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琴轴架拔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84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琴轴架拔针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琴零部件的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钢琴轴架拔针机。
背景技术
钢琴轴架是钢琴核心部件-击弦机中连接各个杠杆的关键部件(例如,立式钢琴击弦机中的轴架包括转击器轴架、制音器轴架、联动器轴架和顶杆轴架四种),击弦机部件运动是否顺畅关键在于轴架的加工质量的好坏。参见图1,钢琴轴架9的上端呈U形,该U形的开口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同轴的轴架孔9-1,该轴架孔9-1的轴线即为轴架9工作时的转动中心。所述轴架孔9-1内需设置由呢毡制成的轴衬呢9-2 (即轴套),设置轴衬呢9-2的主要加工流程为:轴架孔9-1粘轴衬呢9-2-通孔-润滑剂中拔针-烘干-拔针-除凸呢;其中,轴架孔9-1粘轴衬呢9-2是指在轴架孔9-1内粘上实心的圆柱形轴衬呢9-2,通孔是指在实心的轴衬呢9-2中穿过一根定型针15,烘干和拔针是指将穿有定型针15的轴架9放入特种的润滑溶液中拔针,然后取出将其烘干,最后拔出定型针15,使得轴衬呢9-2上形成具有耐磨性和润滑性的用于安装转动轴的轴孔,除凸呢是指将轴衬呢9-2两头的凸起部分切除,使其端面与轴架9表面平整。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一根长的定型针同时穿过多个轴架孔的轴衬呢,并人工浸泡润滑剂,烘干,人工用手将针从轴架上拔出,采用该方法拔针存在以下的缺陷:需要工人用人手将一整串的轴架上的针拔出,自动化程度底,需要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自动地完成轴架拔针工作的钢琴轴架拔针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钢琴轴架的拔针方法。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种钢琴轴架拔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装置、下料装置、定位滑道、推送定位装置、推针装置、拔针装置以及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的送料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送料滑道;所述的下料装置包括挂料块以及与该挂料块连接的下料直线运动机构,其中,挂料块设在所述送料滑道的下端口处,挂料块的下端设有用于接纳从送料滑到滑入的轴架的T形开口 ;所述的定位滑道设置在挂料块的下方,该定位滑道上设有T形滑槽,所述挂料块下行至终点时,其上的T形开口与所述T形滑槽组合在一起构成该T形滑槽的一部分;所述的推送定位装置包括可沿T形滑槽轴线方向运动的推送夹头、与该推送夹头连接的推送直线运动机构以及固定夹头,其中,推送夹头设置在定位滑道中与挂料块对应的一头,固定夹头固定在定位滑道的另一头;推动夹头将轴架推至固定夹头处并将其夹紧时轴架所在的位置为定位滑道的拔针部;所述推针装置设置在拔针部的一侧,包括推针杆以及与该推针杆连接的推针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的拔针装置设在拔针部中与推针装置相对的一侧,包括用于夹紧和松开定型针的夹紧机构以及与该夹紧机构连接的拔针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下料直线运动机构、推送直线运动机构、推针直线运动机构以及拔针直线运动机构工作的控制单元以及与该控制单元连接的用于判断下料直线运动机构、推送直线运动机构、推针直线运动机构以及拔针直线运动机构是否运行到目标位置的传感元件。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送夹头中与固定夹头相对的一头的末端具有可插入轴架的U形开口内的夹紧部,该夹紧部的端面上设有与轴架上的定型针表面相匹配的第一定位槽;所述固定夹头中与推送夹头相对的一端的大小与轴架的U形开口相匹配,该端面上设有与定型针表面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组合在一起形成定位轴架上的定型针的封闭空间。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定位滑道由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组合而成,其中,两者的组合面位于定位滑道的拔针部中与推送夹头对应的一侧;所述可动部分上连接有开合直线运动机构。采用该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当轴架处于定位滑道的拔针部时,轴架上的定型针的两头吊挂在T形滑槽上部的槽底上,此时推针装置中的推针杆的直径必须不大于定型针的直径且准确对准后才能击中定型针,对设备的精度要求较高,为了便于推针杆推动定型针、降低精度要求,将定位滑道设置成由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组合而成的组合式,当轴架到达拔针部并定位后,所述的可动部分与固定部分分开并离开拔针部,这样就不会对推针杆的运动造成阻挡,便于推针杆推动定型针,对设备精度的要求也降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夹紧机构为气动手指,该气动手指的前面具有两只活动臂,该两活动臂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夹紧或松开定型针的夹垫块。