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订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989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订书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订书机,其消除在将从设于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 纸张处理装置供给的纸张供给到订书机主体的引导板与设于订书机主体的纸张的工作台 之间形成的阶梯差。
背景技术
搭载于设在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处理装置中的订书机将多张 纸张订成一打。将从复印机侧供给的纸张载置于引导板上并供给到设于订书机的工作 台,在供给纸张后,在工作台上将订书钉打入并进行装订动作。为了使纸张对齐,在引 导板形成供纸张的端面抵接的抵接面。此外,为了向工作台供给纸张,至少引导板的末 端必须被设置在工作台上。然而,将引导板直接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话,会受到引导板的 阻碍而不能将订书钉打入。因此,将引导板的与订书机的工作台对应的部位切除而形成 开口部,使引导板上的纸张在从开口部露出的状态下供给到订书机的工作台上。此外, 由于订书机功能包括两部位装订或角装订,因此为了应对所述装订方式,在与装订部位 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将引导板的高度设置为可收纳于订书机的打入器(driver)和拗 弯件(clincher)之间的空间中,在使订书机沿引导板的侧面移动到引导板的开口部位置为 止后进行装订动作。另外,工作台是为了装订纸张而固定于订书机主体的台。例如,在驱动打入 器使其向固定于订书机主体的拗弯件接近并进行装订动作的装置中,工作台设于拗弯件 侧。在打入器接近拗弯件时,在利用打入器将纸张按压于工作台上并夹紧后,将订书钉 向拗弯件打进。然而,如果引导板的载置面与订书机的工作台的高度不同的话,载置于引导板 上的纸张成为从订书机的工作台翘起的状态。因此,特别是在纸张摞较厚时,由于纸摞 本身存在刚性,因此在装订时无法将纸张的底面紧密地按压于订书机的工作台。由此, 订书钉的冠部从纸张表面浮凸出来,或者订书钉的脚部的弯曲不充分,存在装订不佳的 可能。作为与此对应的方案,考虑配置刚性低的引导板,使该引导板在装订时挠曲以 使纸张与订书机的工作台抵接。然而,配置低刚性的引导板的话,在纸张的张数多时引 导板本身就会因纸张的重量而挠曲,在订书机移动时订书机主体与引导板碰撞的危险性 增大。此外,为了避免碰撞而将引导板设于比订书机的工作台高的位置的话,在装订时 供纸张插入的空间减小,会产生阻碍纸张的运送的问题。作为其它应对方案,已知有使订书机构成为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在装订 时使订书机的工作台与引导板的载置在同一面上的装订技术(参照JP-A-07-215565)。
然而,在上述技术中,使订书机不仅沿横向移动而且也要沿纵向移动,因此需 要在订书机的外部设置使订书机移动的移动装置,装置不得不变得复杂且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以上的实施例提供电动订书机,无需特别的装置,能够利用订书 机的装订动作所需的驱动力在装订时使订书机的工作台与引导板的载置面大致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以上的实施例,电动订书机具有底座B和订书机主体1,该订 书机主体1配置于所述底座B上,具有打入器单元2,其具有将贯穿多张纸张P的订 书钉S打出的打入器;拗弯件单元3,其具有将打出的订书钉弯折的拗弯件;以及工作台 4,其设于所述打入器单元2和所述拗弯件单元3中的一方并在装订时支撑所述纸张。所 述订书机主体1被支撑成可相对于所述底座B移位。所述工作台4构成为能够随着所述 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所述底座B的移位而在第一位置和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打入器将订 书钉打出的方向上离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也可以是,在所述订书机主体1内,设置驱动所述打入器单元2和所述拗弯件 单元3双方的电动机M。所述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所述底座B的移位也可以由所述电动 机M驱动。也可以是,以使得随着所述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所述底座B的移位,所述电 动机M整体也相对于所述底座B移位的方式,将所述电动机M配置于所述订书机主体1 内。也可以是,构成为随着所述打入器单元2或者所述拗弯件单元3的装订动作,所 述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所述底座B移位。根据该结构,构成为将订书机主体支撑成可相对于底座移位,并通过打入器单 元或者拗弯件单元的装订动作使订书机主体相对于底座移位,从而使订书机主体的工作 台移动,因此无需特别的机构,仅通过将订书机主体支撑成可相对于底座移位,即可利 用订书机的装订动作所需的驱动力在装订时使订书机的工作台移动,将纸张夹紧。