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索鞍装置及扣索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4266发布日期:2023-05-17 20:3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扣索鞍装置及扣索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拱桥斜拉扣挂施工,特别是一种扣索鞍装置及扣索鞍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拱桥施工中,使用的斜拉扣挂施工时,根据扣索在塔架上是否断开,分为通长式扣索系统和塔上断开式扣索系统,两种形式的扣索系统中均需要过绳滑轮来与扣索相配合,来实现扣索的转向,当扣索绕过过绳滑轮来进行转向时,扣索进出过绳滑轮的入绳和出绳之间的转向角度有严格的限制,在扣索直径不变的情况下,过绳滑轮在一定的直径变化范围内,过绳滑轮直径越大,转向角度就能够越大,据此,目前为达到扣索转向目的,很多情况下过绳滑轮直径很大,此举会大大增加过绳滑轮所需要的安装空间,导致扣索系统整体结构较大,整体重量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传统扣索鞍系统用于与扣索转向的扣索滑轮直径过大,导致扣索系统整体结构较大,整体重量较重的问题,提供一种扣索鞍装置及扣索鞍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扣索鞍装置,包括底座和扣索过绳滑轮组,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连接于底座上,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上设置有若干滑轮组件,若干滑轮组件沿横向布置,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多个沿纵向间隔设置的过绳滑轮,同一所述滑轮组件上的多个所述过绳滑轮弧形布置,所述过绳滑轮用于与扣索相配合。

4、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扣索鞍装置,通过所述滑轮组件上间隔排列有多个过绳滑轮,该多个直径较小过绳滑轮弧形布置,共同形成能够与扣索转动配合并满足扣索进出转向角度的弧形滚动结构,从而有效减少过绳滑轮所需要的安装空间,降低过绳滑轮所需要的高度,从而减小扣索系统整体结构高度及整体重量,从而降低扣索系统用料成本。

5、优选地,同一所述滑轮组件上的多个所述过绳滑轮圆弧形布置。

6、优选地,同一所述滑轮组件上的所述过绳滑轮数量为4-8个。

7、优选地,相邻所述滑轮组件上的所述过绳滑轮对应设置,相邻所述滑轮组件上的对应的所述过绳滑轮同轴设置。

8、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扣索鞍系统,包括扣索和如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扣索鞍装置,所述扣索与对应所述过绳滑轮相配合。

9、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扣索鞍系统,通过所述滑轮组件上间隔排列有多个过绳滑轮,该多个直径较小过绳滑轮弧形布置,共同形成能够与扣索转动配合并满足扣索进出转向角度的弧形滚动结构,从而有效减少过绳滑轮所需要的安装空间,降低过绳滑轮所需要的高度,从而减小扣索系统整体结构高度及整体重量,从而降低扣索系统用料成本。

10、优选地,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为至少两个,所有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沿纵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上的所述过绳滑轮与扣索相配合。

11、优选地,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扣索鞍系统,还包括尾索,将其中两个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分别命名为第一过绳滑轮组和第二过绳滑轮组,所述第一过绳滑轮组上的过绳滑轮与扣索相配合,所述第二过绳滑轮组上的过绳滑轮与尾索相配合,在沿第一过绳滑轮组至第二过绳滑轮组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过绳滑轮组上的滑轮组件与所述第一过绳滑轮组上对应的滑轮组件沿横向交错设置。

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扣索鞍装置,通过所述滑轮组件上间隔排列有多个扣索滑轮,该多个直径较小扣索滑轮弧形布置,共同形成能够与扣索转动配合并满足扣索进出转向角度的弧形滚动结构,从而有效减少扣索滑轮所需要的安装空间,降低扣索滑轮所需要的高度,从而减小扣索系统整体结构高度及整体重量,从而降低扣索系统用料成本。

14、2、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扣索鞍系统,通过所述滑轮组件上间隔排列有多个扣索滑轮,该多个直径较小扣索滑轮弧形布置,共同形成能够与扣索转动配合并满足扣索进出转向角度的弧形滚动结构,从而有效减少扣索滑轮所需要的安装空间,降低扣索滑轮所需要的高度,从而减小扣索系统整体结构高度及整体重量,从而降低扣索系统用料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扣索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扣索过绳滑轮组,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连接于底座(1)上,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上设置有若干滑轮组件(36),若干滑轮组件(36)沿横向布置,所述滑轮组件(36)包括多个沿纵向间隔设置的过绳滑轮(35),同一所述滑轮组件(36)上的多个所述过绳滑轮(35)弧形布置,所述过绳滑轮(35)用于与扣索(10)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扣索鞍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滑轮组件(36)上的多个所述过绳滑轮(35)圆弧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扣索鞍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滑轮组件(36)上的所述过绳滑轮(35)数量为4-8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扣索鞍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滑轮组件(36)上的所述过绳滑轮(35)对应设置,相邻所述滑轮组件(36)上的对应的所述过绳滑轮(35)同轴设置。

5.一种扣索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扣索(10)和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扣索鞍装置,所述扣索(10)与对应所述过绳滑轮(35)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扣索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为至少两个,所有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沿纵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上的所述过绳滑轮(35)与扣索(10)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扣索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索(11),将其中两个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分别命名为第一过绳滑轮组(5)和第二过绳滑轮组(4),所述第一过绳滑轮组(5)上的过绳滑轮(35)与扣索(10)相配合,所述第二过绳滑轮组(4)上的过绳滑轮(35)与尾索(11)相配合,在沿第一过绳滑轮组(5)至第二过绳滑轮组(4)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过绳滑轮组(4)上的滑轮组件(36)与所述第一过绳滑轮组(5)上对应的滑轮组件(36)沿横向交错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拱桥斜拉扣挂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扣索鞍装置及扣索鞍系统,其中扣索鞍装置包括底座和扣索过绳滑轮组,扣索过绳滑轮组连接于底座上,扣索过绳滑轮组上设置有若干滑轮组件,若干滑轮组件沿横向布置,滑轮组件包括多个沿纵向间隔设置的过绳滑轮,同一滑轮组件上的多个过绳滑轮弧形布置,过绳滑轮与扣索相配合。本申请的扣索鞍装置,通过滑轮组件上间隔排列有多个过绳滑轮,该多个直径较小过绳滑轮弧形布置,共同形成能够与扣索转动配合并满足扣索进出转向角度的弧形滚动结构,从而有效减少过绳滑轮所需要的安装空间,降低过绳滑轮所需要的高度,从而减小扣索系统整体结构高度及整体重量,从而降低扣索系统用料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秦大燕,杜海龙,韩玉,罗小斌,郑健,马文辉,高丰,吕中玉,唐睿楷,曹璐,林广泰,周广铭,朱宗裕,宁显东,李世俭,张程,王楚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