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台躺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3阅读:8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露台躺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庭休闲用具制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露台躺椅。它由竹材制作,包括后架面、弧形杆、支撑杆、躺面,后架面以上部后倾形式斜置于后方位置,两根弧形杆以弓背朝上形式分别设置于后架面前方下部左右两位置且后端头与后架面下部固连,八根高度不等的支撑杆分为相同两组,每组四根,分别以每组四根支撑杆前后平行形式设置于两根弧形杆上面左右居中位置且下端与弧形杆固连,躺面以后部上翘、前部弧形上凸形式设置于八根支撑杆上面位置且前边与弧形杆固连、后边与后架面上部固连、中部与支撑杆上端固连。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简洁、搬动方便,享用舒适,夏天凉爽。
【专利说明】一种露台躺椅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属家庭休闲用具制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露台躺椅。

【背景技术】
:
[0002]现有躺椅虽然式样较多,但大多结构复杂、搬动不便,使用场所受到一定限制。而目前农村新盖的房屋,一般都设有露台,供人们看报、晒太阳等休闲活动。倘若在露台摆上一张既方便又舒适的躺椅,这会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但现在这类躺椅确实较少,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供一种露台躺椅。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露台躺椅,它由竹材制作,包括后架面、弧形杆、支撑杆、躺面,后架面为一只弓形状圆竿架和其内侧上下三根圆竿挡所构成的架式面,弧形杆为弧凸状圆竿,支撑杆为直条状圆杆,躺面为由一圆竿框架和其内侧条片拼合面所构成的长方形弯曲式面结构,后架面以上部后倾形式斜置于后方位置,两根弧形杆以弓背朝上形式分别设置于后架面前方下部左右两位置且后端头与后架面下部固连,八根高度不等的支撑杆分为相同两组,每组四根,分别以每组四根支撑杆前后平行形式设置于两根弧形杆上面左右居中位置且下端与弧形杆固连,躺面以后部上翘、前部弧形上凸形式设置于八根支撑杆上面位置且前边与弧形杆固连、后边与后架面上部固连、中部与支撑杆上端固连。
[0006]本实用新型,以简洁的架竿代替传统躺椅繁琐的脚架系统,其目的在于体现简洁轻便的风格;躺面采用弧凸弯曲面形式并除去传统躺椅扶手的设计,其目的在于让人们使用时方便舒适,以体现休闲的气氛。
[0007]本实用新型,推出的另外一个意义在于充分利用江南丰富的竹材资源,让其转化为经济效益。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简洁、搬动方便,享用舒适,夏天凉爽。

【附图说明】

:
[0009]图1为露台躺椅结构不意图,其标记说明:后架面I,弧形杆2,支撑杆3,躺面4。【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种露台躺椅,它由竹材制作,包括后架面1、弧形杆2、支撑杆3、躺面4,后架面I为一只弓形状圆竿架和其内侧上下三根圆竿挡所构成的架式面,弧形杆2为弧凸状圆竿,支撑杆3为直条状圆杆,躺面4为由一圆竿框架和其内侧条片拼合面所构成的长方形弯曲式面结构,后架面I以上部后倾形式斜置于后方位置,两根弧形杆2以弓背朝上形式分别设置于后架面I前方下部左右两位置且后端头与后架面I下部固连,八根高度不等的支撑杆3分为相同两组,每组四根,分别以每组四根支撑杆3前后平行形式设置于两根弧形杆2上面左右居中位置且下端与弧形杆2固连,躺面4以后部上翘、前部弧形上凸形式设置于八根支撑杆3上面位置且前边与弧形杆2固连、后边与后架面I上部固连、中部与支撑杆3上端固连。
【权利要求】
1.一种露台躺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后架面、弧形杆、支撑杆、躺面,后架面为一只弓形状圆竿架和其内侧上下三根圆竿挡所构成的架式面,弧形杆为弧凸状圆竿,支撑杆为直条状圆杆,躺面为由一圆竿框架和其内侧条片拼合面所构成的长方形弯曲式面结构,后架面以上部后倾形式斜置于后方位置,两根弧形杆以弓背朝上形式分别设置于后架面前方下部左右两位置且后端头与后架面下部固连,八根高度不等的支撑杆分为相同两组,每组四根,分别以每组四根支撑杆前后平行形式设置于两根弧形杆上面左右居中位置且下端与弧形杆固连,躺面以后部上翘、前部弧形上凸形式设置于八根支撑杆上面位置且前边与弧形杆固连、后边与后架面上部固连、中部与支撑杆上端固连。
【文档编号】A47C5-00GK204292598SQ201420721825
【发明者】汪根国, 陈德顺 [申请人]富阳天洋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