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顶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1196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程顶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程顶丝,属于一种拆卸机器零件用的器件。
背景技术
各种电动机和油水泵是油田及化工单位的主要动力设备,在日常维护保养和故障 检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其进行拆卸和重装,对电机来说主要是拆卸风扇和前后轴承, 油水泵则经常涉及到整个转子的拆装,拆卸风扇和轴承一般使用拔轮器,但风扇及轴套等 部件常无空间安装拔轮器,这时往往使用铜棒砸下来,或者使用撬杠等撬下来,这个过程很 容易伤及风扇、轴套等,甚至损伤泵轴等精密部件,既延长了维修时间,也增加了更换配件 的费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全程顶丝并取得了有益的效 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全程顶丝,包括二个螺母、二个螺杆和一个把手, 螺杆与螺母相配合,把手的二个前端分别与二个螺母固接,螺母的丝孔为通丝,螺杆比螺母 长15mm至25mm ;螺杆上端IOmm至20mm部分为长方体其余部分通体刻丝,该下方体与其下 方圆柱体的结合面的长等于宽,使用时扳手可在此长方体处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全程顶丝,螺杆顶端为一个锥形体,起定位的作用,防止使用时偏向 和滑动。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适用不同空间,处理各种紧固件拆卸问题; 操作简单方便,力量均衡,有效保护设备配件。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螺母和螺杆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螺母和螺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螺母和螺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螺母,2、螺杆,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全程顶丝,包括二个螺母1、二个螺杆2和一个把 手3,螺杆2与螺母1相配合,把手3前端与螺母1焊接在一起,螺母1的丝孔为通丝,螺杆 2比螺母1长20mm ;螺杆上端15mm部分加工成长方体,其余部分通体刻丝,所述长方体与其 下方圆柱体的结合面的长等于宽,使用时扳手卡在该长方体上进行旋转。本实施例的全程顶丝,在螺杆顶端加工一个圆锥体,此设计可防止偏向和滑动,起
3定位的作用。使用时只需一人单手将全程顶丝放置到位,两人两边同时使用扳手旋动顶丝,便 可逐渐将紧固件分离开来。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 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全程顶丝,其特征在于包括二个螺母、二个螺杆和一个把手,螺杆与螺母连接,把 手前端与螺母固接,螺母的丝孔为通丝,螺杆比螺母长15mm至25mm ;螺杆上端IOmm至20mm 部分为长方体,其余部分为通丝,所述长方体与其下方圆柱体的结合面的长等于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程顶丝,所述螺杆顶端为一个圆锥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全程顶丝,包括二个螺母、二个螺杆和一个把手,螺杆与螺母相配合,把手的二个前端分别与二个螺母固接,螺母的丝孔为通丝,螺杆比螺母长15mm至25mm;螺杆上端10mm至20mm部分为长方体其余部分通体刻丝,该下方体与其下方圆柱体的结合面的长等于宽,使用时扳手可在此处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全程顶丝,螺杆顶端为一个锥形体,起定位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适用不同空间,处理各种紧固件拆卸问题;操作简单方便,力量均衡,有效保护设备配件。
文档编号B25B27/14GK201922415SQ201120061069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4日
发明者崔营双, 张丽, 张义员, 毕明春, 汪文广, 王伟华 申请人:汪文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