由 此,能够保持订书机整体紧凑,并以低成本消除工作台与纸张的高度差而始终进行良好 的装订。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装订动作时使所述打入器单元2与所述拗弯件单 元3接近而将纸张P夹紧时,通过夹紧动作使所述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所述底座B移位。根据该结构,为了将纸张夹紧而持续施加使拗弯件单元与打入器单元接近的动 力,从而使具有工作台的订书机主体移位。由此,将纸张可靠地夹紧,良好地进行装 订。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设于具有所述工作台4的打入器单元2和拗弯件单 元3中的所述一方的驱动轴21上设置有凸轮22。也可以是,在所述底座B设置与所述凸 轮22卡合的凸轮从动件24。也可以是,通过所述凸轮22的旋转而使所述驱动轴21与所 述凸轮从动件24之间的距离变化,从而使得所述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所述底座B移位, 所述工作台4移动。根据该结构,具有凸轮和设于所述底座的凸轮从动件,所述凸轮设于具有工作 台的打入器单元或者拗弯件单元的驱动轴,使所述凸轮在旋转时与所述凸轮从动件卡合 并使所述订书机主体相对于所述底座移位,从而使得订书机主体的工作台移动,由此, 纸张被可靠地夹紧,能够良好地进行装订。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打入器D将U字形的订书钉S向第一方向打出 到纸张P,所述U字形订书钉S由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冠部C和从所述冠部C的两端向第一方向延伸的脚部L构成,所述订书机主体1被支撑成能够以转动轴15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底座B转动,所述转动轴15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双方 正交的第三方向上设于所述工作台4的相反侧。根据该结构,由于所述移位是由所述订书机主体的工作台相反侧的部位以可转 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底座而产生的,因此转动轴的位置设于与工作台大致相同高度的位 置,即使订书机主体转动移位,拗弯件与打入器的位置也基本不会偏移,因此能够可靠 地进行装订。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所述底座B向所述打入器D 将订书钉S向纸张P打出的方向平行移动。根据该结构,由于所述移位是由所述订书机主体相对于底座的平行移动产生 的,因此即使订书机主体移位,拗弯件与打入器的位置也基本不会偏移,因此能够可靠 地进行装订。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设于驱动轴21的凸轮30上形成有突部27,所述驱 动轴21设于具有所述工作台4的打入器单元2和拗弯件单元3中的所述一方。也可以在 所述底座B设置可与所述突部27卡合的凸轮从动件28。也可以是,在待机时使所述凸 轮从动件28卡合于所述突部27,并限制所述订书机主体1的移位。根据该结构,在装订动作结束时凸轮的突部与凸轮从动件卡合,成为待机状 态。此时,订书机主体不能移位,成为稳定状态。由于在装订动作时凸轮与驱动轴一起 旋转而凸轮从动件从突部分离,因此订书机主体能够移位。在装订动作结束后,凸轮从 动件与凸轮的突部再次卡合,限制了订书机主体向上方的移位,成为稳定状态。驱动轴 在旋转一次进行一个循环的装订动作后,结束装订动作并回到待机位置,在该时刻能够 使凸轮的突部卡合于凸轮从动件上并使订书机主体稳定。其他特征和效果通过实施例的记载和所附的权利要求而得以明确。


图1是示出第一典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订书机的基本的结构的概要立体图。图2是示出第一典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订书机的待机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第一典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订书机的拗弯件单元抵接于纸张的状态的 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通过使第一典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订书机的拗弯件单元进一步按压纸 张而使订书机主体转动进行夹紧,进行装订动作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待机状态下的、第二典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订书机的主要部分的侧视 图。图6是订书机主体移位后的状态下的、第二典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订书机的主要 部分的侧视图。图7是纸张被夹紧的状态下的、第二典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订书机的主要部分的 侧视图。图8是示出待机状态下的、第三典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订书机的主要部分的侧视 图。
