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穿高速桥梁路堤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2917发布日期:2023-10-29 01:3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穿高速桥梁路堤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下穿高速桥梁路堤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1、在高速桥梁下方新建道路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使路面高度与标高一致,常常需要进行填方作业,常见方式为在高速桥梁下方修建路堤,一般的路堤结构由于质量重、结构不稳定等缺陷容易造成路基的大量沉降并使路基产生水平挤压位移,进而导致高速桥梁的下部构造产生沉降位移和挤压破坏,影响高速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穿高速桥梁路堤防护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下穿高速桥梁路堤结构不够稳定、易发生沉降而对原有高速桥梁造成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下穿高速桥梁路堤防护结构,包括:

4、路堤,用于设置在高速桥梁与地基之间,路堤的坡面用于包覆桥墩,路堤的坡面处设有加筋宾格挡墙;

5、袖阀管桩,设有多根且位于路堤的下方,多根袖阀管桩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用于插设在地基内,多根袖阀管桩用于设置在高速桥梁的桩基外侧且在周向上环绕桩基分布;

6、水泥搅拌桩,设有多根且位于路堤的下方,多根水泥搅拌桩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用于插设在地基内,多根水泥搅拌桩设置在袖阀管桩的外侧且在周向上环绕袖阀管桩分布;

7、钢轨桩,设有多根且位于路堤的下方,多根钢轨桩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用于插设在地基内,多根钢轨桩用于沿高速桥梁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且用于排布在水泥搅拌桩外靠近路堤的一侧。

8、进一步的,袖阀管桩、水泥搅拌桩以及钢轨桩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均相同且顶面均平齐设置。

9、进一步的,多根袖阀管桩环绕桩基围成袖阀管桩矩形圈,袖阀管桩矩形圈在背离高速桥梁的桩基的方向上等间隔设有至少两个。

10、进一步的,袖阀管桩矩形圈的每个圈边上的任意相邻的两个袖阀管桩的间距均相等。

11、进一步的,多根水泥搅拌桩环绕袖阀管桩围成水泥搅拌桩矩形圈,水泥搅拌桩矩形圈在背离袖阀管桩的方向上等间隔设有至少两个。

12、进一步的,水泥搅拌桩矩形圈的每个圈边上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水泥搅拌桩矩形圈的间距均相等。

13、进一步的,袖阀管桩、水泥搅拌桩以及钢轨桩的顶面上均铺设有一层碎石褥垫层,碎石褥垫层位于路堤的下方。

14、进一步的,碎石褥垫层的顶部以及其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均铺设有一层土工格栅。

15、进一步的,路堤内埋设有护筒,护筒用于套设在桥墩上且位于桥墩埋设进路堤内的部分的外侧,护筒内设有多根支撑木条,支撑木条用于挡设在护筒与桥墩之间,支撑木条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护筒的周向间隔分布,护筒内还设有润滑油脂,润滑油脂用于填充在护筒与桥墩之间。

16、进一步的,路堤由泡沫轻质土填筑而成。

1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路堤的坡面处设置加筋格宾挡墙,将路堤易发生变形、滑坡的坡面进行隔挡处理,可以加强路堤的结构,以适应地基变形,在地基内插设袖阀管桩,可以加强桥梁周围的土体稳定性,插设水泥搅拌桩是为了加固地基,提高地基整体稳定性和承载力,插设钢轨桩且将钢轨桩设置在地基的侧边是为了防止地基发生水平滑移,在各个地桩的上方铺设碎石褥垫层是为了保证地基的整体受力,使各地桩的受力更加均匀,在桥墩与路堤之间设置护筒并在护筒与桥墩之间设置支撑木条和润滑油脂是为了减小路堤与桥墩之间的负摩阻力,使路堤和桥墩之间可以相对滑动,挡路堤发生沉降时,桥墩不会被路堤带着下沉,减小新建路堤对原有桥梁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下穿高速桥梁路堤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高速桥梁路堤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袖阀管桩、水泥搅拌桩以及钢轨桩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均相同且顶面均平齐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高速桥梁路堤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袖阀管桩环绕桩基围成袖阀管桩矩形圈,袖阀管桩矩形圈在背离高速桥梁的桩基的方向上等间隔设有至少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穿高速桥梁路堤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袖阀管桩矩形圈的每个圈边上的任意相邻的两个袖阀管桩的间距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下穿高速桥梁路堤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水泥搅拌桩环绕袖阀管桩围成水泥搅拌桩矩形圈,水泥搅拌桩矩形圈在背离袖阀管桩的方向上等间隔设有至少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穿高速桥梁路堤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水泥搅拌桩矩形圈的每个圈边上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水泥搅拌桩矩形圈的间距均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下穿高速桥梁路堤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袖阀管桩、水泥搅拌桩以及钢轨桩的顶面上均铺设有一层碎石褥垫层,碎石褥垫层位于路堤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下穿高速桥梁路堤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碎石褥垫层的顶部以及其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均铺设有一层土工格栅。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下穿高速桥梁路堤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路堤内埋设有护筒,护筒用于套设在桥墩上且位于桥墩埋设进路堤内的部分的外侧,护筒内设有多根支撑木条,支撑木条用于挡设在护筒与桥墩之间,支撑木条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护筒的周向间隔分布,护筒内还设有润滑油脂,润滑油脂用于填充在护筒与桥墩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下穿高速桥梁路堤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路堤由泡沫轻质土填筑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穿高速桥梁路堤防护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下穿高速桥梁路堤结构不够稳定、易发生沉降而对原有高速桥梁造成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路堤、袖阀管桩、水泥搅拌桩和钢轨柱。路堤设置在高速桥梁与地基之间,路堤的坡面包覆桥墩,路堤的坡面处设有加筋宾格挡墙;袖阀管桩设有多根且位于路堤的下方,多根袖阀管桩在周向上环绕桩基分布;水泥搅拌桩设有多根且位于路堤的下方,多根水泥搅拌桩设置在袖阀管桩的外侧且在周向上环绕袖阀管桩分布;钢轨桩设有多根且位于路堤的下方,多根钢轨桩沿高速桥梁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且排布在水泥搅拌桩外靠近路堤的一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王凌耀,颜子一,胡玉川,万宏贤,霍正,刘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