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95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力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螺丝刀。
背景技术
以往人们基本上是采用螺丝刀旋转螺丝,不仅操作起来较为麻烦且费力, 而且花费的时间较多,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螺丝刀,它有利于帮助操作者快速省 力地旋转螺丝(松或紧螺丝)。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套筒、内套筒、 设于内套筒内的螺旋轴、手柄,螺旋轴的外壁设有以螺旋轴轴线为中心的双向 的自上而下呈螺旋形盘绕的螺旋轨道槽,螺旋轴外设有轴承组合A与轴承组合
B,在轴承组合A与轴承组合B上设有可在轨道上滚动的限位物体,所述的限 位物体坐落在螺旋轨道槽上,在螺旋轴外或螺旋轴内或螺旋轴外的上方设有复 位弹簧,在内套筒的上方设有带空心腔体的手柄,在螺旋轴的底部设有连接装 置。
使用时,操作者可按压手柄,使外套筒在压力作用下向螺旋轴底部连接的 螺丝刀方向运动,由于轴承组合A与轴承组合B的限位物体与螺旋轴的螺旋轨 道槽的配合限位作用,使得外套筒与螺旋轴在相对收縮移动过程中,可带动螺 旋轴旋转,通过调节开关铁片,可以调节螺旋轴的顺时针正向旋转或者逆时针 反向旋转。当螺旋轴的底部连接有螺丝刀时,随着按压手柄带动轴承组合A或 轴承组合B与螺旋轴作相对旋转运动和垂直于旋转运动的直线移动,通过开关 调节来控制螺旋轴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
较之已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它有利于帮助操作者 快速省力地旋转螺丝(松或紧螺丝)。(2)如果将螺丝刀与螺旋轴的底部设置成 通过可拆装方式连接,则通过改变与螺旋轴底部连接的部件,不仅可实现旋转 螺丝功能的改变,还可用来旋转不同规格(如一字或十字螺丝)或不同大小的 螺丝。(3)由于在螺旋轴与外套筒的相对运动过程中,是通过限位轴承和螺旋 轨道槽来实现导向的,两者的接触面之间只产生滚动摩擦,因此摩擦力小,不仅可起到较好的省力作用,而且可使螺旋轴与外套筒较快地实现相对运动,同
时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正铁片卡住棘齿轮的一种构造示意图。
图6为正铁片松开棘齿轮的一种构造示意图。
图7为定位圈的一种构造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l外套筒,2内套筒,3螺旋轴,3-l收拢定位凹槽,4螺旋 轨道槽,5轴承组合A, 5-1棘齿轮A, 6轴承组合B, 6-1棘齿轮B, 7螺丝刀, 8复位弹簧;9定位限位轴,IO连接装置,ll手柄,11-1盖帽,11-2手柄外套, 12正铁片,13反铁片,14开关铁片,15限位轴承隔离片,16限位轴承,17轴 承组合盖子,17-l定位钮固定孔,17-2定位钮,17-3定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力螺丝刀的一种实施例的构造示意
图,它包括外套筒1、内套筒2和设于内套筒内的螺旋轴3和手柄,所述外套筒、 内套筒、螺旋轴均为圆柱形。螺旋轴的外壁设有以螺旋轴的轴线为中心的双向 的自上而下呈螺旋形盘绕的螺旋轨道槽4,螺旋轴外设有轴承组合A5与轴承组 合B6,轴承组合A与轴承组合B均为圆柱形,在轴承组合A与轴承组合B上 各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限位物体,所述的限位物体坐落在螺旋轨道槽上,所 述的限位物体可以是限位轴承16还可以是其他结构的可在轨道槽上滚动的物 体。在螺旋轴内设有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也可以安装在螺旋轴外或螺旋轴外的 上方,通过复位弹簧的回复,使压缩后的螺旋轴复位,在螺旋轴的底部设有可 拆装的连接装置10,通过该连接装置实现本实用新型装置与各种形式的螺丝刀 或套筒装置的连接。
