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427阅读:9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力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锤,尤其一种具有在导向管内可作往复运动的锤体(ram),而锤体可被电机往复驱动的活塞所产生的可变气垫冲击的动力锤。更具体地,但并不限于此,本发明动力锤包括外周表面,并包括在该外周表面并从其外周表面的前端延伸至其后端的通气道,该通气道被径向向外突起的密封部分中断,所述活塞在运行中在锤体与活塞的面向锤体的表面之间产生可变气垫,从而由于锤体朝向插在锤的刀架中的刀具的运动而对刀具产生撞击,其中在产生撞击之后,锤体与活塞的面向锤体的表面之间的空间通过通气道和导向管部分的壁中的凹口而与大气暂时连通。
背景技术
本发明相关的动力锤通常被称为旋转式电锤和錾锤(chiselhammer)。这些公知的电锤和錾锤中的气动锤击机构藉通过锤体的往复运动而对设在刀架中的刀具的后端产生撞击。众所周知,在该操作中,在活塞的面向锤体的表面与锤体的后表面之间的气压升高,这会向前驱动锤体,从而使其直接撞击在刀具的后端上,或者使其撞击在将锤体的撞击传递至刀具的敲击件(beatpiece)上。在使锤体向前运动之后,活塞开始向后运动,并且由于撞击产生的反冲力,锤体也向后运动。在该过程期间,当锤体的密封部分经过导向管部分的壁中的凹口时,实现了在锤体的后表面与活塞的面向锤体的表面之间的空间的通气,从而在锤体的后表面与活塞的面向锤体的表面之间的该空间通过设在锤体的外周表面中的平行于轴线的通气道与大气短时连通。从而补偿了该空间中的空气的可能损失,因此在锤体继续向后运动而活塞随后向前运动时,可使该空间中的气压产生足以导致有效撞击的升高。
在这些已知的动力锤的锤机构中,导向管部分可由供活塞和锤体在其内往复运动的导向管形成。亦为公知的是将导向管部分形成为杯状活塞或者所谓的中空活塞的一部分,所述活塞具有实现上述活塞的功能的底壁,而锤体在中空活塞的管状部分中往复运动,即该管状部分形成导向管部分。
这些公知的动力锤的锤机构操作起来已经非常令人满意。然而,锤体的制造仍有些昂贵,因为在第一步骤中必须在使坯料相对于加工刀具旋转的机床中加工坯料,例如在车床上加工。在完成该步骤之后,必须在另一机床中在锤体的外周表面加工平行于轴线的通气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于制造用于所述类型的锤机构的锤体。
为了实现该目的,设在所述锤体的外周表面上的所述通气道成形为螺旋状。优选地,该螺旋线具有等螺距。为使加工程序更行简化,所述通气道可由单冈螺旋线形成。当该通道在锤体上以单冈螺旋状形成时,通道在锤体相对于加工机床转动在一周便可成形。
由于设在所述锤体的外周表面上的所述通气道为螺旋状,该通气道可在使所述锤体相对于加工刀具旋转的机床上制成,因此可在供加工所述锤体的外周表面的同一机床上制成,即,所述螺旋状的通气道可与所述锤体的另一表面加工在同一机床中并在同一步骤中生成。当所述螺旋线具有等螺距时,由于仅需要在恒定进给速度下将被夹紧的锤体以恒速旋转进行加工,因而所述通气道的制成特别简单。
在所述类型的锤机构中,传统上,所述锤体的所述密封部分可由套到所述外周表面的环形槽内的O形环所形成。
所述导向管部分的壁中的所述凹口优选由环形槽构成。
所述导向管部分可由从动中空活塞的管部分形成,该管部分从所述活塞的底壁延伸。
传统上,可在所述锤体与插入的所述刀具的后端之间设置用于将撞击从该锤体传递到该刀具的敲击件。
所述锤体可在其前方设有中央突起。所述中央突起可与敲击件配合使撞击能量传到刀具或钻头上。


以下将关于

本发明,附图以示意性的方式示出了实施例。
图1是电锤的前部的简化剖视图。
图2是图1的电锤的中空活塞的立体剖视图。
图3和图4是图1的电锤的锤体的立体图,不过没有套到环形槽中的O形环。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示的电锤具有壳体1,在壳体1中以公知的方式可旋转地安装有中间轴3,该中间轴在运行中被电机(未示出)旋转驱动。中间轴3包括齿轮部分4,该齿轮部分与安装在由两个元件6和7构成的可旋转的主轴上的齿轮5啮合。按照传统,齿轮5通过过载离合器保持与主轴不可转动地接合,该过载离合器由弹簧8加载并在超过预定转矩时释放。主轴6、7的前元件7形成从壳体1的前端伸出的刀架10的一部分,该刀架适于接收具有包括细长槽的轴的电锤钻头或钎头,如通过所谓的SDS Plus连接系统和所谓的SDS Max连接系统所公知的那样。
在主轴的后端,中空活塞13可轴向往复运动。中空活塞13的后端以传统方式通过枢转销与摇摆板12的摇摆指(wobble finger)结合,该枢转销包括用于可滑动地接收摇摆指的中央开口,并且延伸穿过中空活塞13的向后突出的突出部16(图1和图2中仅示出一个)。摇摆板12可旋转地安装在摇摆套筒11上,该摇摆套筒可旋转地安装在中间轴3上,并与中间轴3以公知但未示出的方式不可转动地结合,从而摇摆板12在运行中使中空活塞13在主轴的后元件6中往复运动,即,驱动锤机构。
