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锤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529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锤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锤子的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锤子作为一种常用工具具有悠久历史,在使用时很消耗操作者的体力,尤其是工地上使用的一种抡锤,需要把大质量的锤头高高甩起,劳动强度十分大,许多长期操作者甚至会得职业病,为了减轻劳动强度,人们发明了电锤,申请号为02118010. 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锤,但这一技术仍然存在一些缺点,电动锤体积大,对工作环境要求高,不能随机在各种环境下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 制造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大,能减轻劳动强度,机动性强的一种锤子。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锤子,包括锤柄和锤头,锤柄设置锤头的一端为锤柄前端,另一端则为锤柄尾端,还包括一通道,重物,驱动装置,识别装置,控制系统;通道一端临近锤柄前端为通道前端,通道的另一端临近锤柄尾端为通道尾端;重物设置于通道中;驱动装置躯动重物在通道中运行;识别装置用以识别锤子是处于提锤过程还是处于落锤过程;控制系统根据识别装置的信号输入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重物,具体为当处于提锤过程时驱动重物运行至通道尾端,当处于落锤过程时驱动重物运行至通道前端。本实用新型的锤子在提锤过程时驱动装置驱动重物运行至通道尾端,大大减轻了锤头部分的重量,使提锤过程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而这一过程原来是最消耗操作者体力的过程,当处于落锤过程时驱动装置驱动重物运行至通道前端。加大锤头部分的重量,不影响锤击效果。进一步的技术,通道隐设于锤柄中。这样的设置使锤子结构紧凑,外形美观。识别装置用以识别锤子是处于提锤过程还是处于落锤过程,对本发明方案尤为重要。优选的,识别装置包括一设置于锤柄尾端的空腔,空腔朝向锤头的一端为空腔顶部,相应的空腔的另一端为空腔底部,空腔中置有小球,空腔底部设有压力感应元件,压力感应元件与控制系统相连接。小球的自重由空腔底部的托力和空腔侧面支持力合成,锤子在提锤过程时,锤柄与水平面的角度逐渐增大,小球对空腔底部的压力逐渐增大,小球对压力感应元件的压力亦逐渐增大,由此识别为提锤过程,反之锤子处于落锤过程时,小球对压力感应元件的压力亦逐渐减小,由此识别为落锤过程。优选的,识别装置包括一设置于锤柄下侧面的滑块,滑块与锤柄成滑动连接且其滑动方向与锤柄垂直,滑块与锤柄之间设有弹簧以使滑块未受外力作用时自然地弹出至锤柄下方,滑块与锤柄的连接点位于提锤时提锤手紧握的位置,滑块的上侧设一导电片,导电片正对一电路断口,电路断口的两端之间连接有电阻和电源,电阻的两端各引出一导线连接控制系统以向控制系统输入电压信号。锤子处于提锤过程时,提锤手紧握住滑块,滑块被压进锤柄,导电片接通电路断ロ,电阻向控制系统输入电压信号,由此识别为提锤过程,反之锤子处于落锤过程吋,提锤手对锤柄向下施力,自然地松开滑块,导电片与电路断ロ断开,电阻未向控制系统输入电压信号,由此识别为落锤过程。事实上,识别装置还有多种方案,因为在提锤过程和落锤过程中,锤子会呈现不同的运动状态,只要通过识别不同的运动状态就可识别锤子的提锤过程和落锤过程。如锤子击打过程会产生剧烈震荡,识别装置为ー设置于锤头空腔的弾性球以识别这ー震荡过程,控制系统记录这ー震荡的时间点,往后延迟设定时间为提锤过程,再往后延迟设定时间为落锤过程。驱动装置驱动重物在通道中运行,应尽量使驱动方式简单,直观。优选的,驱动装置包括一永磁体,电磁装置,永磁体与重物固定连接,电磁装置设置于所述通道前端,电磁装置接受控制系统的控制。锤子在提锤过程时,控制系统控制电磁装置正向通电,电磁装置对永磁体产生斥力,在自重力和斥力的作用下,重物运行至通道尾端,反之锤子处于落锤过程时,控制系统控制电磁装置反向向通电,电磁装置对永磁体产生吸力,重物运行至通道前端。这种设置从锤子的外观看锤子只连接ー电线,不影响锤子使用的机动性。优选的,驱动装置包括ー活塞,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活塞与重物固定连接,第一电动阀门设置于通道尾端用以把活塞与通道尾端之间的密封腔接通常压,第二电动阀门设置于通道尾端用以把活塞与通道尾端之间的密封腔接通高压气源,第三电动阀门设置于通道前端用以把活塞与通道前端之间的密封腔接通常压,第四电动阀门设置于通道前端用以把活塞与通道前端之间的密封腔接通高压气源,第ー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都接受控制系统的控制。锤子在提锤过程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动阀门打开接通常压,第二电动阀门关闭切断高压气源,第三电动阀门关闭,第四电动阀门打开接通高压气源,活塞在气压的作用下带动重物运行至通道尾端,反之锤子处于落锤过程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动阀门关闭,第二电动阀门打开接通高压气源,第三电动阀门打开接通常压,第四电动阀门关闭切断高压气源,活塞在气压的作用下带动重物运行至通道前端。