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沥青路面病害的排湿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65987发布日期:2024-02-20 21:18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沥青路面病害的排湿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特别涉及一种防治沥青路面病害的排湿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沥青路面病害是道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例如龟裂、断裂、疲劳和变形等。这些病害主要由于路面内部的湿度过高导致沥青层的强度降低而产生,具体的问题为沥青层的透气性差、水分不易蒸发,而随着不断地使用,受到交通流量以及季节交替产生的应力作用,导致沥青路面的病害表现主要包括例如裂缝、车辙、下陷等综合病害;

2、目前,常用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加排水设施来降低路面湿度,但这种方法工作量大、费用高、效果不稳定,因此设计一种防治沥青路面病害的排湿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主要是通过增加排水设施来降低路面湿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治沥青路面病害的排湿装置及使用方法。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防治沥青路面病害的排湿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沥青路面:

4、底层排湿装置,其设于沥青路面下方,用于将积存在沥青路面下面的水分排出;

5、控制系统,用于实时检测路面的湿度并进行排湿;

6、至少一个风机,设于底层排湿装置内,通过控制系统操控;

7、通信系统,用于远程操控且实时监控沥青路面的湿度情况;

8、以及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风机、通信系统和控制系统电连接。

9、优选的,所述底层排湿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排湿主体、吸湿层和至少一个排湿通道;

10、所述吸湿层设置在排湿主体的内部,所述排湿通道设置在排湿主体内。

11、优选的,所述吸湿层为活性炭、硅胶或分子筛。

12、优选的,所述通信系统通过4g、5g或网线传输的方式与后台进行传输和接受信号。

13、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可选用电网供电、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或风力发电机等。

14、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于沥青路面内。

15、优选的,所述排湿通道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风机设于排湿通道内。

16、优选的,还包括气温传感器,用于检测沥青路面的气温,并根据湿度和气温调整风机的转速和排湿管道的开启程度;

17、所述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以及气温传感器均设置在沥青路面的外部的总控制箱上。

18、优选的,所述排湿通道的俯视图摆放形状为连续的s、w以及l等。

19、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20、步骤s1,将所述底层排湿装置安装在需要排湿的沥青路面上;

21、步骤s2,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路面湿度,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22、步骤s3,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湿度阈值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排湿作业;

23、步骤s4,如果湿度超过预设阈值,所述控制系统启动所述风机,并根据湿度和气温调整风机的转速;

24、步骤s5,所述风机将湿气排出,使路面内的湿度降低;

25、步骤s6,当湿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值时,控制系统停止风机的工作;

26、步骤s7,通信系统使排湿装置进行远程操作,并实时回传路面湿度以及天气情况。

27、本装置通过对湿度的实时监测和排湿作业的自动化控制,能够有效地防止沥青路面因为湿度过高而产生病害,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对于不同的路面湿度要求和气温变化,可以进行实时调节,有很好的适应性;这大大提高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工作效率,解决了传统技术中解决湿度问题的不足。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治沥青路面病害的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沥青路面(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沥青路面病害的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排湿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排湿主体(6)、吸湿层(7)和至少一个排湿通道(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沥青路面病害的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层(7)为活性炭、硅胶或分子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沥青路面病害的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4)通过4g、5g或网线传输的方式与后台进行传输和接受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沥青路面病害的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5)可选用电网供电、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或风力发电机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治沥青路面病害的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2)还包括湿度传感器(9)、所述湿度传感器(9)设于沥青路面(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沥青路面病害的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通道(8)上设有若干通孔(10),所述风机(3)设于排湿通道(8)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治沥青路面病害的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温传感器(11),用于检测沥青路面(1)的气温,并根据湿度和气温调整风机的转速和排湿管道的开启程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治沥青路面病害的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通道(8)的俯视图摆放形状为连续的s、w以及l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湿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一种防治沥青路面病害的排湿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主要是通过增加排水设施来降低路面湿度的问题。技术特征包括沥青路面:底层排湿装置,其设于沥青路面下方,用于将积存在沥青路面下面的水分排出;控制系统,用于实时检测路面的湿度并进行排湿;至少一个风机,设于底层排湿装置内,通过控制系统操控;通信系统,用于远程操控且实时监控沥青路面的湿度情况;以及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与风机、通信系统和控制系统电连接。本装置通过对湿度的实时监测和排湿作业的自动化控制,能够有效地防止沥青路面因为湿度过高而产生病害,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郭彦领,周德勋,卢静,王学强,蒙健生,范鑫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建筑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