锤机构包括锤体20,该锤体在运行中在中空活塞13的管部分15中往复运动,其中如公知的那样通过在锤体20的后表面与中空活塞13的底壁14之间形成的可变气垫来向前驱动锤体,从而使锤体通过它的中央突起23撞击在敲击件25的后端上。敲击件将撞击的能量传递到插入刀架中的刀具(未示出)上。
在中空活塞13的向前运动以及因之产生的锤体22的向前运动之后,中空活塞开始向后运动,并且锤体在其突起23撞击在敲击件25上之后由于产生的反冲力而加速向后运动。当中空活塞13重新开始向前运动时,如公知那样,在中空活塞的底壁与锤体20的后表面之间形成气压升高,并且该气压升高导致锤体的又一次向前运动。
锤体20包括接收O形环22的环形槽21,由于O形环与中空活塞13的管部分15的内表面接合,因而对于大部分的锤体的往复运动,在中空活塞的底壁14与锤体20的后端之间的空间相对于周围空气密封。然而,在管部分15的内表面中设有环形槽17。当锤体20朝中空活塞的底壁14运动时,O形环22经过该环形槽17,从而相对于管部分15内表面的密封短时中断。这导致在中空活塞的底壁14与锤体20的后端之间的空间通过在锤体20的外周表面中的从该外周表面的前端延伸至其后端的通气道24而与大气连通。从而可将可能损失的空气供应到该空间内,因此可再次形成足够高的气压升高。
通气道24成形为具有等螺距的单线螺旋线,并从锤体20的外周表面的前端延伸至该外周表面的后端,如图3中可具体识别的那样。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锤机构的动力锤,该动力锤具有锤体(20),该锤体可往复运动地安装在导向管部分(15)内,并包括设有通气道(24)的外周表面,所述通气道使所述外周表面的前端与该外周表面的后端相连,并被径向向外突起的密封部分(22)中断;以及活塞(13),该活塞可被所述锤的电机往复驱动,并且在运行中在所述锤体(20)与所述活塞的面向该锤体的表面(14)之间产生可变气垫,从而通过所述锤体(20)朝向插入刀架(10)中的刀具的运动而对该刀具产生撞击,其中,在产生撞击之后,在所述锤体(20)与所述活塞(13)的面向该锤体的所述表面(14)之间的空间通过所述通气道(24)和所述导向管部分(15)的壁中的凹口(17)而与周围空气暂时连通,所述动力锤的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道(24)成形为螺旋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锤,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具有等螺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道(24)由单线的所述螺旋线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分由套在所述外周表面中形成的环形槽(21)上的O形环(22)所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部分(15)的壁中的所述凹口是环形槽(17)。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部分由中空活塞(13)的管部分(15)形成,该管部分从所述活塞的底壁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锤体(20)与插入的所述刀具的后端之间设有用于将撞击从该锤体传递到该刀具的敲击件(2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体(20)在其前方包括中央突起(23)。
9.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锤的锤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锤。该动力电锤或动力錾锤具有带有锤体的锤机构,该锤体可往复运动地安装在导向管部分内,并包括设有通气道的外周表面,所述通气道使所述外周表面的前端与该外周表面的后端相连,并被径向向外突起的密封部分中断;以及活塞,该活塞可被所述锤的电机往复驱动,并且在运行中在所述锤体与所述活塞的面向该锤体的表面之间产生可变气垫,从而通过所述锤体朝向插入所述锤的刀架中的刀具的运动而对该刀具产生撞击,其中在产生撞击之后,在所述锤体与所述活塞的面向该锤体的所述表面之间的空间通过所述通气道而与周围空气暂时连通。所述锤体的外周表面上的所述通气道成形为螺旋状。
文档编号B25D17/00GK101024280SQ200710078719
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4日
发明者托比亚斯·协, 阿钦·布赫兹 申请人:百得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