图9是订书 机主体移位、纸张被夹紧的状态下的、第三典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订 书机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0是示出待机状态下的、第四典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订书机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1是示出订书机主体可移位的状态下的、第四典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订书机的 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2是用于说明方向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典型的实施例>图1是第一典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订书机的立体图。该电动订书机A设于作为纸 张的后处理机的纸张处理装置中,该纸张处理装置设于复印机、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 的后段。在电动订书机A设有底座B。底座B设于纸张处理装置的框架部件上。为了 能够利用单一的电动订书机A将沿纸张的边缘的多个部位装订,底座B被设置成能够在 沿着纸张的边缘的方向(左右方向=第二方向)上相对于纸张处理装置的框架部件移动。
(另外,也可以是,底座B还能够向相对于纸张的边缘接近或远离的方向(即,前后方向 =第三方向)移动。此外,也可以将底座B固定于纸张处理装置的框架部件。)将订书 机主体1配置于底座B上。将打入器单元2设于订书机主体1。在订书机主体1还以能 够沿上下方向摆动的方式配置有拗弯件单元3,并且该拗弯件单元3被设置成在摆动时相 对于打入器单元2接近或离开。将工作台4配置于打入器单元2。此外,订书机主体1具有头部5,该头部5构成为能够装卸收纳有多个连结订书 钉的盒(未图示),并且使从盒中送出的订书钉成形并打出,在头部5中打入器单元2, 所述打入器单元2驱动未图示的成形板和打入器,该成形板使订书钉成形为U字形,该打 入器将成形后的U字形订书钉打出,盒内的订书钉依次供给到打入器单元2。另外,如图12所示,在以打入器D将U字形订书钉S打入纸张P的方向(上下 方向)为第一方向的情况下,U字形订书钉S由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左右方 向)延伸的冠部C和从冠部C的两端向第一方向延伸的脚部构成。另外,与第一方向和 第二方向双方均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为第三方向。工作台4为从下方支撑纸张的装订部位的台,该工作台4设在形成于头部5的上 表面的订书钉的打出部6的周围。在拗弯件单元3设有将由打入器打出的订书钉的脚部弯折的可动拗弯件及其驱 动机构。可动拗弯件设于以可摆动的方式设置在订书机主体1的驱动连杆7的末端的拗 弯部8。如图2所示,在订书机主体1内设有驱动打入器单元2和拗弯件单元3双方的电 动机M。在上述结构中,当向打入器单元2和拗弯件单元3之间的空间供给纸张并载置于 工作台4上,并且将开关接通后,驱动连杆7向下方摆动接近工作台4,在该驱动连杆7 与工作台4之间将纸张P夹紧。然后,将订书钉从打入器单元2中打出,在订书钉贯穿 纸张P并向上方突出后,利用拗弯部8的可动拗弯件将订书钉以贴紧纸张P的表面的方式拗弯,完成装订。在装订结束后,驱动连杆7再次复原移动至上方的待机位置。
接着,底座B是用于安装订书机主体1的部件,并且如图2所示地,在底板10 和背面板11的两侧形成有L字形的底座托架12,且底座托架12的立起部12a的上端向内 侧弯曲形成为U字状。订书机主体1配置于底板10上。在订书机主体1的侧面、在工 作台4的前后方向上的相反侧形成有高度位置与工作台4大致相同的轴承孔(未图示), 转动轴15(参照图2)设于该轴承孔和设于底座托架12的立起部上端的弯曲部14的轴承 孔13中。(转动轴15构成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将订书机主体1支撑为可相对于底座B 移位。)由此,订书机主体1能够相对于底座B以转动轴15为中心上下转动移位。接着,16为用于向电动订书机A的工作台4上供给纸张P并进行订书钉固定的 引导板,引导板16的一部分在图中省略了。该引导板16通常设于纸张处理装置(复印 机、打印机)的纸排出口等,经复印或者印刷的纸张经由分页器累积起来。在引导板16 形成纸张载置部(载置面),并在其前端侧切开形成有用于装订纸张P的开口部18,开口 部18的两侧末端以大致直角的方式折回,前端壁20成为供纸张P的端面抵接的抵接面。引导板16的折回部配置于订书机主体1的打入器单元2和拗弯件单元3之间, 引导板16的纸张载置部17配置于比工作台4高出一段的位置。由此,能够使引导板16 的开口部18以高度不同的状态与工作台4相对,并且能够使电动订书机A相对于被固定 的引导板16沿左右方向滑动移动,因此能够利用一台电动订书机A在相同的纸张P的相 互不同的位置进行装订。