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54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的制造,尤其涉及锂电池极片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锂电池极片的加工生产流水线上,极片的输送装置的压紧辊两边有轴承座,若是要调节压紧辊与送料辊之间的压力,只能靠调节轴承座的高低来实现,调节不但不方便而且轴承座占据了一定的系统空间。
另外,现有技术中锂电池极片的切割所应用的设备,其上下切刀间的间隙是固定的,切刀磨损后,电池极片的切口容易出现毛边,所以要重新调整,也显得很不方便。虽然CN200320119482.X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剪切电池正极片的刀具“的技术方案,但其方案的主题是上刀和下刀的刀锋走向是折角均为直角的“Z”字型,上刀和下刀为块状。目的是剪切电池正极片时可以一次成型,减少毛刺。
可以看出,该方案与本实用新型并不相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及裁切机构使压紧辊柔性地压在送料辊上,不再需要人为地调节其压力大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上切刀和下切刀也是柔性地相对运动,其磨损间隙自动进行补偿,电池极片的切口不再出现毛边。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制造一种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包括输送组件和裁切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马达、支座、联轴器、送料辊、压料辊;所述裁切组件包括上切刀、下切刀,气缸;尤其是所述压料辊安装在转臂下部的两轴孔之间,转臂上部有一转臂轴穿过,所述转臂轴的两端嵌入支座,一弹簧由支座中伸出,压在转臂上;所述下切刀之外固定有压板,压板与下切刀之间留有上切刀压下的刀槽间隙,此刀槽间隙略大于上切刀的厚度;所述压板上有两个以上的弹性压珠,凸出在刀槽间隙面。
所述气缸通过导杆驱动横梁,横梁中有滑动轴,滑动轴下面联结压紧块,滑动轴上套有压紧弹簧;所述横梁的侧面有挂刀销,上切刀自由悬挂在挂刀销上。
所述上切刀上有销孔。
所述联轴器可以直接将两轴联结,也可以是皮带传动机构或齿轮传动机构。
所述挂刀销为左右两只为最佳。
所述导杆为左右两只为最佳。
所述滑动轴为左右两只为最佳。
因为系统可能需要多个输送组件,因此所述输送组件和裁切组件可以在系统中各自单独设置,各自的支座独立安装。
也可以所述输送组件和裁切组件的支座联接装配成一体。更好地完成裁切任务。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及裁切机构使压紧辊柔性地压在送料辊上,不再需要人为地调节其压力大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上切刀和下切刀也是柔性地相对运动,其磨损间隙自动进行补偿,电池极片的切口不再出现毛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中输送组件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中输送组件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中裁切组件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中裁切组件的侧视示意和与输送组件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最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尽的描述。
参照图1~4,设计制造一种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最佳实施例包括输送组件1和裁切组件2;所述输送组件1包括马达10、支座20、联轴器30、送料辊40、压料辊50;所述裁切组件2包括上切刀170、下切刀160,气缸110;尤其是所述压料辊50安装在转臂70下部的两轴孔之间,转臂上部有一转臂轴60穿过,所述转臂轴的两端嵌入支座20,一弹簧80由支座20中伸出,压在转臂70上;此弹簧80的作用是使压料辊50对送料辊40保持一定的压力,调节弹簧80的松紧程度,也就调节了压料辊50对送料辊40的压力大小,而且弹簧80可以缓冲瞬间的冲力。
所述下切刀160之外固定有压板180,压板180与下切刀160之间留有上切刀170压下的刀槽间隙,此刀槽间隙略大于上切刀170的厚度;所述压板180上有两个以上的弹性压珠190,凸出在刀槽间隙面。上切刀170顺刀槽间隙向下压时,弹性压珠190压在上切刀170的表面,使上切刀170始终贴紧下切刀160,使切口不会出现毛边。
所述气缸110通过导杆120驱动横梁130,横梁130中有滑动轴135,滑动轴135下面联结压紧块150,滑动轴135上套有压紧弹簧140;每次横梁130被驱动向下压时,首先是压紧块150压住电池极片200,然后才是上切刀170压下裁切。
所述横梁130的侧面有挂刀销131,上切刀170自由悬挂在挂刀销131上。其作用是上切刀170顺刀槽间隙向下压时,弹性压珠190压在上切刀170的表面,使其能够移动贴紧下切刀160。
所述上切刀170上有销孔132,在最佳实施方式中为两只。
所述联轴器30除了直接将两轴连接联接的方式,还包括皮带传动机构或齿轮传动机构。
在最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挂刀销131为左右两只。
在最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杆120为左右两只。
在最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轴135为左右两只。
在系统设置中,所述输送组件1和裁切组件2可以各自单独设置,各自的支座20独立安装。
在裁切组件2之处,所述输送组件1和裁切组件2的支座20联接装配成一体。
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及裁切机构使压紧辊柔性地压在送料辊上,不再需要人为地频繁地调节其压力大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上切刀和下切刀也是柔性地相对运动,其磨损间隙自动进行补偿,电池极片的切口不会再出现毛边。
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包括输送组件(1)和裁切组件(2);所述输送组件(1)包括马达(10)、支座(20)、联轴器(30)、送料辊(40)、压料辊(50);所述裁切组件(2)包括上切刀(170)、下切刀(160),气缸(1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辊(50)安装在转臂(70)下部的两轴孔之间,转臂上部有一转臂轴(60)穿过,所述转臂轴的两端嵌入支座(20),一弹簧(80)由支座(20)中伸出,压在转臂(70)上;所述下切刀(160)之外固定有压板(180),压板(180)与下切刀(160)之间留有上切刀(170)压下的刀槽间隙,此刀槽间隙略大于上切刀(170)的厚度;所述压板(180)上有两个以上的弹性压珠(190),凸出在刀槽间隙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10)通过导杆(120)驱动横梁(130),横梁(130)中有滑动轴(135),滑动轴(135)下面联结压紧块(150),滑动轴(135)上套有压紧弹簧(1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30)的侧面有挂刀销(131),上切刀(170)自由悬挂在挂刀销(1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170)上有销孔(1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30)还包括皮带传动机构或齿轮传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刀销(131)为左右两只。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120)为左右两只。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135)为左右两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1)和裁切组件(2)各自单独设置,各自的支座(20)独立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1)和裁切组件(2)的支座(20)联接装配成一体。
专利摘要一种电池极片输送及裁切机构,一压料辊(50)安装在转臂(70)下部,转臂上部有一转臂轴(60)的两端嵌入支座(20),一弹簧(80)压在转臂(70)上;所述下切刀(160)之外固定有压板(180),压板(180)与下切刀(160)之间留有上切刀(170)压下的刀槽间隙,所述压板(180)上有两个以上的弹性压珠(190),凸出在刀槽间隙面。本实用新型的压紧辊柔性地压在送料辊上,不再需要人为地频繁地调节其压力大小,而且上切刀和下切刀也是柔性地相对运动,其磨损间隙自动进行补偿,电池极片的切口不会再出现毛边。
文档编号B26D1/00GK2891305SQ20052006536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8日
发明者徐鸿俊 申请人:徐鸿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