如图1当复位弹簧位于螺旋轴内时,螺旋轴内部设有空心腔体,在手柄11 的空心腔体内设有定位限位轴9,复位弹簧的上段套在定位限位轴外、手柄的空 心腔体内,复位弹簧的上端设置于定位限位轴的顶端;复位弹簧的下段设置于螺旋轴的空心腔体内,复位弹簧的下端设置于螺旋轴空心腔体的底部。本实用 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案,如图2当复位弹簧位于螺旋轴的上方时,复位弹簧 位于手柄的空腔体内,复位弹簧一端设置于螺旋轴的顶端,另一端设置于手柄 内空腔体尽头处的盖帽11-1下方。如图3复位弹簧位于螺旋轴外时,其一端设 置于螺旋轴底部,另一端设置于轴承组合盖子17。
轴承组合A和轴承组合B上面的限位物体为限位轴承,限位轴承可直接在 螺旋轨道上滚动,也可以是在限位轴承的中心设有旋转轴,旋转轴在螺旋轨道 上滚动,或者限位轴承外套设有旋转环,旋转环在螺旋轨道上滚动;两种轴承 组合的限位轴承分别位于不同的轨道上,即限位轴承分别设置在螺旋轴的顺时 针螺旋轨道槽与逆时针的螺旋轨道槽内;当轴承组合A与轴承组合B上各设有 棘齿轮A5-1与棘齿轮B6-1时,棘齿轮A和棘齿轮B相向排列,两棘齿轮之间 设有隔离两个棘齿轮的限位轴承隔离片15,通过限位轴承隔离片隔离两个轴承 组合,使轴承组合A和轴承组合B可以独立旋转;棘齿轮外的内套筒上设有正 铁片12与反铁片13,正、反铁片外设有开关铁片14,开关铁片外设有能将开 关铁片和正、反铁片固定在内套筒上的带孔的外套筒,通过在开关铁片外设置 外套筒,来防止外套筒内部的零件脱离。
内套筒上方与手柄的下方相连接,内套筒上设有一组或者一组以上的对称 的工型开口,正、反铁片设置在内套筒上的工型开口上,与正、反铁片相对应 的开关铁片为具有弹性的拱桥形结构,开关铁片两端的低点分别位于正铁片的 中间和反铁片一端的位置或者开关铁片两端的低点分别位于反铁片的中间和正 铁片一端的位置,两个铁片对称分布,设置在内套筒上的卡槽处,正、反铁片 的一端位于内套筒的卡槽上,另一端位于棘齿轮上,开关铁片的中间设有突起, 开关铁片的突起从外套筒上的孔延伸出来,正、反铁片的数量、开关铁片的数 量与外套筒的孔的数量与内套筒上的工型开口的数量相对应。当内套筒上设有 一组工型开口时,通过控制开关铁片的滑动来控制正、反铁片的位于棘齿轮上 的铁片的起落,由于正、反铁片是相对设置的,反铁片的一端被开关铁片下压 至与其相对应的棘齿轮的两齿之间时,正铁片位于与其相对应的棘齿轮的一端 翘起,当开关铁片向相反的位置运动时,正铁片的一端被开关铁片下压至与其 相对应的棘齿轮的两齿之间时,反铁片位于与其相对应的棘齿轮的一端翘起。 棘齿轮一旦被铁片卡住,棘齿轮便只能向一个方向旋转,而该棘齿轮所对应的 轴承组合也只能保持和棘齿轮的旋转方向一致。 一般而言,该实用新型设有两 个对称的工型开口,即设有两组正、反铁片、两组开关铁片与两个外套筒的孔,这样可以避免了一组正、反铁片落在棘齿轮上时,对轴承组合产生压力,从而 增加了轴承组合内壁与螺旋轴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控制两组开关铁片的滑动来 控制位于棘齿轮上的正、反铁片的起落,由于两组正、反铁片是相对设置的, 当两组反铁片的一端同时被开关铁片下压至与其相对应的棘齿轮的两齿之间 时,两组正铁片位于与其相对应的棘齿轮的一端同时翘起,当开关铁片向相反 的位置运动时,两组正铁片的一端同时被开关铁片下压至与其相对应的棘齿轮 的两齿之间时,两组反铁片位于与其相对应的棘齿轮的一端同时翘起,通过正、 反铁片来卡住棘齿轮,从而卡住轴承组合的相对运动。棘齿轮一旦被铁片卡住, 棘齿轮便只能向一个方向运动,而该棘齿轮所对应的轴承组合也只能保持和棘 齿轮的运动方向一致。通过同时装有两组开关,可以通过两组对称开关同时施 力于同一个轴承组合,从而抵消了横向的力,减少了轴承组合上的轴承与螺旋 轴之间的摩擦力,轴承组合与内套筒之间的摩擦力,旋转轴与手柄下方收口之 间的摩擦力以及旋转轴与轴承组合盖子之间的摩擦力。
