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36354发布日期:2023-12-13 08:1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理方法,具体为路面施工。


背景技术:

1、路面是指用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道路路基上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层状构造物。质量良好的路面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其表面应达到平整、密实和抗滑的要求。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与垫层组成,路面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速度、运输成本、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2、同一类型的路面,因施工和养护质量的优劣,也会使运输效率与成本以及服务质量产生很大的差异。路面结构的费用在公路造价中所占比重很大,一般都要达到30%左右。

3、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是指对旧水泥路面面板及基层等路面结构的承载力进行均质化处理,使其满足直接加铺沥青路面的要求。

4、目前的旧水泥面板微裂后强度损失较大,微裂处的旧水泥面板,属受力状态,应力集中,存在疲劳损失,道路使用寿命低,同时在水泥路面微裂处治后没有采用无损检测手段和微创处置,降低了道路结构层承载力,难以填充密实面板下部基层层间脱空、松散团结及湿软路床加固,难以消除因为强度不均匀引起的剪切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旧水泥面板微裂后强度损失较大,微裂处的旧水泥面板,属受力状态,应力集中,存在疲劳损失,道路使用寿命低,同时在水泥路面微裂处治后没有采用无损检测手段和微创处置,降低了道路结构层承载力,难以填充密实面板下部基层层间脱空、松散团结及湿软路床加固,难以消除因为强度不均匀引起的剪切变形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理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3、步骤一:微裂处施工:采用全断面微裂方式,每车道布设四列,夯机档位选用三吨二档;

4、步骤二:缩小尺寸:采用微裂处治后,缩小了混凝土板的尺寸,由原大块体变成小块体,温缩应力也由大块体的接/裂缝处“线型应力集中”,转变为由“各向裂缝围闭成小块体”构成的面体内应力释放;

5、步骤三:探地雷达检测:采用探地雷达检测结构层缺陷,清晰了解内部病害情况以及位置,并针对性的进行地聚合物注浆,施工过程中,通过布设不同间距和不同深度的注浆孔,将道路结构病害区域内的水、气体排出,再进行检测及后续操作;

6、检测后续操作具体为:

7、s1:选择聚合物,并进行抗疲劳性研究,分析得出其最佳的养护时间,为该注浆材料的施工工艺控制、养护时间提供指导和依据;

8、s2:采用聚合物材料进行填充、固结;

9、s3:注浆后要再次采用探地雷达复测检测注浆效果;

10、步骤四:筛查更换:对承载力不足的水泥路面的面板更换,针对性注浆加固后,对破损路段进行重点筛查,对满足不了强度要求的,进行挖除处理,彻底克服加铺层的疲劳型反射裂缝;

11、步骤五:局部处理:按路面设计施工4cm沥青橡胶混凝土,上面层加3cm~5cm沥青混凝土层;

12、步骤六: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微裂均质原理是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微裂再生,使水泥路面内部形成各方向均匀分布的微细裂纹,且处于完全契合的嵌锁状态,既有效地克服了反射裂缝,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刚性路面的承载力,层及以下路面结构采用注浆和局部挖除等综合措施进行结构病害处治,使路面结构承载能力均质化。

13、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注浆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配制,搅拌时间20min~35min,搅拌温度40℃~60℃,经振动成型后18h~24h脱模。

14、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抗疲劳性测试中包含加载模式,加载模式包括有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在应力控制模式下,一直固定所施加荷载的峰谷值不变,应变会随着荷载作用次数增加而增加,直到试件完全断裂破坏为止。

15、优选的,所述加载模式包括加载波形,加载波形采用连续正弦波,试验中为加快进度,相邻波形间未插入间隙时间,设置正弦波荷载的最小荷载pmin为最大荷载pmax的10%即荷载循环特征值ρ=pmin/pmax=0.1,加载频率选用10hz相当于车辆行驶速度60km/h。

16、优选的,所述加载模式后进行疲劳方程的建立及分析,过对不同界面处理方式、不同养护时间、不同水胶比下的新旧粘接混凝土小梁试件采用mts疲劳试验机进行三点弯拉疲劳试验,以验证上述条件下对通车后的新旧粘结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影响,以疲劳寿命的对数lgnf为纵轴,以应力比为横轴,建立应力强度比与疲劳寿命的关系曲线,并得出相应的疲劳方程及相关系数,修补混凝土的应力比与疲劳寿命间的关系应具有与普通混凝土相似的形式即:

17、σ/s=α-βlgnt

18、式中σ———疲劳强度(mpa);

19、s———静载一次作用下的极限弯拉应力(mpa);

20、α、β———回归参数由试验条件、加载方式及材料特性等因素决定;

21、nt———疲劳破坏次数。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理方法,通过合理化步骤,旧水泥面板微裂后表面无松散破碎颗粒,且具有“裂而不碎、斜向开裂、完全契合、嵌锁力强”的结构特点,强度损失小,微裂处治压稳后的旧水泥面板,属一种柔性结构受力状态,应力不集中,无疲劳损失,道路使用寿命高;水泥路面微裂处治后采用无损检测手段对病害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再对病害位置采用微创处治,大大提高道路结构层承载力,有效填充密实面板下部基层层间脱空、松散固结及湿软路床加固,消除因强度不均匀引起的剪切变形,水泥路面经该技术再生处理后,转型成为一可直接加铺的“刚柔相济”基层,其回弹模量介于半刚性基层与柔性基层之间,与传统旧水泥路面改造技术相比,微裂均质化处治后的旧水泥路面,可以直接用作新路基层,既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又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注浆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配制,搅拌时间20min~35min,搅拌温度40℃~60℃,经振动成型后18h~24h脱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抗疲劳性测试中包含加载模式,加载模式包括有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在应力控制模式下,一直固定所施加荷载的峰谷值不变,应变会随着荷载作用次数增加而增加,直到试件完全断裂破坏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模式包括加载波形,加载波形采用连续正弦波,试验中为加快进度,相邻波形间未插入间隙时间;设置正弦波荷载的最小荷载pmin为最大荷载pmax的10%即荷载循环特征值ρ=pmin/pmax=0.1,加载频率选用10hz相当于车辆行驶速度60km/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模式后进行疲劳方程的建立及分析,过对不同界面处理方式、不同养护时间、不同水胶比下的新旧粘接混凝土小梁试件采用mts疲劳试验机进行三点弯拉疲劳试验,以验证上述条件下对通车后的新旧粘结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影响,以疲劳寿命的对数lgnf为纵轴,以应力比为横轴,建立应力强度比与疲劳寿命的关系曲线,并得出相应的疲劳方程及相关系数,修补混凝土的应力比与疲劳寿命间的关系应具有与普通混凝土相似的形式即: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路面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理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微裂处施工:采用全断面微裂方式,每车道布设四列,夯机档位选用三吨二档,步骤二:缩小尺寸:采用微裂处治后,缩小了混凝土板的尺寸,由原大块体变成小块体,温缩应力也由大块体的接/裂缝处“线型应力集中”,转变为由“各向裂缝围闭成小块体”构成的面体内应力释放;该种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理方法,微裂均质化处理后,旧水泥板内部斜向开裂、完全契合,嵌锁力强。既有效地克服了反射裂缝,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刚性路面的承载力,是一种处于“刚柔相济”状态的抗裂基层,既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又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骆俊晖,莫鹏,畅振超,盘柱,陈德强,刘红燕,唐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