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跟车ETC车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4975发布日期:2023-06-10 01:5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跟车ETC车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道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防跟车etc车道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交通地不断发展,电子收费系统(etc)在现代智能交通领域得到大力地推广。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指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进行的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或桥梁收费站无需停车而能交纳高速公路或桥梁费用的目的。

2、etc通行系统不需要人工和机器取卡,车辆都是直接经识别后自动放行,车辆在经过这些路口的时候需要经过阻隔栏杆,这些栏杆的抬起和落下通常比较缓慢,而且是利用电子感应来确定下方的车辆通过情况来关闭栏杆。如果后方车辆紧跟前车的情况下,并不能准确检测到后方车辆的行驶情况,因此有的车主会利用etc的缺陷保持较近的跟车距离,跟随前车通过etc收费通道躲避缴费,因此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跟车etc车道系统。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防跟车etc车道系统,包括etc车道、位于etc车道一侧的侧边道、设于侧边道上的第一道闸栏杆和第二道闸栏杆,所述etc车道设有识别感应区,所述识别感应区位于第一道闸栏杆和第二道闸栏杆之间,所述侧边道上安装有接近开关。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第一道闸栏杆下端与侧边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道闸栏杆固定连接于侧边道上。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第一道闸栏杆下端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带动第一道闸栏杆在侧边道上滑动。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侧边道表面相对第一道闸栏杆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驱动组件位于安装槽内。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安装槽上方扣合有盖板,所述盖板表面开设有条形孔道,所述驱动组件贯穿条形孔道与第一道闸栏杆相连。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通过导轨滑动连接于安装槽内的驱动块、与驱动块螺纹连接的驱动螺杆以及与驱动螺杆相连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块贯穿条形孔道与第一道闸栏杆的下端相连。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驱动块向上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贯穿条形孔道并固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一道闸栏杆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易于实现,当有车辆驶入etc识别感应区后,第一道闸栏杆能够阻挡后车,有效控制车辆的跟车距离,从而有效避免后车紧跟前车发生车辆碰撞和逃避缴纳高速过路费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跟车etc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etc车道、位于etc车道一侧的侧边道、设于侧边道上的第一道闸栏杆和第二道闸栏杆,所述etc车道设有识别感应区,所述识别感应区位于第一道闸栏杆和第二道闸栏杆之间,所述侧边道上安装有接近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跟车etc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闸栏杆下端与侧边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道闸栏杆固定连接于侧边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跟车etc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闸栏杆下端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带动第一道闸栏杆在侧边道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跟车etc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道表面相对第一道闸栏杆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驱动组件位于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防跟车etc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上方扣合有盖板,所述盖板表面开设有条形孔道,所述驱动组件贯穿条形孔道与第一道闸栏杆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防跟车etc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通过导轨滑动连接于安装槽内的驱动块、与驱动块螺纹连接的驱动螺杆以及与驱动螺杆相连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块贯穿条形孔道与第一道闸栏杆的下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防跟车etc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向上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贯穿条形孔道并固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一道闸栏杆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跟车ETC车道系统,包括ETC车道、位于ETC车道一侧的侧边道、设于侧边道上的第一道闸栏杆和第二道闸栏杆,ETC车道设有识别感应区,识别感应区位于第一道闸栏杆和第二道闸栏杆之间,侧边道上安装有接近开关,第一道闸栏杆下端与侧边道滑动连接,第二道闸栏杆固定连接于侧边道上,第一道闸栏杆下端连接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带动第一道闸栏杆在侧边道上滑动。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易于实现,当有车辆驶入ETC识别感应区后,第一道闸栏杆能够阻挡后车,有效控制车辆的跟车距离,从而有效避免后车紧跟前车发生车辆碰撞和逃避缴纳高速过路费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张若愚,陈悦,第孟隆,王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高速路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