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水循环利用的栈桥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89456发布日期:2024-04-18 12:2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水循环利用的栈桥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水循环利用的栈桥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1、南方区域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受地域限制,南方多为深基坑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往往可达35m,雨季来临时,栈桥板面上积水严重,对现场施工造成极大不便,同时基坑底部积水对基坑产生重大安全隐患,需及时抽排,但在深基坑施工中,受高度扬程压力限制,基坑排水往往效率较低。另,基坑排出的水,往往排入市政官网中,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2、深基坑施工中,积水防控至关重要,尤其在南方梅雨季节时期,雨水较充沛条件下,解决深基坑排水成为头号重点。但纵观现建筑业,无较好做法或成品装置,因此深基坑排水成为建筑施工难点;

3、目前深基坑施工中,栈桥上积水主要采用找坡自流的方法收集,排水大多采用散排,流淌至基坑底部,造成现场水肆意横流。同时,基坑底部积水常常因基坑深度较深,扬程较高,基坑排水时受压力限制,造成坑内排水效率较低,造成坑内积水,影响基坑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对栈桥板面杂排水收集排放以及对坑底杂排水收集排放,解决栈桥基坑积水问题,进一步经沉淀池过滤后进行收集使用,克服了常规基坑中雨水、施工用水等蓄积问题的基坑水循环利用的栈桥排水系统。

2、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

3、一种基坑水循环利用的栈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栈桥板面的顶部引水组件和设置在栈桥基坑底部的底部集水组件,所述栈桥板面下方的支撑梁上设置有三级沉淀水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栈桥基坑的蓄水池;

4、所述顶部引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栈桥板面上的若干集水孔;

5、所述三级沉淀水箱与所述顶部引水组件之间设置有引水管件,所述三级沉淀水箱与所述底部集水组件之间设置有集水管件,所述三级沉淀水箱与所述蓄水池之间设置有抽水管件。

6、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

7、所述引水管件包括总引水管,所述总引水管底端与所述三级沉淀水箱连接,所述引水管上设置有若干分支引水管,所述分支引水管端部设置有集水斗,所述集水斗设置在对应所述集水孔下方。

8、所述底部集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栈桥基坑底部的集水坑;

9、所述集水管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集水坑中的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设置有集水管道,所述集水管道出水端与所述三级沉淀水箱连接。

10、所述抽水管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三级沉淀水箱中的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设置有抽水管道,所述抽水管道出水端与所述蓄水池连接。

11、所述总引水管、若干所述分支引水管和所述抽水管道均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栈桥板面底部。

12、若干所述集水孔中均设置有地漏。

13、所述地漏顶部设置有下水过滤篦子。

14、现场栈桥板面上雨水等施工积水,通过所述集水孔、沿所述集水斗、分支引水管和所述总引水管流入所述三级沉淀水箱进行沉淀;

15、基坑底部雨水等施工积水进入所述集水坑中通过所述第一水泵抽入所述三级沉淀水箱进行沉淀;

16、所述三级沉淀水箱处理后的水通过所述第一水泵抽入所述蓄水池中进行储存。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栈桥板面杂排水收集排放以及对坑底杂排水收集排放,解决栈桥基坑积水问题,进一步经沉淀池过滤后进行收集使用,克服了常规基坑中雨水、施工用水等蓄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水循环利用的栈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栈桥板面的顶部引水组件和设置在栈桥基坑底部的底部集水组件,所述栈桥板面下方的支撑梁上设置有三级沉淀水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栈桥基坑的蓄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水循环利用的栈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件包括总引水管,所述总引水管底端与所述三级沉淀水箱连接,所述引水管上设置有若干分支引水管,所述分支引水管端部设置有集水斗,所述集水斗设置在对应所述集水孔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水循环利用的栈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集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栈桥基坑底部的集水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水循环利用的栈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三级沉淀水箱中的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设置有抽水管道,所述抽水管道出水端与所述蓄水池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水循环利用的栈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引水管、若干所述分支引水管和所述抽水管道均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栈桥板面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水循环利用的栈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集水孔中均设置有地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水循环利用的栈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顶部设置有下水过滤篦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坑水循环利用的栈桥排水系统,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栈桥板面的顶部引水组件和设置在栈桥基坑底部的底部集水组件,栈桥板面下方的支撑梁上设置有三级沉淀水箱,还包括设置在栈桥基坑的蓄水池,顶部引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栈桥板面上的若干集水孔,三级沉淀水箱与顶部引水组件之间设置有引水管件,三级沉淀水箱与底部集水组件之间设置有集水管件,三级沉淀水箱与蓄水池之间设置有抽水管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栈桥板面杂排水收集排放以及对坑底杂排水收集排放,解决栈桥基坑积水问题,进一步经沉淀池过滤后进行收集使用,克服了常规基坑中雨水、施工用水等蓄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钱闯,缪献鹏,齐明磊,张竣辉,王阿维,张远鹏,符露芬,王亚坤,周子涵,周宏宇,刘在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