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层裂缝修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6386发布日期:2024-05-20 11:5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浅层裂缝修补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裂缝修补过程中填缝,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浅层裂缝修补机。


背景技术:

1、道路桥梁,一般由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工程和交通工程设施等几大部分组成,而其中的路面部分,作为直接与车辆等进行接触的表面,其随着车辆的碾压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的裂缝,而为了防止后续裂缝继续扩大等问题出现,一般会用到相应的缝补机来对于当前裂痕部位进行相应的修补作业,而现有的裂缝修补作业时,一般多为人工将搅拌后的沥青等原料直接灌入到裂缝的内部进行修补,但由于裂缝的直径不同,如在当裂缝的直径较小而采用较大的出料口来对于填缝料进行供料时很容易造成填缝料溢出而产生浪费,存在着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浅层裂缝修补机,以解决现有的一般多为人工将搅拌后的沥青等原料直接灌入到裂缝的内部进行修补,但由于裂缝的直径不同,如在当裂缝的直径较小而采用较大的出料口来对于填缝料进行供料时很容易造成填缝料溢出而产生浪费,存在着局限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浅层裂缝修补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浅层裂缝修补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主体为矩形结构,且基座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共设有四处,且四处安装座分别固定连接在基座底端面的四角位置,基座与安装座共同组成了支撑结构,且四处安装座的底端面上均安装有移动轮,移动轮的主体为万向轮结构,且移动轮与安装座共同用于托起基座。

4、进一步的,所述导座的长度与安装架的长度一致,导座共设有两处,且两处导座呈直线阵列固定连接在安装架顶端面的前后两侧位置,安装架顶端面上所固定连接的导座滑动连接在基座底端面上所开设的横向槽的内部位置。

5、进一步的,所述举升组件的右端面上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的顶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导座,导座的主体为矩形结构,且导座与安装架为垂直安装。

6、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的主体为l型结构,且把手的主体为镂空结构,把手与基座共同组成了拖载结构,基座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侧板。

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喷管,喷管共设有两处,且两处喷管呈直线阵列安装在安装架的内侧位置,且喷管与安装架相贯通,且基座的顶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料罐,料罐为上粗下细的锥台形结构,且料罐为顶端以及底端双向开口结构,基座的内部开设有用于下料的通孔,且料罐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与料罐共同组成了承载结构,横梁的顶端面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底端输出端上安装有输出轴,该输出轴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的主体为梳齿状结构,且搅拌组件共设有六处,六处搅拌组件呈环形阵列固定连接在电机底端输出端上所安装的输出轴的外侧位置,电机与搅拌组件共同组成了混合出料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基座为垂直安装,且侧板的右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举升组件,举升组件垂直安装在侧板的右端面位置,基座的底端开设有横向槽,该横向槽为右侧单向贯通结构,且横向槽共设有两处,两处横向槽呈直线阵列开设在基座底端面的前后两侧位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设置有可以进行横向切换的安装架以及喷管,使得装置在进行使用时,若在当需要根据当前桥梁路面上的裂缝宽度的不同来调整当前供料方式时,则可以通过利用对于安装架以及喷管的位置切换来实现更加方便与后续进行使用,该设计相较于传统的填缝过程中仅能以单一的形式进行下料时容易导致多余的填缝料溢出而导致浪费的情况出现。



技术特征:

1.一种浅层裂缝修补机,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主体为矩形结构,且基座(1)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安装座(2)共设有四处,且四处安装座(2)分别固定连接在基座(1)底端面的四角位置,基座(1)与安装座(2)共同组成了支撑结构,且四处安装座(2)的底端面上均安装有移动轮(3),移动轮(3)的主体为万向轮结构,且移动轮(3)与安装座(2)共同用于托起基座(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浅层裂缝修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4),把手(4)的主体为l型结构,且把手(4)的主体为镂空结构,把手(4)与基座(1)共同组成了拖载结构,基座(1)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侧板(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浅层裂缝修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5)基座(1)为垂直安装,且侧板(5)的右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举升组件(6),举升组件(6)垂直安装在侧板(5)的右端面位置,基座(1)的底端开设有横向槽,该横向槽为右侧单向贯通结构,且横向槽共设有两处,两处横向槽呈直线阵列开设在基座(1)底端面的前后两侧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浅层裂缝修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组件(6)的右端面上安装有安装架(7),安装架(7)的顶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导座(8),导座(8)的主体为矩形结构,且导座(8)与安装架(7)为垂直安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浅层裂缝修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座(8)的长度与安装架(7)的长度一致,导座(8)共设有两处,且两处导座(8)呈直线阵列固定连接在安装架(7)顶端面的前后两侧位置,安装架(7)顶端面上所固定连接的导座(8)滑动连接在基座(1)底端面上所开设的横向槽的内部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浅层裂缝修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喷管(9),喷管(9)共设有两处,且两处喷管(9)呈直线阵列安装在安装架(7)的内侧位置,且喷管(9)与安装架(7)相贯通,且基座(1)的顶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料罐(10),料罐(10)为上粗下细的锥台形结构,且料罐(10)为顶端以及底端双向开口结构,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下料的通孔,且料罐(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梁(11),横梁(11)与料罐(10)共同组成了承载结构,横梁(11)的顶端面上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的底端输出端上安装有输出轴,该输出轴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13),搅拌组件(13)的主体为梳齿状结构,且搅拌组件(13)共设有六处,六处搅拌组件(13)呈环形阵列固定连接在电机(12)底端输出端上所安装的输出轴的外侧位置,电机(12)与搅拌组件(13)共同组成了混合出料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浅层裂缝修补机,涉及裂缝修补过程中填缝技术领域,四处安装座的底端面上均安装有移动轮,移动轮的主体为万向轮结构,且移动轮与安装座共同用于托起基座,解决现有的多为人工将搅拌后的沥青等原料直接灌入到裂缝的内部进行修补,但由于裂缝的直径不同,如在当裂缝的直径较小而采用较大的出料口来对于填缝料进行供料时很容易造成填缝料溢出而产生浪费,存在着局限性的问题,在当需要根据当前桥梁路面上的裂缝宽度的不同来调整当前供料方式时,则可以通过利用对于安装架以及喷管的位置切换来实现更加方便与后续进行使用,该设计相较于传统的填缝过程中仅能以单一的形式进行下料时容易导致多余的填缝料溢出而导致浪费的情况出现。

技术研发人员:牛芙运,吴春红,王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苏汇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3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