例如当轴承组合B的棘齿轮被卡住时,原本通过下压手柄本应该向逆时 针方向转动的轴承组合B将无法向逆时针方向运动,由于轴承组合B无法运动,
螺旋轴便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由于轴承组合A的棘齿轮未被卡住,轴承组合 A也相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样的道理,当通过调节开关铁片,使轴承组合A 的棘齿轮被卡住时,原本通过下压手柄本应该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轴承组合A 将无法向顺时针方向运动,由于轴承组合A无法运动,螺旋轴便向逆时针方向 转动,而由于轴承组合B的棘齿轮未被卡住,轴承组合B也相对向顺时针方向 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轴承组合A与轴承组合B上的限位轴承上设有通过 压力或弹簧复位产生的力自动调节限位轴承离开或接触螺旋轨道槽的方案,当 轴承组合A和轴承组合B同时向下移动时,其中一组轴承组合的限位轴承自动 落入螺旋轨道槽,另外一组轴承组合的限位轴承通过开关控制不会落入螺旋轨 道槽(即限位轴承脱离开螺旋轨道槽),当压力螺丝刀处于复位状态时,落入螺 旋轨道槽的限位轴承会自动脱离在螺旋轨道槽上,螺旋轴不转动。
手柄的上端设有盖帽,盖帽内部的中心部分为锥形内凹或外凸,而定位限 位轴的挡板部分的上方为与盖帽的锥形内凹或外凸相对应的锥形凸起内凹,当 操作者按压手柄,在压力作用下,使螺旋轴底部连接的螺丝刀做顺时针或逆时 针方向的运动,而由于复位弹簧是接触在螺旋轴内部和定位限位轴上,当螺旋 轴旋转时,将带动复位弹簧的旋转,而复位弹簧的旋转将带动定位限位轴的旋转,而将定位限位轴的上方设为锥形突起或者凹陷,且与盖帽内部的凹陷或突 起相对应,这样可以保证在定位限位轴进行旋转的时候,所受到的摩擦力最小。 手柄外套11-2可以采用橡胶、木质材料或其他材料,这样可增加手握住手柄时 候的手感。螺旋轴的顶端设有帽檐,而手柄的底部设有能将螺旋轴的顶端设有 帽檐抵挡的收口,这样可以防止螺旋轴从手柄中脱落。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双向压力式旋螺丝装置能够在使用完之后,将螺旋轴收 拢定位在手柄和外套筒内,在螺旋轴下端的外表面上设有螺旋轴的收拢定位凹 槽3-l,在内套筒的内底端设有轴承组合盖子,轴承组合盖子内设有通透的空心
腔体,螺旋轴穿过轴承组合盖子的空心腔体,轴承组合盖子的下端为倒"T"形 结构,在轴承组合盖子底端的脖颈处开有定位钮固定孔17-1,定位钮固定孔内 设有定位钮17-2,在定位钮外的轴承组合盖子处套有内径有凹槽的、可调节的 定位圈17-3,所述的定位圈起到了支撑外套筒的作用,防止外套筒脱落。当本 装置使用结束后,将螺旋轴压入外套筒内,并旋转定位圈将定位钮压入螺旋轴 的收拢定位凹槽中,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压力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套筒、内套筒、设于内套筒内的螺旋轴、手柄,螺旋轴的外壁设有以螺旋轴轴线为中心的双向的自上而下呈螺旋形盘绕的螺旋轨道槽,螺旋轴外设有轴承组合A与轴承组合B,在轴承组合A与轴承组合B上设有可在轨道上滚动的限位物体,所述的限位物体坐落在螺旋轨道槽上,在螺旋轴外或螺旋轴内或螺旋轴外的上方设有复位弹簧,在内套筒的上方设有带空心腔体的手柄,在螺旋轴的底部设有连接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弹簧位于 螺旋轴内时,螺旋轴内部设有空心腔体,在手柄的空心腔体内设有定位限位轴, 复位弹簧的上段套在定位限位轴外、手柄的空心腔体内,复位弹簧的上端设置 于定位限位轴的顶端;复位弹簧的下段设置于螺旋轴的空心腔体内,复位弹簧 的下端设置于螺旋轴空心腔体的底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弹簧位于 螺旋轴的上方时,复位弹簧位于手柄的空心腔体内,复位弹簧一端设置于螺旋 轴的顶端,另一端设置于手柄内空腔体尽头处的盖帽下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弹簧位于 螺旋轴外时,其一端设置于螺旋轴底部,另一端设置于轴承组合盖子。