轨的配合等,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29、移动至下一工作区域后,首先将侧边臂延伸,侧边臂为一种提供支撑力的气缸,使抗扭边杆沿连接通槽的连接方向旋转,直至抗扭边杆的长杆贴合于施工段顶端平面,导致模向内聚合,后将内模架进行扩张,之后将重物脱离杠杆主梁末端,杠杆主梁带动固定框架向上移动,同时带动扣接机构扣接于施工段的侧边,之后将辅助支撑件的固定平板车前进方向两端放置钢枕进行固定,即可开始施工,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实现连续性作业;

30、该设备结构简单,重复利用杠杆原理将整体框架固定于施工段上方,避免多次进行的铆接打孔对施工段结构刚性的破坏,同时,采用收缩式的模具拼合方式,极大程度减少模具安装的人力物力成本,有效增加设备的使用价值,有益于装置的推广以及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