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3609发布日期:2024-04-01 13:5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道路修建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


背景技术:

1、市政道路在进行施工时,会使用喷涂划线机对道路进行划线加工,在进行划线加工时,如路面上有碎石颗粒等杂物时,会影响喷头对路面喷涂效果。针对此情况,现时出现了一些带有清扫功能的喷涂划线机,其装有驱动电机与清扫刷,驱动电机可带动清扫刷自转,当需要进行划线加工时,转动的清扫刷位于前方将需要喷涂的路面先进行清理,从而提高后期喷涂效果,但此方式需要另外配置独立的驱动源以驱动清扫刷活动,增加了整机工作时的能耗,不利于节能环保。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对路面先进行清扫,又可保持较低能耗工作的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包括:车架,其底侧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连接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均向下凸出于所述车架的底侧;清扫组件,其连接于所述车架的前侧,所述清扫组件具有沿前后方向回转运动的清扫带,所述清扫带的外侧连接有清扫刷,所述清扫刷沿所述清扫带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连接有多个;传动组件,所述清扫带与所述连接轴之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喷涂组件,其包括料仓与喷头,所述料仓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喷头连接于所述车架的底侧,所述料仓与所述喷头之间通过管路相互连接,所述喷头位于所述清扫组件的后方。

4、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当需要对市政路面进行喷涂划线时,推动车架,由于两个滚轮均向下凸出于车架的底侧,车架通过连接轴与其两端的滚轮可在路面上移动,连接轴在转动时,连接轴可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清扫组件的清扫带沿前后方向回转运动,如使得清扫带的底侧部分由后向前移动,此时可带动清扫带外侧的清扫刷对路面向前清扫,将路面上的碎石、泥尘等向前清扫,而清扫带底侧间隔排列的多个清扫刷可对路面多次清扫,有效提高对路面的清理效果,由清扫组件对路面清扫完成后,位于后方的料仓通过管路向喷头供料,从喷头向路面进行喷涂划线加工,如此在推动车架进行喷涂划线时可直接由转动的连接轴将动力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至清扫带,由清扫带外侧的清扫刷对路面进行清扫,从而提高对路面喷涂划线时的质量,并且不需要外设驱动源驱动清扫刷活动,可有效降低整机工作时的能耗,使用更加节能环保。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扫刷包括相互连接的左连接段与右连接段,位于所述清扫带底侧的任一个所述清扫刷,所述左连接段与所述右连接段均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向前延伸。清扫刷在清扫带外侧,随着清扫带的回转运动可带动清扫刷移动至顶侧或底侧,当清扫刷移动至清扫带底侧时,清扫刷的左连接带与右连接带呈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向前延伸的状态,此时清扫刷在路面上向前清扫时,可使得碎石、泥尘等向前活动时移向左右两侧,从而使得碎石、泥尘等不会一直积聚,有利于提高对路面的清扫效果。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扫组件包括清扫架、前传动杆与后传动杆,所述清扫架连接于所述车架的前侧,所述前传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清扫架的前侧,所述前传动杆上连接有前传动轮,所述后传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清扫架的后侧,所述后传动杆上连接有后传动轮,所述清扫带包绕于所述清扫架的外侧,所述清扫带与所述前传动轮、后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后传动杆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连接轴传动连接。连接轴转动时,通过传动组件将动力传递至后传动杆,从而带动后传动杆转动,而后传动杆在转动时通过后传动轮可带动清扫带在清扫架外侧回转运动,前传动轮与后传动轮可对清扫带的前后两侧撑起,并且清扫架在外物对清扫带过度向内压时提供支撑,如此可使得清扫刷将路面向前清扫,然后再从清扫架顶侧返回至清扫架底侧以循环重复,减少清扫刷在回转复位时将杂物往后拨的情况,结合多个清扫刷同时对路面进行清扫,极大地提高了对路面的清扫效果。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传动轮与所述后传动轮均沿左右方向间隔连接有多个。前传动轮与后传动轮增大了对清扫带沿左右方向的支撑面积,从而增加清扫带的对路面沿横向的清扫面积,以适应横向喷涂划线较宽时的情况。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扫带的内侧沿其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传动槽,所述前传动轮与所述后传动轮的外侧均沿周向连接有多个凸齿,所述凸齿的形状与所述传动槽的形状相互适配。