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压力螺丝刀,其特征在于轴承组合A 与轴承组合B上各设有棘齿轮A与棘齿轮B,两棘齿轮相向排列,棘齿轮外的 内套筒上设有正铁片与反铁片,正、反铁片外设有开关铁片,开关铁片外设有 能将开关铁片和正、反铁片压在内套筒上的带孔的外套筒。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组合A和 轴承组合B上面的限位物体为限位轴承,限位轴承直接在螺旋轨道上滚动,或 者限位轴承的中心设有旋转轴,旋转轴在螺旋轨道上滚动,或者限位轴承外套 设有旋转环,旋转环在螺旋轨道上滚动;所述的限位轴承分别设置在螺旋轴的正时针螺旋轨道槽与逆时针的螺旋轨道槽上,轴承组合A与轴承组合B上的棘 齿轮之间设有隔离两个棘齿轮的限位轴承隔离片。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螺丝刀,其特征在于轴承组合A与轴承组 合B上的限位轴承上设有通过压力或弹簧复位产生的力自动调节限位轴承离开 或接触螺旋轨道槽的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内套筒上方与手柄的 下方相连接,内套筒上设有一组或者一组以上的对称的工型开口,正、反铁片设置在内套筒上并与正、反铁片相对应,开关铁片为具有弹性的拱桥形结构, 两端的低点分别位于正、反铁片的中间位置,两个铁片对称分布, 一端位于棘 齿轮的齿口外,另一端位于卡槽上,开关铁片的中间设有的突起从外套筒所带 的孔中延伸出来,正、反铁片的数量、开关铁片的数量与外套筒的孔的数量与 内套筒上的工型开口的数量相对应。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手柄的上端设有盖帽, 盖帽内部的中心部分为锥形内凹或外凸,而定位限位轴的上方为与盖帽的锥形 内凹或外凸相对应的锥形凸起或内凹,在手柄外设有手柄外套,手柄外套下方 的手柄处设有环状突起;螺旋轴的顶端设有帽檐,而手柄的底部设有能将螺旋 轴的顶端所设有的帽檐抵挡住的收口。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螺丝刀,其特征在于螺旋轴下端的外表 面上设有螺旋轴的收拢定位凹槽,在内套筒的内底端设有轴承组合盖子,轴承 组合盖子内设有通透空心腔体,螺旋轴穿过轴承组合盖子的空心腔体,轴承组 合盖子的下端为倒"T"形结构,在轴承组合盖子的底端脖颈处开有定位钮固定 孔,定位钮固定孔内设有定位钮,在定位钮外的轴承组合盖子处套有内径有凹 槽的、可调节的定位圈,定位圈上部为外套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套筒、内套筒、设于内套筒内的螺旋轴、手柄,螺旋轴的外壁设有以螺旋轴轴线为中心的双向的自上而下呈螺旋形盘绕的螺旋轨道槽,螺旋轴外设有轴承组合A与轴承组合B,在轴承组合A与轴承组合B上设有可在轨道上滚动的限位物体,所述的限位物体坐落在螺旋轨道槽上,在螺旋轴外或螺旋轴内或螺旋轴外的上方设有复位弹簧,在内套筒的上方设有带空心腔体的手柄,在螺旋轴的底部设有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帮助操作者快速省力地旋转螺丝(松或紧螺丝)。
文档编号B25B23/00GK201325023SQ20082017614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3日
发明者唐朝勤 申请人:唐朝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