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透水慢行道海绵设计的预制侧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5613发布日期:2023-05-07 01:1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结合透水慢行道海绵设计的预制侧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结构,尤其涉及结合透水慢行道海绵设计的预制侧石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的保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越来越重要,“海绵城市”建设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在市政道路中,透水慢行道是基于“海绵城市”的设计要点之一,主要采用透水砖作为人行道面层以及透水混凝土作为非机动车道面层,以此实现积水在慢行道上的快速下渗,同时利用慢行道基层的透水盲管收集,再通过横向连管排至雨水口。该方式对慢行道下渗雨水的收集和排放效果较好,但在施工过程中,横向连管预埋及上方结构层的压实工序较为复杂,施工效率低,容易影响工期。

2、因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研发一种结合透水慢行道海绵设计的预制侧石结构,以预制侧石和排水管道结构,减少现场施工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透水慢行道海绵设计的预制侧石结构,解决现有慢行道海绵设计施工工序复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合透水慢行道海绵设计的预制侧石结构,包括预制的侧石主体,所述侧石主体的一侧预制有横向连接结构;所述侧石主体在预制时预留排水管道;

3、所述排水管道由所述侧石主体内预留的侧石排水管道、以及所述横向连接结构内预留的横向排水管道组成;

4、所述横向排水管道在远离所述侧石主体一端的两侧,分别预留孔洞并在孔洞处分别连接有透水盲管;

5、所述排水管道靠近所述侧石主体的一端为排水出口,所述排水出口穿出雨水口的侧墙与雨水口连通;所述排水管道远离所述侧石主体一端为排水接口,所述排水接口分别与所述透水盲管连通。

6、较佳地,所述排水管道与所述透水盲管组合形成t形结构。

7、较佳地,所述透水盲管的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设计,通过侧石主体内部的排水管道实现慢行道快速排水,防止下渗雨水排放不及时导致的系列问题;采用预制的侧石主体,可在慢行道施工过程中在工厂预制,从而可快速通过现浇基础、垫层、快速下埋预制件进行施工,从而减少现场施工工序,整体工序便捷效率高。



技术特征:

1.结合透水慢行道海绵设计的预制侧石结构,包括预制的侧石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石主体的一侧预制有横向连接结构;所述侧石主体在预制时预留排水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透水慢行道海绵设计的预制侧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与所述透水盲管组合形成t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透水慢行道海绵设计的预制侧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盲管的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新型提供了结合透水慢行道海绵设计的预制侧石结构,包括预制的侧石主体,所述侧石主体的一侧预制有横向连接结构;所述侧石主体在预制时预留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由所述侧石主体内预留的侧石排水管道、以及所述横向连接结构内预留的横向排水管道组成;所述横向排水管道在所述横向排水管道的两侧,分别预留孔洞并在孔洞处分别连接有透水盲管;本技术通过侧石主体内部的排水管道实现慢行道快速排水,防止下渗雨水排放不及时导致的系列问题;采用预制的侧石主体,可在慢行道施工过程中在工厂预制,从而可快速通过现浇基础、垫层、快速下埋预制件进行施工,从而减少现场施工工序,整体工序便捷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堃,黄仕武,张明杰,璩泽东,彭小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