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破损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1970发布日期:2024-04-08 13:41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破损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道路修复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破损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市政道路由于长期负荷运行及自然因素影响,很可能在未到维修保养期就已经损坏,道路因损坏而出现的凹坑将影响行人的出行和车辆的行驶。故在路面已经损坏时,工人需要及时抢修。

2、通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235286u公开了一种路面破损快速修复机,包括车体、固定架和振动模块,车体后部下端设置有压路辊轮,车体上端中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连接有搅拌罐;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实用性很高,工作时,液压杆通过传动轴带动旋转座下移到破损路面处,第一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旋转座旋转,硬毛刷可有效清理破损处的杂质,防止影响路面修复,用废料收集箱收集杂质,防止污染环境,美化市容,在破碎叶片和加棒板的作用下,保证沥青或水泥的质量,防止其结块凝固影响路面修补质量,下料管可均匀快速下料,振动电机带动振动板振动,加强沥青或水泥与破损路面连接的契合度,有效增强路面修复质量,压路辊轮可有效夯实路面。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缺陷:在道路修复过程中,工人需要多次推动车体,使得旋转座、下料盘、振动板和压路辊轮依次运动至凹坑处并对准凹坑,车体的多次推动和位置调节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导致道路的修复效率低下,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道路的修复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破损修复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破损修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破损修复装置,包括车体和底座,车体上设有用于带动底座升降的升降单元,底座的底部设有注料腔,注料腔内设有可相对底座进行升降的破碎单元和可抵触于路面的冷却单元,冷却单元具有合拢和分离两种形态并用于控制注料腔腔口的启闭;

3、车体上设有注浆单元,注浆单元上设有穿设于冷却单元的注浆管,注浆管远离于注浆单元的一端开口位于冷却单元的底部;当冷却单元合拢时,注浆管远离于注浆单元的一端开口处于注料腔的正下方。

4、可选的,所述升降单元包括设于车体上的电缸,电缸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并设有安装座,安装座通过呈竖直设置的第一弹性伸缩杆连接于底座;

5、破碎单元包括设于安装座上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转动穿设于底座并设有破碎叶,破碎叶转动嵌设在注料腔内,注料腔呈圆柱状。

6、可选的,还包括供电单元,供电单元包括设于车体上的蓄电池、设于安装座上的供电块和设于底座上的导电块,供电块通过导线连接于蓄电池,导电块通过导线连接于第一电机;

7、当破碎叶伸出至注料腔外侧时,供电块将持续抵触于导电块;当破碎叶沉入到注料腔内侧时,供电块将脱离于导电块。

8、可选的,还包括吸尘单元,吸尘单元包括设于车体上的吸尘器,吸尘器上设有吸尘管,吸尘管连通于注料腔,导电块通过导线连接于吸尘器。

9、可选的,所述注浆单元包括设于车体上的料桶和抽泵,抽泵的进料端连通于料桶,抽泵的出料端连通于注浆管;

10、料桶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穿设于料桶并设有伸入到料桶内的搅拌桨。

11、可选的,所述车体上设有处理器,注料腔内设有接触式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抽泵和第二电机均耦接于处理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可抵触于接触式传感器的压块;

12、当破碎叶伸出至注料腔外侧时,压块将脱离于接触式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将向处理器发射搅拌信号,处理器将控制第二电机启动;

13、当破碎叶沉入到注料腔内侧时,压块将抵触于接触式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将向处理器发射注浆信号,处理器将控制第二电机关闭并控制抽泵启动指定的时长。

14、可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连通于注料腔的容纳腔,冷却单元包括若干仅可在容纳腔内水平滑动的导热板,导热板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下表面齐平,合拢后的导热板下表面的总面积大于注料腔的腔口面积。

15、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若干呈竖直设置并与导热板一一对应的第二弹性伸缩杆,第二弹性伸缩杆远离于安装座的一端与导热板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在竖直面上翻转的转动杆,导热板通过弹簧连接于底座;

16、在破碎叶下降靠近于导热板的过程中,第二弹性伸缩杆将通过转动杆带动导热板运动脱离于注料腔,使得弹簧发生形变;

17、当破碎叶伸出至注料腔外侧时,导热板将抵触于容纳腔的腔壁并静止不动,第二弹性伸缩杆将被压缩;

18、当沉入到注料腔内的破碎叶上升远离于导热板时,弹簧将回复至自然状态并促使导热板合拢。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电缸活塞杆的伸缩,既可使得破碎叶下降破碎凹坑处的路面,又可使得底座压紧于路面从而稳定车体并阻挡路面破碎时产生的碎渣和粉尘,方便了道路的修复;

21、2.,破碎腔内的浆料既可直接与路面进行热交换,又可通过导热板与路面进行热交换,使得破碎腔内的浆料能够快速冷却成型;

22、3.浆料在路面的破碎过程中可提前混匀,且浆料可在路面破碎完成后定量注入到破碎腔内,以提高道路的修复效率和修复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破损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和底座(2),车体(1)上设有用于带动底座(2)升降的升降单元(3),底座(2)的底部设有注料腔(21),注料腔(21)内设有可相对底座(2)进行升降的破碎单元(4)和可抵触于路面的冷却单元(7),冷却单元(7)具有合拢和分离两种形态并用于控制注料腔(21)腔口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破损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3)包括设于车体(1)上的电缸(31),电缸(31)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并设有安装座(32),安装座(32)通过呈竖直设置的第一弹性伸缩杆(33)连接于底座(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破损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单元(8),供电单元(8)包括设于车体(1)上的蓄电池(81)、设于安装座(32)上的供电块(82)和设于底座(2)上的导电块(83),供电块(82)通过导线连接于蓄电池(81),导电块(83)通过导线连接于第一电机(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破损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尘单元(5),吸尘单元(5)包括设于车体(1)上的吸尘器(51),吸尘器(51)上设有吸尘管(52),吸尘管(52)连通于注料腔(21),导电块(83)通过导线连接于吸尘器(5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破损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单元(6)包括设于车体(1)上的料桶(61)和抽泵(62),抽泵(62)的进料端连通于料桶(61),抽泵(62)的出料端连通于注浆管(6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破损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设有处理器(11),注料腔(21)内设有接触式传感器(24),接触式传感器(24)、抽泵(62)和第二电机(63)均耦接于处理器(11),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上设有可抵触于接触式传感器(24)的压块(4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破损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有连通于注料腔(21)的容纳腔(22),冷却单元(7)包括若干仅可在容纳腔(22)内水平滑动的导热板(71),导热板(71)的下表面与底座(2)的下表面齐平,合拢后的导热板(71)下表面的总面积大于注料腔(21)的腔口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破损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2)上设有若干呈竖直设置并与导热板(71)一一对应的第二弹性伸缩杆(34),第二弹性伸缩杆(34)远离于安装座(32)的一端与导热板(71)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在竖直面上翻转的转动杆(35),导热板(71)通过弹簧(72)连接于底座(2);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道路修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破损修复装置,其包括车体和底座,车体上设有用于带动底座升降的升降单元,底座的底部设有注料腔,注料腔内设有可相对底座进行升降的破碎单元和可抵触于路面的冷却单元,冷却单元具有合拢和分离两种形态并用于控制注料腔腔口的启闭;车体上设有注浆单元,注浆单元上设有穿设于冷却单元的注浆管,注浆管远离于注浆单元的一端开口位于冷却单元的底部;当冷却单元合拢时,注浆管远离于注浆单元的一端开口处于注料腔的正下方。本申请能够提高道路的修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秦广敬,师连伟,杨倩,孟扬,王韶伟,李长水,段吉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