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轨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9925发布日期:2023-11-29 22:5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轨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轨运输工程,具体为一种运轨小车。


背景技术:

1、运轨小车,又称单轨小排车,它是在单轨上行走的,而且小,重量较轻,所以叫单轨小排车。它本身有两个轮子,都在同一侧,有一个手柄,方便人来拉动它。由于在钢轨上行走,所以轮子也是钢轮。

2、经检索,现公开了一种运轨小车(公开号cn215042780u),该一种运轨小车,通过前后相邻的两节车体通过钩连的结构连接,如在前一节车体的尾部设置挂环,后一节车体的头部设置与挂环勾连的钩子。前端一节车体上设有驱动机构以及驾驶椅,前端一节车体上的行走轮通过机构驱动旋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制动机构位于驾驶椅前方的一侧,优选为右侧,便于驾驶人员操作。最前方的一节车体主要用于驾驶操作,其余节车体用于载物,驾驶员坐在驾驶椅上对驱动机构进行操作和控制,然而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虽然能够起到很好的有效制动的作用,但是由于每个钢轨的尺寸长度是不一样的,进而导致就需要每次手动调节承轨槽之间的间距,进而导致比较费时费力,另外,滑轮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震动,该装置没有设置相对应的减震结构以此来减小震动和磨损,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运轨小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轨小车,解决了由于每个钢轨的尺寸长度是不一样的,进而导致就需要每次手动调节承轨槽之间的间距,进而导致比较费时费力,另外,滑轮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震动,该装置没有设置相对应的减震结构以此来减小震动和磨损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运轨小车,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顶端设置有运轨组件;

3、所述运轨组件包括钢轨、第一槽口、第一液压缸、第一固定螺栓、第二承轨槽和第二扣板,所述钢轨的两端区中段开设有轨槽,且钢轨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槽口。

4、优选的,所述第一槽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承轨槽,所述第一承轨槽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液压缸。

5、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外部连接有第一扣板,所述第一扣板的局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

6、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外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螺母和第一平垫圈,所述第一平垫圈远离钢轨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承轨槽。

7、优选的,所述第二承轨槽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外部连接有第二扣板。

8、优选的,所述第二扣板的局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外部分别连接有第二螺母和第二平垫圈。

9、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支撑座、第一滑轮、第三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区中段分别交叉设置有第一车连接轴和第二车连接轴,且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支撑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连接板的两端内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轮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远离支撑座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减震弹簧,所述第四减震弹簧的底部连接有第三支撑连接板,所述第三支撑连接板的两端内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三滑轮。

11、优选的,所述第三滑轮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远离支撑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撑连接板的两端内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滑轮。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滑轮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远离支撑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减震弹簧,所述第三减震弹簧的底部设置有第四支撑连接板,所述第四支撑连接板的两端内侧面转动连接有第四滑轮,所述第四滑轮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四固定杆。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轨小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驱动进而带动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向外收缩,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在收缩的过程中进而带动第一承轨槽和第二承轨槽向外收缩,当第一承轨槽和第二承轨槽分别向外收缩至最底端时,将第一固定螺栓、第一螺母第一平垫圈、第一扣板、第二固定螺栓、第二螺母、第二平垫圈和第二扣板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向上拉起,然后将钢轨和轨槽放置在的表面上,然后根据钢轨的宽度进而调整第一承轨槽和第二承轨槽之间的间距,当第一承轨槽和第二承轨槽之间的间距固定好后,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进而将第一固定螺栓、第一螺母第一平垫圈、第一扣板、第二固定螺栓、第二螺母、第二平垫圈和第二扣板向下松手,进而使其与钢轨的底部咬合固定,进而起到可根据钢轨种类型号的不同自由调节钢轨两端之间间距的作用;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当在震动的同时进而加大、第一支撑连接板、第二支撑连接板、第三支撑连接板和第四支撑连接板之间的磨损,进而导致增加第一支撑连接板、第二支撑连接板、第三支撑连接板和第四支撑连接板维修更换的成本,将和第一支撑连接板、第二支撑连接板、第三支撑连接板和第四支撑连接板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第三减震弹簧和第四减震弹簧相连接,进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缓冲进而减小磨损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运轨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组件(2),所述减震组件(2)的顶端设置有运轨组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口(10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承轨槽(106),所述第一承轨槽(106)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液压杆(107),所述第一液压杆(107)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液压缸(1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108)远离底座(1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111),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11)的外部连接有第一扣板(110),所述第一扣板(110)的局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螺栓(103)的外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螺母(104)和第一平垫圈(105),所述第一平垫圈(105)远离钢轨(10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槽口(115),所述第二槽口(11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承轨槽(1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轨槽(11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12),所述第二液压杆(11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14),所述第二液压缸(114)远离底座(1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120),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20)的外部连接有第二扣板(1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板(119)的局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栓(116),所述第二固定螺栓(116)的外部分别连接有第二螺母(117)和第二平垫圈(1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2)包括支撑座(219)、第一滑轮(201)、第三滑轮(207)和第二滑轮(205),所述支撑座(219)的底部区中段分别交叉设置有第一车连接轴(217)和第二车连接轴(218),且支撑座(219)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213),所述第一减震弹簧(213)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支撑连接板(203),所述第一支撑连接板(203)的两端内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2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运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20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固定杆(202),所述第一固定杆(202)远离支撑座(219)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减震弹簧(216),所述第四减震弹簧(216)的底部连接有第三支撑连接板(209),所述第三支撑连接板(209)的两端内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三滑轮(20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运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轮(207)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三固定杆(208),所述第三固定杆(208)远离支撑座(21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214),所述第二减震弹簧(21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连接板(204),所述第二支撑连接板(204)的两端内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滑轮(20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运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轮(205)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固定杆(206),所述第二固定杆(206)远离支撑座(219)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减震弹簧(215),所述第三减震弹簧(215)的底部设置有第四支撑连接板(210),所述第四支撑连接板(210)的两端内侧面转动连接有第四滑轮(211),所述第四滑轮(21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四固定杆(2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轨小车,涉及钢轨运输工程技术领域,减震组件,减震组件的顶端设置有运轨组件,运轨组件钢轨、第一槽口、第一液压缸、第一固定螺栓、第二承轨槽和第二扣板,钢轨的两端区中段开设有轨槽,且钢轨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槽口,第一槽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承轨槽,第一承轨槽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远离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外部连接有第一扣板,第一扣板的局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第一固定螺栓的外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螺母和第一平垫圈,进而起到可根据钢轨种类型号的不同自由调节钢轨两端之间间距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海旺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