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拔针部的上方设有脱料装置,该脱料装置包括脱料推块以及与该脱料推块连接的脱料直线运动机构;所述料推块的下端设有U形缺口。采用该技术方案的作用在于:通常轴架上的定型针被拔出后,轴架能自动地掉落到下方的收集容器中,但是有时轴架可能被其他部件阻挡或粘附在其他部件上而不能自动掉落,例如,粘附在推送夹头或固定夹头上,此时启动上述脱料装置,由脱料直线运动机构带动脱料推块向下运动推动轴架,使其顺利掉下;所述U形缺口为了避免所述脱料推块与推送夹头或固定夹头发生碰撞。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挂料块的外围设有上下方向的导向块;所述定位滑道在挂料块的正下方设有与该挂料块相匹配的插入缺口。通过设置所述导向块,令挂料块能够在该导向块内做上下运动,便于可靠地将轴架送入到定位滑道中;通过设置所述插入缺口,挂料块下行至终点时,刚好插入到该插入缺口中,从而构成该T形滑槽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下料直线运动机构、推送直线运动机构、开合直线运动机构、推针直线运动机构、拔针直线运动机构以及脱料直线运动机构的动力均由气缸提供,分别为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五气缸以及第六气缸。此外,也可以由液压缸构成,或者其他可实现直线运动的机构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送料装置还包括振动盘,所述送料滑道的上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所述送料滑道上设有光电传感器B。所述振动盘将轴架排列成需要的姿态送入送料滑道,再由送料滑道将其送入挂料块;所述光电传感器B的作用在于,当检测到送料滑道内布满轴架时,将该信号反馈给振动盘的控制装置,振动盘停止工作,当检测到送料滑道内的轴架空缺时,将该信号反馈给振动盘的控制装置,振动盘继续工作。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传感元件包括设在挂料块上的光电传感器A、设在第一气缸的气缸筒的前端的电磁传感器A、设在第二气缸的气缸筒的前端和后端的电磁传感器BI和电磁传感器B2、设在第三气缸的气缸筒的后端的电磁传感器C、设在第四气缸的气缸筒的后端的电磁传感器D、设在第五缸的气缸筒的前端和后端的电磁传感器El和电磁传感器E2以及设在第六气缸的气缸筒的后端的电磁传感器F。一种应用上述的钢琴轴架拔针机实现的钢琴轴架的拔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轴架从送料滑道中滑入挂料块的T形开口内并吊挂在其上;(2)当挂料块中的光电传感器A检测到轴架进入T形开口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气缸工作,挂料块携带轴架向下运动;(3)当电磁传感器A检测到第一气缸的活塞前行到目标位置时,此时挂料块上的T形开口和定位滑道的T型滑槽组合在一起,控制单元控制第二气缸工作,推动夹头将T形开口内的轴架推向定位滑道的拔针部;(4)当电磁传感器BI检测到第二气缸的活塞前行到目标位置时,此时轴架被推送到达拔针部,推动夹头和固定夹头组合在一起对轴架进行定位,控制单元控制第三气缸工作,处于伸出状态的气缸杆退回,定位滑道的可动部分与固定部分分离;(5)当电磁传感器C检测到第三气缸的退回到目标位置时,此时定位滑道的可动部分离开了拔针部,拔针部处于避空状态,控制单元控制第四气缸工作,推针杆前行推动轴架上的定型针的非尖端;(6)当电磁传感器D检测到第四气缸的活塞运动到目标位置时,此时推针杆将轴架上的定型针的非尖端推至与轴架表面平齐,控制单元控制第四气缸退回,同时控制第五气缸以及气动手指工作,气动手指朝定型针的尖端如打;(7)当电磁传感器El检测到第五气缸的活塞运动到目标位置时,此时气动手指将定型针夹紧,控制单元控制第五气缸退回,气动手指将定型针拔出;(8)当电磁传感器E2检测到第五气缸的活塞退回到目标位置时,此时气动手指已将定型针拔离轴架,控制单元控制气动手指将定型针松开,定型针落入定型针收集容器,同时第六气缸工作,脱料推块往下运动把有可能滞留在拔针部的轴架推走后,随后复位;(9)当电磁传感器F检测到第六气缸的活塞退回到初始位置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同时复位;(10)当电磁传感器B2检测到第二气缸的活塞退回到初始位置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气缸复位,送料滑道的轴架向下滑入挂料块中,进入下一个循环的拔针工作;(11)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实现轴架的自动拔针。[003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I)整个把针过程由设备自动地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省了劳动力。(2)每次只对一个轴架定型针进行拔除,需要的力量小,不需要大功率的动力装置。