前传动轮与清扫带之间通过凸齿与传动槽相互配合,可使得传动轮的动力稳定地同步传动至清扫带,从而带动清扫带外侧的清扫刷对路面清扫,如此可降低前传动轮、后传动轮与清扫带进行动力传递时打滑的现象,提高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传动齿轮连接于所述后传动杆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相互啮合。连接轴在转动时带动主动齿轮同步转动,由主动齿轮通过传动齿轮将动力传递至后传动杆,从而带动清扫带转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扫刷与所述清扫带为可拆卸连接。清扫刷可从清扫带上拆出,可方便地对清扫刷进行更换,从而提高整体实用性。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的底侧转动连接有后轮,所述后轮位于所述滚轮的后方,所述后轮的外径大于所述滚轮的外侧,所述后轮沿左右间隔连接有多个,所述清扫组件与地面相互平行。车架底侧位于后方的后轮外径大于滚轮,使得车架为向前倾的状态,此时车架的重心前移,滚轮受到较大的压力,当车架移动时,有利于保证滚轮随着车架的移动而转动,从而确保清扫刷可向前活动以对路面清扫,如此可进一步提高整体实用性。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的后侧设置有观察槽,所述观察槽向下前方倾斜延伸,所述喷头连接于所述观察槽的底侧。车架后侧倾斜的观察槽可对位于车架后侧的工人提供观察喷头的视野,当工人在推动车架时可直接从观察槽观察喷头喷涂划线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对路面喷涂划线的质量。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的后侧连接有向后延伸的握柄。工人在推动车架时可着力于握柄上,施力更加方便,从而进一步提高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刷(22)包括相互连接的左连接段(221)与右连接段(222),位于所述清扫带(21)底侧的任一个所述清扫刷(22),所述左连接段(221)与所述右连接段(222)均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向前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组件包括清扫架(23)、前传动杆(24)与后传动杆(25),所述清扫架(23)连接于所述车架(1)的前侧,所述前传动杆(24)转动连接于所述清扫架(23)的前侧,所述前传动杆(24)上连接有前传动轮(26),所述后传动杆(25)转动连接于所述清扫架(23)的后侧,所述后传动杆(25)上连接有后传动轮(27),所述清扫带(21)包绕于所述清扫架(23)的外侧,所述清扫带(21)与所述前传动轮(26)、后传动轮(27)传动连接,所述后传动杆(25)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连接轴(11)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动轮(26)与所述后传动轮(27)均沿左右方向间隔连接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带(21)的内侧沿其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传动槽(223),所述前传动轮(26)与所述后传动轮(27)的外侧均沿周向连接有多个凸齿(271),所述凸齿(271)的形状与所述传动槽(223)的形状相互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41)与传动齿轮(42),所述主动齿轮(41)连接于所述连接轴(11)上,所述传动齿轮(42)连接于所述后传动杆(25)上,所述主动齿轮(41)与所述传动齿轮(42)相互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刷(22)与所述清扫带(21)为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底侧转动连接有后轮(13),所述后轮(13)位于所述滚轮(12)的后方,所述后轮(13)的外径大于所述滚轮(12)的外侧,所述后轮(13)沿左右间隔连接有多个,所述清扫组件与地面相互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后侧设置有观察槽(14),所述观察槽(14)向下前方倾斜延伸,所述喷头(32)连接于所述观察槽(14)的底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后侧连接有向后延伸的握柄(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喷涂划线机,包括:车架,其底侧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两端均连接有滚轮,两个滚轮均向下凸出于车架的底侧;清扫组件,其连接于车架的前侧,清扫组件具有沿前后方向回转运动的清扫带,清扫带的外侧连接有清扫刷;传动组件,清扫带与连接轴之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喷涂组件,其包括料仓与喷头,料仓连接于车架上,喷头连接于车架的底侧,料仓与喷头之间通过管路相互连接,本技术在推动车架进行喷涂划线时可直接由转动的连接轴将动力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至清扫带,由清扫带外侧的清扫刷对路面进行清扫,从而提高对路面喷涂划线时的质量,可有效降低整机工作时的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桂芝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