接着,根据上述结构,如图2所示,在将多张纸张P叠放在引导板16并供给到 电动订书机A的工作台4上后,将电动订书机A的开关接通时,如图3所示地,拗弯件 单元3的驱动连杆7向下方摆动并向打入器单元2的工作台4接近进行夹紧。然而,由 于引导板16的纸张载置部17与打入器单元2的工作台4高度不同,因此形成纸张P的纸 摞浮在工作台4上的状态。当纸张P的纸摞厚而具有刚性的时候,基本不会挠曲,因此 成为纸张P被固定的状态。此时,驱动连杆7继续摆动,夹紧力增大,因此如图4所示 地,具有打入器单元2的订书机主体1以转动轴15为中心转动移位,工作台4与引导板 16的载置面大致处于同一面,纸张P被可靠地夹紧于打入器单元2与拗弯件单元3之间。 艮口,工作台4随着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底座B的移位而从与载置面17高度不同的位置(第 一位置=与纸张P的一侧的表面高度不同的位置)移动至与载置面17处于同一面的位置 (第二位置=与纸张P的所述一侧的表面处于同一面的位置)。此时,随着订书机主体1 相对于所述底座B的移位,电动机M整体也相对于所述底座B移位。此外,订书机主体 1相对于底座B的移位由电动机M驱动。其后,将订书钉从打入器单元2打出,并且订 书钉贯穿纸张P并向上方突出后,利用可动拗弯件将订书钉以贴紧纸张P的表面的方式拗 弯,完成装订。在装订完成后,如图1所示地,当驱动连杆7再次复原移动到上方的待 机位置后,订书机主体1也转动到下方并回到待机位置。如上所述,由于纸张P被紧密地夹紧于打入器单元2和拗弯件单元3之间,因此 也能够顺畅且可靠地进行装订。此外,转动轴15的位置设于与工作台4的高度大致相同的位置,因此即使订书 机主体1转动移位,拗弯部8和打出部的位置也基本不会偏移,因而能够可靠地进行装 订。
进而,用于使订书机主体转动移位的结构简单,利用装订动作来进行,因此无需新的电机或机构。因此,能够将成本抑制得较低,并且不会影响订书机整体的小型 化。<第二典型的实施例>另外,订书机主体1的移位也可以利用装订动作而上下移动,也并不限定必须 利用夹紧动作。例如,也可以如图5 图9所示地,利用设于订书机主体1的驱动轴和 凸轮的动作。即,设于打入器单元2的装订侧的驱动轴21与电动机的输出轴动作连结,并被 设定为在一次旋转中进行从待机状态到装订结束再恢复到待机状态的一个循环。例如, 在驱动轴21设置圆形凸轮22,并使拗弯件单元3的驱动连杆7的端部卡合在形成于该凸 轮22的内侧的凸轮槽(未图示)中,通过凸轮22的一次旋转,利用凸轮槽使驱动连杆 7从上部待机位置摆动到下方然后再次回到上部,由此执行从待机状态进行装订动作,然 后再次回到待机状态的一个循环的装订工序。打入器单元2构成为也在驱动轴21的一次 旋转中从待机位置移位至订书钉的打入位置,进而移位至待机位置。因此,也可以构成 为将圆形凸轮2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切除形成弦部分,并在弦部分的中央形成具有圆弧 的弦圆弧部23,并且在底座B的底板10的与凸轮22对应的位置设置凸轮从动件24。在上述结构中,在待机时如图5所示地将凸轮从动件24设定为与弦圆弧部23卡 合。在装订时如图6所示地使凸轮22与驱动轴21 —并旋转并使凸轮22的外周面抵于凸 轮从动件24上,将订书机主体1撑起,因此,以背面侧的转动轴15为中心转动移位,工 作台4与引导板16的载置面处于大致同一面,纸张P如图7所示地被夹紧于与拗弯件单元 3之间,然后,将订书钉从打入器单元2中打出,在订书钉贯穿纸张P并向上方突出后, 利用可动拗弯件将订书钉以贴紧纸张P的表面的方式拗弯,完成装订。在装订结束后, 如图5所示地,驱动连杆7再次复原移动至上方的待机位置,因而订书机主体1也向下方 转动并恢复到待机位置。由于在驱动轴21进行一次旋转时进行一个循环的装订动作,因 此能够在拗弯件单元3的驱动连杆向下方摆动并夹紧纸张P的时刻使凸轮22的外周面卡 合于凸轮从动件24上,使订书机主体1转动移位。在装订结束后只要凸轮从动件24再 次卡合于弦圆弧部23并回到待机状态的位置即可。另外,凸轮22也可以不利用被设为用于驱动拗弯件单元3或者打入器单元2的 拗弯件或者打入器的部件,而在驱动轴21设置其他部件。<第三典型的实施例>接着,订书机主体1的移位并不限定于通过转动进行。例如,也可以是如图8 所示地,使订书机主体1平行移动并移位的结构。即,构成为在底座B上设置底座连杆 25和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设于底座连杆25的等长的两个连杆26,并且将所述两个连杆26 的端部转动自如地设于订书机主体1的侧面下部,从而构成四节连杆机构。根据上述结构,在装订动作时,如图9所示地,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订书机 主体1向上方平行地移动并移位,因此工作台4向上方移动,工作台4与引导板16的载置 面处于大致同一面,纸张P被可靠地夹紧于打入器单元2和拗弯件单元3之间。此后, 将订书钉从打入器单元2中打出,在订书钉贯穿纸张P并向上方突出后,利用可动拗弯件 将订书钉以贴紧纸张P的表面的方式拗弯,完成装订。在装订结束后,驱动连杆7再次复原移动至上方的待机位置,订书机主体1也向下方移动恢复至待机位置。另外,为了使订书机主体1容易移位,也可以在底座B与订书机主体1之间设置 板簧、螺旋弹簧等,也可以设置能够使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底座B垂直地移动的引导件。<第四典型的实施例>另外,如果订书机主体1能够相对于底座B移位的话,存在当更换订书钉盒或者 将订书机主体1倾斜时订书机主体1意外地移动的可能性,因此优选订书机主体1在待机 状态下处于稳定的状态。因此,也可以在上述第一典型的实施例至第三典型的实施例的 结构中追加由圆形凸轮30(第二凸轮30)和凸轮从动件28 (第二凸轮从动件28)构成的机 构。如图10所示,在设于订书机主体1的驱动轴21的一端的上述凸轮22的相反侧,设 置用于与该凸轮22同样地使另一侧的驱动连杆(驱动连杆在左右设有一对)摆动的圆形 凸轮30,因此在该凸轮30的外周缘突出形成圆形缘部而成为内凸轮,并在其一部分形成 从圆形缘部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的突部27。与此相对地,在底座托架12的与所述圆形缘 部的内侧对应的位置设置凸轮从动件28。并且,设定为在待机时使凸轮从动件28卡合于 突部27。
