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表观损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3666发布日期:2023-09-20 21:2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表观损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适用于混凝土浇筑施工,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表观损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由于服役环境的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表面经常会因雨水冲刷、侵蚀、重物的冲击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开裂、破损、颈缩、麻面、露筋等情况,进而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浇筑修复,避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2、但是,在对破损的混凝土表面进行重新浇筑修复时,由于混凝土在进行排放时,其排放端口一般会使用竖向设置的管道而对混凝土进行引流排放处理,在此过程中,由于管道排放端口的位置无法进行调节,导致混凝土在进行倾倒排放时,受到重力的作用而极易在接触路面后任意的溅落,进而导致混凝土无法直接覆盖于破损的混凝土路面而影响修复质量,以及增加修复所需的混凝土用量。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混凝土表观损伤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表观损伤修复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混凝土表观损伤修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中端贯穿固定安装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顶部表面固定连通有储料罐,所述排料管底部固定连通有波纹软管;

4、所述移动底座底部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框,每个所述调节框中端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丝杆,每个所述转动丝杆外侧表面均活动套接有传动套筒,每个所述调节框外侧底部表面均滑动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波纹软管底部外侧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套筒,每个所述滑动板底部和固定套筒外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

5、每两组所述连接块外侧之间均通过转轴铰接有推动杆,每个所述传动套筒外侧底部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传动块,且传动块底部与滑动板顶部表面固定相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丝杆对传动套筒的传动作用下,以及推动杆的抵动作用下,使得波纹软管可以受到推动而进行延伸,调节波纹软管底部的位置,保证波纹软管可以在输料时靠近于待修复的路面,避免修复混凝土物料任意的溅落而增加修复成本。

7、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每个所述调节框外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传动轴侧边与转动丝杆外侧表面固定相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的传动作用而保证整个装置的运转合理性。

9、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每个所述调节框底部中端均开设有限位槽,且传动块贯穿滑动安装于限位槽内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槽对传动块的导向限位作用下而保证整个装置的传动合理性。

11、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移动底座底部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底部之间贯穿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每个所述转动杆中端表面固定套接有压平滚筒。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平滚筒的可转动性而保证倾倒的混凝土物料可以被压平而提高修复质量。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混凝土表观损伤修复装置,通过转动丝杆对传动套筒的传动作用下,使得伺服电机在运转而带动转动丝杆同步进行转动时,可以带动两组传动套筒随之同步相向或者相对的在调节框内部进行水平移动,随之结合转轴而将推动杆两端分别与滑动板以及固定套筒外侧相连接,使得滑动板在随着转动丝杆的转动而水平移动时,可以通过推动杆而提供给波纹软管底部两侧相应的推动力,使得波纹软管可以受到推动而进行延伸,调节波纹软管底部的位置,保证波纹软管可以在输料时靠近于待修复的路面,避免修复混凝土物料任意的溅落而增加修复成本。

15、2.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混凝土表观损伤修复装置,通过在移动底座左右两侧设置有可转动的压平滚筒,使得在对移动底座进行推动而对混凝土路面进行修复时,混凝土物料可以在覆盖裂缝后,快速的被压平而提高修复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表观损伤修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中端贯穿固定安装有排料管(12),所述排料管(12)底部固定连通有波纹软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表观损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框(2)外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且伺服电机(3)传动轴侧边与转动丝杆(21)外侧表面固定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表观损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框(2)底部中端均开设有限位槽(28),且传动块(27)贯穿滑动安装于限位槽(28)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表观损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底部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两组所述支撑板(4)底部之间贯穿转动安装有转动杆(41),每个所述转动杆(41)中端表面固定套接有压平滚筒(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表观损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12)顶部表面固定连通有储料罐(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适用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表观损伤修复装置,移动底座底部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框,每个调节框中端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丝杆,每个转动丝杆外侧表面均活动套接有传动套筒,每个调节框外侧底部表面均滑动安装有滑动板,波纹软管底部外侧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套筒,每个滑动板底部和固定套筒外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丝杆对传动套筒的传动作用下,以及推动杆的抵动作用下,使得波纹软管可以受到推动而进行延伸,调节波纹软管底部的位置,保证波纹软管可以在输料时靠近于待修复的路面,避免修复混凝土物料任意的溅落而增加修复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苗元耀,惠睿鸿,程宁,任飞,侯博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建筑科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