这种设置从锤子的外观看锤子只连接电线,气管,不影响锤子使用的机动性,高压气源如空气压缩机在一般工作环境中都有配备。事实上,驱动装置还有多种方案,如在锤头设置小电机,小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重物,在第一个优选方案中电磁装置的设置方位也可改动,如把电磁装置设置于通道周侧,另外申请号为02118010. 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多种驱动装置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为ー种锤子,包括锤柄和锤头,锤柄设置锤头的一端为锤柄前端,另一端则为锤柄尾端,还包括一通道,重物,驱动装置,识别装置,控制系统;通道一端临近锤柄前端为通道前端,通道的另一端临近锤柄尾端为通道尾端;重物设置于通道中;驱动装置驱动重物在通道中运行;识别装置用以识别锤子是处于提锤过程还是处于落锤过程;控制系统根据所述识别装置的信号输入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重物,具体为当处于提锤过程时驱动重物运行至通道尾端,当处于落锤过程时驱动重物运行至通道前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制造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大,能减轻劳动强度,机动性強。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中识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识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描述实施例Iー种锤子,包括锤柄I和锤头2,锤柄I设置锤头2的一端为锤柄前端,另一端则为锤柄尾端,还包括一通道A,重物B,驱动装置,识别装置S,控制系统C ;通道A —端临近锤柄前端为通道前端,通道A的另一端临近锤柄尾端为通道尾端;重物B设置于通道A中;驱动装置驱动重物B在通道A中运行;识别装置S用以识别锤子是处于提锤过程还是处于落锤过程;控制系统C根据识别装置S的信号输入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重物B,具体为当处于提锤过程时驱动重物B运行至通道尾端,当处于落锤过程时驱动重物B运行至通道前端。其中,识别装置包括一设置于锤柄尾端的空腔,空腔朝向锤头的一端为空腔顶部,相应的空腔的另一端为空腔底部,空腔中置有小球,空腔底部设有压力感应元件,压カ感应元件与控制系统相连接。其中,驱动装置包括一永磁体Kl,电磁装置K2,永磁体Kl与重物B固定连接,电磁装置K2设置于通道前端,电磁装置K2接受控制系统C的控制。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锤子在提锤过程时驱动装置驱动重物B运行至通道尾端,具体为电磁装置K2对永磁体Kl产生斥力,在自重力和斥力的作用下,重物运行至通道尾端,大大减轻了锤头部分的重量,使提锤过程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而这ー过程原来是最消耗操作者体力的过程,反之锤子处于落锤过程吋,电磁装置K2对永磁体Kl产生吸力,重物B运行至通道前端,加大锤头部分的重量,不影响锤击效果。这种设置从锤子外观看锤子只连接ー电线,不影响锤子使用的机动性。实施例2ー种锤子,包括锤柄I和锤头2,锤柄I设置锤头2的一端为锤柄前端,另一端则为锤柄尾端,还包括一通道A,重物B,驱动装置,识别装置S,控制系统C ;通道A —端临近锤柄前端为通道前端,通道A的另一端临近锤柄尾端为通道尾端;重物B设置于通道A中;驱动装置驱动重物B在通道A中运行;识别装置S用以识别锤子是处于提锤过程还是处于落锤过程;控制系统C根据识别装置S的信号输入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重物B,具体为当处于提锤过程时驱动重物B运行至通道尾端,当处于落锤过程时驱动重物B运行至通道前端。其中,通道A隐设于锤柄I中。其中,识别装置S包括ー设置于锤柄I下侧面的滑块S5,滑块S5与锤柄I成滑动连接且其滑动方向与锤柄I垂直,滑块S5与锤柄I之间设有弹簧S6以使滑块S5未受外力作用时自然地弹出至锤柄I下方,滑块S5与锤柄I的连接点位于提锤时提锤手紧握的位置,滑块S5的上侧设ー导电片S7,导电片S7正对ー电路断ロ S8,电路断ロ S8的两端之间连接有电阻S9和电源S10,电阻S9的两端各引出一导线连接控制系统C以向控制系统C输入电压信号。其中,驱动装置包括一活塞K5,第一电动阀门K6,第二电动阀门K7,第三电动阀门K8,第四电动阀门K9,活塞K5与重物B固定连接,第一电动阀门K6设置于通道尾端用以把活塞K5与通道尾端之间的密封腔接通常压,第二电动阀门K7设置于通道尾端用以把活塞K5与通道尾端之间的密封腔接通高压气源,第三电动阀门K8设置于通道前端用以把活塞K5与通道前端之间的密封腔接通常压,第四电动阀门K9设置于通道前端用以把活塞K5与通道前端之间的密封腔接通高压气源,第一电动阀门K6、第二电动阀门K7、第三电动阀门K8、第四电动阀门K9都接受控制系统C的控制。