根据上述结构,在装订动作结束,夹紧处放开时,凸轮22的突部27卡合于凸轮 从动件28下方,成为待机状态。此时,订书机主体1无法移位,处于稳定状态。在装订 动作时,如图11所示地,凸轮22与驱动轴21—并旋转,凸轮从动件28从突部脱开,因 此订书机主体1能够移位。在装订动作结束后,凸轮30的突部27再次与凸轮从动件28 的下部卡合,限制了订书机主体1向上方的移位,从而成为稳定状态。驱动轴21进行一 次旋转即进行一个循环的装订动作,因此在装订动作结束回到待机位置的时刻使凸轮30 的突部27卡合于凸轮从动件28上,能够使订书机主体1稳定。另外,在第一典型的实施例到第四典型的实施例的结构中,订书机主体也可以 构成为使拗弯件单元与打入器单元上下相反地进行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订书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底座(B);订书机主体(1),该订书机主体(1)配置于所述底座(B)上,并且具有打入器单元(2),具有将贯穿多张纸张(P)的订书钉(S)打出的打入器;拗弯件单元(3),其具有将 打出的订书钉弯折的拗弯件;以及工作台(4),其设于所述打入器单元(2)和所述拗弯件 单元(3)中的一方并在装订时支撑所述纸张;以及支撑结构(15、22、24、26),其将所述订书机主体(1)支撑为可相对于所述底座(B) 移位,所述工作台(4)构成为能够随着所述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所述底座(B)的移位而在 第一位置和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打入器将订书钉打出的方向上分离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订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工作台(4)与配设在所述打入器单元(2)和所述拗弯件单元(3)之间的空间中的纸张(P)的一侧的表面高度不同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工作台(4)与所述纸张(P)的所述一侧的表面处于同一面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订书机,其特征在于, 电动订书机设于纸张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工作台(4)与设于所述纸张处理装置的引导板(16)的载置纸 张的载置面(17)高度不同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工作台⑷与所述引导板(16)的载置面(17)处于同一面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订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B)安装固定在设于纸张处理装置的内部的框架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订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B)以能够沿纸张的边缘的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在设于纸张处理装置的内 部的框架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订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B)以能够在相对于纸张的边缘接近或远离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在设 于纸张处理装置的内部的框架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订书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订书机主体(1)内,设置驱动所述打入器单元(2)和所述拗弯件单元(3)双方 的电动机(M),所述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所述底座(B)的移位由所述电动机(M)驱动, 以使得随着所述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所述底座(B)的移位,所述电动机(M)整体 也相对于所述底座(B)移位的方式,将所述电动机(M)配置于所述订书机主体(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 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订书机,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订书机构成为随着所述打入器单元(2)或者所述拗弯件单元(3)的装订动作, 所述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所述底座(B)移位。
