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上导梁的转体桥梁及快速化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98247发布日期:2024-02-22 20:5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上导梁的转体桥梁及快速化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具体是指一种设置上导梁的转体桥梁及快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公路及城市道路与铁路立交项目日益增多。根据国铁集团要求,公路和城市道路上跨高速铁路及相关联络线和动车走行线的路基、桥涵地段,以及上跨开行客车的普速铁路的路基、桥涵地段,桥梁施工应优先采用转体施工方案。转体法施工具有对既有线运营影响小、需要占用铁路天窗时间少、安全可靠的优点,应用广泛,且主梁多采用预应力砼结构。一般情况下,需在边跨设置一定长度的后浇段,待转体就位后再搭设支架进行现浇;另一种为边跨不设后浇段,待转体就位后于梁端底部施加一定大小的顶升力后锁定支座。

2、采用第一种方式时,需待桥梁转体就位后,在后浇段范围搭设临时支架并后期拆除,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搭设支架需临时占用土地,二是为减小搭设支架对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支架基础应在铁路路堤坡脚或路堑坡顶以外并留有一定安全距离,这将增大边跨跨度,加大设计难度及投资,三是施工工期长,对铁路运营影响大。

3、采用第二种方式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顶升力大小难以控制,二是支座安装空间狭小、作业困难。

4、因此,一种用于桥梁工程设置上导梁的转体桥梁快速化施工方法亟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设置上导梁的转体桥梁及快速施工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设置上导梁的转体桥梁,包括主墩和过渡墩,所述主墩顶部设有主梁,所述主梁边跨后浇段范围上方设置上导梁,用以作为后浇段施工时的临时承载结构;

3、所述上导梁包括后支腿、导梁和前支腿,所述后支腿和前支腿位于导梁底部梁端,所述上导梁一端通过所述后支腿临时固结于主梁转体梁段的悬臂端,另一端在转体就位前处于悬挑状态,转体就位后通过所述后支腿临时支承于所述过渡墩上,增加桥梁结构稳定性;

4、所述后支腿底部与主梁转体梁段通过法兰装置进行连接。

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导梁采用钢材或其他拉压强度均较高的材料。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导梁构造形式为工字型钢、桁架结构中的一种,横向设置若干片。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导梁内设置横向连接系形成整体,增强稳定性。

8、一种设置上导梁的转体桥梁的快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1)施工下部结构、转体段梁体:按常规转体桥梁施工下部结构、转体段梁体;

10、2)施工上导梁:所述上导梁可先安装,即与桥梁一起转体;也可后安装,即待转体到位后,从底面起吊安装或由引桥侧顶推喂入;

11、其两端分别与后支腿、前支腿连接,支承于所述前后支腿上,作为后浇段浇筑时的承力结构,于其下方吊放现浇支架系统;

12、3)转体就位、施工成桥:转体就位后,将上导梁拆除,成桥。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支腿底部支承于过渡墩梁盖顶面,也可支承于墩身或承台上。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导梁各组成部分截面尺寸及连接构造,应根据受力计算确定,须满足施工阶段承载能力及刚度要求。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拆除后的上导梁可重复利用。

1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与常规设置支架后浇的转体桥梁一样,在后浇段施工之前方便地安装边支点支座,无需通过设强迫位移即可使得成桥内力相对合理。适用于连续梁、连续刚构、t型刚构及斜拉桥等各类形式的转体法施工桥梁。一方面可不设落地支架、少占土地、节省工期,另一方面可重复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设置上导梁的转体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墩和过渡墩,所述主墩顶部设有主梁,所述主梁边跨后浇段范围上方设置上导梁,用以作为后浇段施工时的临时承载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上导梁的转体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梁采用钢材或其他拉压强度均较高的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置上导梁的转体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梁构造形式为工字型钢、桁架结构中的一种,横向设置若干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置上导梁的转体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梁内设置横向连接系形成整体,增强稳定性。

5.一种设置上导梁的转体桥梁的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设置上导梁的转体桥梁的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底部支承于过渡墩梁盖顶面,也可支承于墩身或承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设置上导梁的转体桥梁的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梁各组成部分截面尺寸及连接构造,应根据受力计算确定,须满足施工阶段承载能力及刚度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设置上导梁的转体桥梁的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拆除后的上导梁可重复利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上导梁的转体桥梁及快速施工方法,结构包括主墩和过渡墩,主墩顶部设有主梁,主梁边跨后浇段范围上方设置上导梁,用以作为后浇段施工时的临时承载结构;后支腿底部与主梁转体梁段通过法兰装置进行连接。施工方法包括:1)施工下部结构、转体段梁体;2)施工上导梁;3)转体就位、施工成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与常规设置支架后浇的转体桥梁一样,在后浇段施工之前方便地安装边支点支座,无需通过设强迫位移即可使得成桥内力相对合理。适用于连续梁、连续刚构、T型刚构及斜拉桥等各类形式的转体法施工桥梁。一方面可不设落地支架、少占土地、节省工期,另一方面可重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詹刚毅,刘建红,夏小任,吴廷楹,关俊锋,韦建刚,钟亮根,陈向一,裴辉腾,皇甫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