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锤子在提锤过程时驱动装置驱动重物B运行至通道尾端,具体为在控制系统C的控制下活塞K5两端产生气压差,在活塞K5的带动下重物B运行至通道尾端,大大减轻了锤头部分的重量,使提锤过程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而这一过程原来是最消耗操作者体力的过程,反之锤子处于落锤过程时,在活塞K5的带动下重物B运行至通道前端,加大锤头部分的重量,不影响锤击效果。这种设置从锤子外观看锤子只连接电 线和气管不影响锤子使用的机动性。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锤子,包括锤柄(I)和锤头(2),所述锤柄(I)设置所述锤头(2)的一端为锤柄前端,另一端则为锤柄尾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通道(A),重物(B),驱动装置,识别装置(S),控制系统(C);所述通道(A) —端临近锤柄前端为通道前端,所述通道(A)的另一端临近锤柄尾端为通道尾端;所述重物(B)设置于所述通道(A)中;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重物(B)在所述通道(A)中运行;所述识别装置(S)用以识别锤子是处于提锤过程还是处于落锤过程;所述控制系统(C)根据所述识别装置(S)的信号输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重物(B),具体为当处于提锤过程时驱动所述重物(B)运行至通道尾端,当处于落锤过程时驱动所述重物(B)运行至通道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A)隐设于所述锤柄(I)中。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S)包括一设置于锤柄尾端的空腔(SI),所述空腔(SI)朝向所述锤头(2)的一端为空腔顶部,相应的所述空腔(SI)的另一端为空腔底部,所述空腔(SI)中置有小球(S2),所述空腔底部设有压力感应元件(S3),所述压力感应元件(S3)与所述控制系统(C)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S)包括一设置于所述锤柄(I)下侧面的滑块(S5),所述滑块(S5)与所述锤柄(I)成滑动连接且其滑动方向与所述锤柄(I)垂直,所述滑块(S5)与所述锤柄(I)之间设有弹簧(S6)以使所述滑块(S5)未受外力作用时自然地弹出至所述锤柄(I)下方,所述滑块(S5)与所述锤柄(I)的连接点位于提锤时提锤手紧握的位置,所述滑块(S5)的上侧设一导电片(S7),所述导电片(S7)正对一电路断口(S8),所述电路断口(S8)的两端之间连接有电阻(S9)和电源(SlO),所述电阻(S9)的两端各引出一导线连接所述控制系统(C)以向所述控制系统(C)输入电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永磁体(Kl),电磁装置(K2),所述永磁体(Kl)与所述重物(B)固定连接,所述电磁装置(K2)设置于所述通道前端,所述电磁装置(K2)接受所述控制系统(C)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活塞(K5),第一电动阀门(K6),第二电动阀门(K7),第三电动阀门(K8),第四电动阀门(K9),所述活塞(K5)与所述重物(B)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阀门(K6)设置于所述通道尾端用以把所述活塞(K5)与所述通道尾端之间的密封腔接通常压,所述第二电动阀门(K7)设置于所述通道尾端用以把所述活塞(K5)与所述通道尾端之间的密封腔接通高压气源,所述第三电动阀门(K8)设置于所述通道前端用以把所述活塞(K5)与所述通道前端之间的密封腔接通常压,所述第四电动阀门(K9)设置于所述通道前端用以把所述活塞(K5)与所述通道前端之间的密封腔接通高压气源,所述第一电动阀门(K6)、所述第二电动阀门(K7)、所述第三电动阀门(K8)、所述第四电动阀门(K9)都接受所述控制系统(C)的控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锤子,包括锤柄和锤头,锤柄设置锤头的一端为锤柄前端,另一端则为锤柄尾端,还包括一通道,重物,驱动装置,识别装置,控制系统;通道一端临近锤柄前端为通道前端,通道的另一端临近锤柄尾端为通道尾端;重物设置于通道中;驱动装置驱动重物在通道中运行;识别装置用以识别锤子是处于提锤过程还是处于落锤过程;控制系统根据所述识别装置的信号输入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重物,具体为当处于提锤过程时驱动重物运行至通道尾端,当处于落锤过程时驱动重物运行至通道前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制造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大,能减轻劳动强度,机动性强。
文档编号B25D17/00GK202517457SQ20122011723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
发明者叶如康 申请人:叶如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