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边角料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053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去边角料制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边角料制具。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产品用的PCB生产工艺中,插件元件在过炉工序后需要把PCB板上多余的工艺边角料去掉,以方便之后的整机组装。传统的去除多余的边角料的方式是采用作业员手工使用器具,如钳子等将PCB板的边角料去掉的方式。上述过程中,并没有专用的装置完成该去除边角料的过程,也因此,现有的去除PCB板的边角料的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上述操作工序是通过作业员手工从PCB板上用钳子等工具扳掉的,生产效率极低;2、作业员采用上述方式操作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电子元器件的损伤,造成脱焊等无法继续组装等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去边角料制具,提高了插件工艺中去除PCB板边角料操作工序的生产效率,并且提高了去除PCB板边角料操作工序中的操作质量,拆装方便,成本低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去边角料制具,包括手啤机框架、活动构件以及工作台,所述活动构件和所述工作台分别固定在所述手啤机框架内侧相对的两端部,所述活动构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其端部连接设置一冲模头,所述活动构件可相对所述工作台上下冲压将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板件的边角切除;所述工作台的表面设置固定构件。优选的,所述固定构件是对称设置的两固定弹片。所述活动构件通过一杆体连接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内壁上,相对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杆体连接固定一冲模头;所述活动构件具有一活动手柄,当施加外力于所述活动手柄上时,所述活动构件带动所述冲模头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优选的,所述冲模头呈块状,其中部设置插孔。优选的,所述冲模头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工作台是由电木材料制成且具有平整加工平面。所述手啤机框架是由框体首尾相连组成的U型槽体状框架,且侧卧放置。优选的,所述手啤机框架由三段框体依次连接形成。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制作和装配工艺简单,提高了插件工艺中去除PCB板边角料操作工序的生产效率,并且提高了去除PCB板边角料操作工序中的操作质量,拆装方便,成本低廉。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边角料制具未加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边角料制具的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边角料制具的冲模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边角料制具加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去边角料制具,包括手啤机框架1,和分别固定在所述手啤机框架1内侧相对两端部的活动构件2和工作台3,所述活动构件2位于所述工作台3的上方,其端部连接设置一冲模头4,所述活动构件2相对所述工作台3上下移动过程中可将固定在所述工作台3上的板件6的边角切除。手啤机框架1是由若干框体首尾相连组成的呈U型槽体状的框架结构,本实施例中,手啤机框架1由三段框体依次连接形成,并且侧卧放置,在其相对的两壁体的内侧,如图所示的内壁11和内壁12上,分别固定活动构件2和工作台3,其中活动构件2是通过一杆体21连接固定在内壁11上的,活动构件2相对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一与上述杆体21结构类似的杆体22,活动构件2具有一活动手柄23,当施加外力于活动手柄23上时,活动构件2的杆体22可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活动构件2杆体22的端部连接固定一冲模头4,该冲模头4呈块状,其与活动构件2的连接是通过活动构件2的杆体22插接在其中部具有的一插孔42中完成的。也就是说,活动构件2相当于一传动装置, 其作用是驱动杆体22带动冲模头4进行上下冲压,进而实现冲模头4对PCB板边角料的切除。优选的,冲模头4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其作用是保证冲模头4对板体6冲切过程中的冲击力。参见图2,工作台3固定设置在手啤机框架1固定活动构件2—侧相对的另一侧内壁上,在如图所示的内壁12的端部。工作台3呈箱状,其是由电木材料制成且具有平整加工平面,之所以使用电木材料制作工作台,使因为电木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由电木材料制成的工作台3具有防静电、不易变形,且价格低廉等优点。优选的,工作台3是与待切割板体尺寸相匹配的台面。优选的,工作台3的表面设置固定构件5,该固定构件5的作用是将待切割的板体, 如PCB板6固定在工作台3的表面,本实施例中,固定构件5是对称设置的两固定弹片52, 该固定弹片52可以将PCB板6紧固固定在工作台3上。工作台3设置的位置位于活动构件2的邻侧,当活动构件2驱动杆体22带动冲模头4进行上下冲压时,杆体22下端的冲模头4刚好位于与工作台3的台表相接的位置进而将突出设置于工作台3工作台面的边角板体切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去边角料制具在具体实施时,将先根据准备切除的PCB 板的尺寸使用电木板制作工作台3,再将使用螺栓将工作台3固定在手啤机框架1内壁12 的端部,使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冲模头4,并将其安装固定在活动构件2的杆体22上。最后, 使用螺钉或固定弹片52将待冲切边角料的PCB板固定在工作台3的表面上。使用中,操作人员扳动活动构件2的活动手柄23,活动构件2驱动杆体22带动冲模头4进行下冲压,由于杆体22下端的冲模头4刚好位于与工作台3的台表相接的位置,冲模头4下冲压过程中的冲击力会将PCB板的多余边角料切除。切除多余边角料的PCB板方便了后续的其它组装工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边角料制具,制作和装配工艺简单,提高了插件工艺中去除PCB板边角料操作工序的生产效率,并且提高了去除PCB板边角料操作工序中的操作质量,拆装方便,成本低廉。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去边角料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啤机框架、活动构件以及工作台,所述活动构件和所述工作台分别固定在所述手啤机框架内侧相对的两端部,所述活动构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其端部连接设置一冲模头,所述活动构件可相对所述工作台上下冲压将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板件的边角切除;所述工作台的表面设置固定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边角料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是对称设置的两固定弹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边角料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通过一杆体连接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内壁上,相对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杆体连接固定一冲模头;所述活动构件具有一活动手柄,当施加外力于所述活动手柄上时,所述活动构件带动所述冲模头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去边角料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模头呈块状,其中部设置插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去边角料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模头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边角料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由电木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去边角料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具有平整的加工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边角料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啤机框架是由框体首尾相连组成的U型槽体状框架,且侧卧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去边角料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啤机框架由三段框体依次连接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去边角料制具,包括手啤机框架、活动构件以及工作台,所述活动构件和所述工作台分别固定在所述手啤机框架内侧相对的两端部,所述活动构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其端部连接设置一冲模头,所述活动构件可相对所述工作台上下冲压将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板件的边角切除;所述工作台的表面设置固定构件。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边角料制具,提高了插件工艺中去除PCB板边角料操作工序的生产效率,并且提高了去除PCB板边角料操作工序中的操作质量,拆装方便,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B26F1/38GK202114761SQ20112002223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4日
发明者左镛 申请人: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