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空间无冲突点的交叉路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6349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空间无冲突点的交叉路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道路交通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空间无冲突点的交叉路口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需求量爆炸性、不均衡的增长,在促进城市交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诸多问题。平交口是道路交通流进行疏导与转换的重要节点,是道路交通的咽喉与枢纽,但往往也是道路拥堵的根源。为了改善交叉路口交通拥挤和堵塞情况,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0003]一、交通渠化组织及信号控制:通过交通信号灯对各个方向的交通流进行有序组织,从而减少或者避免不同流向的车流在时间上的冲突与干扰,但其通行能力有限,行车延误大,运营效率低。
[0004]二、建立环形交叉:通过环岛对各个方向的交通流进行了组织,消除了平交口内部的冲突点,在交通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是比较实用有效的,曾在一些国家被广泛的采用,但其占地面积大,通行能力极其有限,特别是车辆在环道上的交织造成较大的延误。
[0005]三、建立互通立交: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较大幅度地增加交通系统的通行能力,但有三个主要的局限性:首先,建造立交工程量大、造价高;其次,立交占地庞大,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矛盾尤为突出;再次,左转弯道路多需先向右绕行、弯道坡度大、线形指标低、通行量低、设计复杂;最后,立交往往增加了车流跨越绕行的距离,在满足通达性的同时,长距离的跨越绕行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损失与环境污染。
[0006]公开号CN 201031505公开了一种低跨高通道分离穿越互通交叉路口,对适合城市行人行车的互通立体交叉进行了设计,通过创新优化设置专门通道位置安排行人行车路径,使十字立体交叉构造简化功能全面经济环保,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各向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的理想畅通。但其通行能力较低,左转车流绕行距离远,改造后的平交口占地规模较大。
[0007]公开号CN 102286906公开了一种无交织环形立交形式,由环道、入环匝道、出环匝道组成,每一组左转入环匝道进入环道的入口位于环道的外侧,对应的出环匝道离开环道的出口位于环道的内侧,通过改变左转入环匝道及出环匝道的接入方式和接入位置,消除了环道交织。但其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高。
[0008]以上所述现有的交叉形式中,平交口交通渠化组织及信号控制与环形交叉形式的通行能力比较局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而互通立交在具备较为理想通行能力的同时,往往不可避免的具有造价高、设计复杂、占地面积庞大、部分交通流绕行距离长等突出问题。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空间无冲突点的交叉路口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10]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空间无冲突点的交叉路口结构,包括相互交叉的WE方向的WE道路与SN方向的SN道路,所述WE道路的两个平交口进出口道上分别设置进出口道车流互换通道Tl和T3,所述进出口道车流互换通道为地下通道,包括地下U型槽和地面通行板两层,使进行左转或直行的车辆进入相反的车流方向的车道;
[0011]所述SN道路上与所述WE道路的交汇处设置有直行车流分离通道T2,所述直行车流分离通道T2为地下通道,包括地下U型槽和地面通行板两层,所述地下U型槽一层用于S方向到N方向的SN车流以及N方向到S方向的NS车流通行,所述地面通行板一层用于其它方向车流进行左转或直行时的通行。
[00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空间无冲突点的交叉路口结构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进出口道车流互换通道Tl和T3位于道路中线两侧,所述直行车流分离通道T2位于道路交叉中心。
[00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空间无冲突点的交叉路口结构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进出口道车流互换通道Tl的地下U型槽层用于驶入所述交叉路口的车辆的通行,地面通行板层用于驶出所述交叉路口的车辆的通行;
[0014]所述进出口道车流互换通道T3的地下U型槽层用于驶出交叉路口的车辆的通行,地面通行板层用于驶入所述交叉路口的车辆的通行。
[00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空间无冲突点的交叉路口结构的第三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进出口道车流互换通道Tl的地下U型槽层用于驶出所述交叉路口的车辆的通行,地面通行板层用于驶入所述交叉路口的车辆的通行;
[0016]所述进出口道车流互换通道T3的地下U型槽层用于驶出所述交叉路口的车辆的通行,地面通行板层用于驶入所述交叉路口的车辆的通行。
[001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空间无冲突点的交叉路口结构的第四优选实施例中:
[0018]所述交叉路口结构还包括慢行系统,所述慢行系统包括:
[0019]所述WE道路和所述NS道路两侧的慢行道;
[0020]所述WE道路和所述NS道路的交汇处范围内位于所述WE道路中间的慢行道;[0021 ] 所述WE道路中间的所述慢行道两端分别连接交叉路口四个顶点的慢行道。
[002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空间无冲突点的交叉路口结构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3]1、具有较佳的通行能力,能够满足路网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
[0024]通过在平交口进出口道设置进出口道车流互换通道使进口道的直行、左转车流与进入出口道的直行、左转车流进行横向位置互换,消除了左转车流之间以及左转车流与直行车流之间交通冲突,左转交通流线便捷、无绕行,车辆方向性明确,同时在交叉路口中心通过设置直行车流分离通道使直行冲突车流实现空间上分离,消除了直行车流之间交通冲突,从而实现交叉路口无冲突点,并且无交织。直行车流通过进出口道车流互换通道只需进行两次小距离的横向迀移,对运行速度稍有削减,交叉范围内直行交通流通行能力可达正常路段的90%以上,由于转弯交通流线短捷,方向性明确,避免了转弯交通流绕行,减小燃料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转弯交通通行能力不亚于互通立交转弯交通通行能力。总之,交叉路口通行能力大,能与互通立交通行能力相媲美。
[0025]2、占地面积小,缓解了城市用地紧张与交通建设占地面积大之间的矛盾。
[0026]城市土地往往较为紧张,尤其是城市中心地带往往寸土寸金,修建互通立交占地极大,这与日趋紧张的城市用地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本专利通过设置进出口道车流互换通道和直行车流分离通道消除了常规平交口存在的冲突点问题以及环形交叉存在的交织问题,无需向交叉路口两侧过度拓宽用地,仅在两侧适当拓宽满足设置通道侧壁结构厚度即可,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占地面积与常规平面交叉路口相当,远小于互通立交占地面积,其占地面积比半苜蓿叶互通节省200亩,约为半苜蓿叶互通占地面积的0.5倍,比全苜宿叶互通节省240亩,约为全苜宿叶互通占地面积的0.4倍,比混合型互通节省180亩,约为混合型互通占地面积的0.5倍。
[0027]3、工程量小、造价低,较大幅度的节约建设成本。
[0028]通过交通流线交叉前后分合流,致使交叉处车道数减少,利于交通流线进行空间分离时,设置小跨径构造物,且构造物长度短。如采用地下通道分离交通流线,两交叉交通流线间的净空能控制到最小,则构造物主要为U型槽+闭合箱涵。如采用桥跨分离交通流线,由于跨径小,桥跨的建筑高度小,两交叉交通流线间的净空也能控制到比较理想状态,则每处分离交通流线的桥梁长度能控制在100米以下,以十字交叉为例,共需设置5座桥梁,总长度不超过500米,比半苜宿叶互通减短桥梁长度在1200米以上,比全苜宿叶互通减短桥梁长度在500米以上,比混合型互通减短桥梁长度在1500米以上,具有工程量小、造价低等特点。
[0029]4、转弯方向性明确、交通流线短捷无绕行,使得道路交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