9.根据权利要求1 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订书机,其特征在于,在装订动作时使所述打入器单元(2)与所述拗弯件单元(3)接近而将纸张(P)夹紧 时,通过夹紧动作使所述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所述底座(B)移位,并使所述工作台(4) 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 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订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订 书机还具有凸轮(22),其设置在驱动轴(21)上,所述驱动轴(21)设在具有所述工作台(4)的打 入器单元(2)和拗弯件单元(3)中的所述一方上;以及凸轮从动件(24),其设置在所述底座(B)上,与所述凸轮(22)卡合, 通过所述凸轮(22)的旋转而使所述驱动轴(21)与所述凸轮从动件(24)之间的距离 变化,从而使得所述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所述底座(B)移位,使所述工作台(4)移动至 所述第二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 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订书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入器(D)将U字形的订书钉(S)向第一方向打出到纸张(P),所述U字形订书钉(S)由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冠部(C)和从所 述冠部(C)的两端向第一方向延伸的脚部(L)构成,所述订书机主体(1)被支撑成能够以转动轴(15)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底座(B)转动, 所述转动轴(15)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双方正交的第三方向上设于所述工作 台(4)的相反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 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订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所述底座(B)向以下方向平行移动该方向为所述打入 器(D)将订书钉(S)向纸张(P)打出的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 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订书机,其特征在于,在设于驱动轴(21)的凸轮(30)上形成突部(27),所述驱动轴(21)设于具有所述工 作台(4)的打入器单元(2)和拗弯件单元(3)中的所述一方,在所述底座(B)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突部(27)卡合的凸轮从动件(28), 在待机时使所述凸轮从动件(28)卡合于所述突部(27),限制所述订书机主体(1)的 移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订书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轴(21)设有第二凸轮(30),在所述第二凸轮(30)形成突部(27),在所述底座(B)设有能够与所述突部(27)卡合的第二凸轮从动件(28), 在待机时使所述第二凸轮从动件(28)卡合于所述突部(27),限制所述订书机主体 (1)的移位。
全文摘要
电动订书机具有底座(B)和配置于所述底座(B)上的订书机主体(1)。订书机主体(1)具有打入器单元(2),其具有将贯穿多张纸张(P)的订书钉(S)打出的打入器;拗弯件单元(3),其具有将打出的订书钉弯折的拗弯件;以及工作台(4),其设于所述打入器单元(2)和所述拗弯件单元(3)中的一方。所述订书机主体(1)被支撑为可相对于所述底座(B)移位。所述工作台(4)构成为能够随着所述订书机主体(1)相对于所述底座(B)的移位而在与所述载置面(18)高度不同的位置和与所述载置面(18)处于同一面的位置之间移动。
文档编号B25C5/00GK102009406SQ20101027915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8日
发明者岛村昌志 申请人:美克司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