图1为穿设有定型针的钢琴轴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主视图,图1b为左视图,图1c为右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琴轴架拔针机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为主视图,图2b为左视图,图2c为右视图,图2d为俯视图,图2e为后视图。图3为图2a中去除部分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d中去除部分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图2中挂料块与定位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显示推送夹头工作过程的俯视图,其中,图6a为开始推送轴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将轴架推送到拔针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显示推动夹头、轴架以及固定夹头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面图。图8为显示开合直线运动机构工作过程的俯视图,其中,图8a为可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组合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b为可动部分与固定部分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脱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2中主要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琴轴架拔针机的实施例2中推动夹头、轴架以及固定夹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la为主视图,图1lb为图1la的A-A剖视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琴轴架拔针机的实施例2中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分别为:1机架,2工作台,3振动盘机架,4振动盘,4-1出料口,5送料滑道,5-1滑轨,6挂料块,6-1T形开口,7第一气缸,8定位滑道,8-1拔针部,8_2固定部分,8-3可动部分,8-4插入缺口,8-5T形滑槽,9轴架,9_1轴架孔,9-2轴衬呢,10导向块,11推送夹头,11-1夹紧部,11-2第一定位槽,12第二气缸,13固定夹头,13-1第二定位槽,14齿轮,15定型针,16推针杆,17第四气缸,18气动手指,18-1夹垫块,18-2活动臂,19第五气缸,20第三气缸,21脱料推块,21-1U形缺口,22第六气缸,23定型针收集容器,24竖向支板,25支架,26下料槽,27直线导向座,28滑动座,29安装座,30操作面板,31导轨副,32固定座,32-1固定夹指,32-2活动夹指,32-3夹槽,33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钢琴轴架拔针机主要由机架1、送料装置、下料装置、定位滑道8、推送定位装置、推针装置、拔针装置、脱料装置以及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机架I上设有工作台2,所述下料装置、定位滑道8、推送定位装置、推针装置、拔针装置以及脱料装置设在工作台2上。[0053]参见图2和图3,所述的送料装置主要由振动盘4以及倾斜设置的送料滑道5构成,其中,振动盘4设置在振动盘机架3上,该振动盘4内设有盘旋的震动调姿槽道,在振动模块的振动作用下穿设有定型针15并经过浸泡后的轴架9在调姿槽道上经过,最终以需要的姿态从设在振动盘4侧壁上的出料口 4-1中输出,所述需要的姿态为:轴架9以躺姿进入出料口 4-1,且轴架9中设有定型针15的一头朝向出料口 4-1的里侧;所述的送料滑道5主要由两平行设置的滑轨5-1组成,两滑轨5-1之间的间隙与轴架9在轴架孔方向的宽度相匹配,使得轴架9进入到该送料滑道5上时,轴架9本体可掉入所述的间隙中,而定型针15的两头则吊挂在两滑轨5-1的表面并向下滑动;该送料滑道5的上端连接在振动盘4的出料口 4-1上,中部的底面通过一竖向支板24固定在工作台2上;所述送料滑道5上设有光电传感器B,该光电传感器B设在一安装座29上,其作用在于,当检测到送料滑道5内布满轴架9时,将该信号反馈给振动盘4的控制装置,振动盘4停止工作,当检测到送料滑道5内的轴架9空缺时,将该信号反馈给振动盘4的控制装置,振动盘4继续工作;从而防止轴架9在送料滑道5内出现拥堵。参见2、图3、图5和图10,所述的下料装置由挂料块6以及与该挂料块6连接的下料直线运动机构组成,其中,挂料块6设在所述送料滑道5的下端口处,该挂料块6的下端设有用于接纳从送料滑道5滑入的轴架9的T形开口 6-1,该T形开口 6-1包括竖向空间和横向空间,其中横向空间的底面与送料滑道5中的两滑轨5-1的上表面接合,轴架9以吊挂在送料滑道5上的姿态进入该T形开口 6-1时,轴架9本体进入竖向空间内,轴架9上的定型针15的两头吊挂在横向空间底面的两侧;所述下料直线运动机构为由第一气缸7构成,其中,所述的气缸杆与挂料块6的上端固定连接,气缸通过一支架25与工作台2连接;所述挂料块6的外围设有上下方向的导向块10,亦即该挂料块6置于导向块10内,对挂料块6的上下运动运动起到导向作用。参见2 图6、图8和图10,所述的定位滑道8设置在挂料块6的下方,该定位滑道8上设有T形滑槽8-5,该T形滑槽8-5也包括横向空间和竖向空间,其中,竖向空间用于容纳轴架9本体,横向空间的底面由于吊挂轴架9上的定型针15 ;所述定位滑道8在挂料块6的正下方设有与该挂料块6相匹配的插入缺口 8-4,挂料块6下行至终点时刚好插入该插入缺口 8-4内,并且其上T形开口 6-1与所述T形滑槽8-5组合在一起构成该T形滑槽8-5的一部分,即T形开口 6-1的竖向空间与T形滑槽8-5的竖向空间连成一体,T形开口6-1的横向空间与T形滑槽8-5的横向空间连成一体,从而使得吊挂在T形开口 6-1上的轴架9可以顺利地被推送到T形滑槽8-5上。该定位滑道8由固定部分8-2和可动部分8-3组合而成,其中,与插入缺口 8-4相应的一侧为固定部分8-2,另一侧为可动部分8-3,该可动部分8-3设在一滑动座28上,其上连接有开合直线运动机构,该开合直线运动机构由第三气缸20构成,其作用在于带动所述可动部分8-3运动使之与固定部分8-2形成分离状态或组合状态。参见图2 图4、图6 图8和图10,所述的推送定位装置包括可沿T形滑槽8_5的轴线方向运动的推送夹头11、与该推送夹头11连接的推送直线运动机构以及固定夹头13,其中,推送夹头11设置在定位滑道8中与挂料块6对应的一头,推送直线运动机构设置在定位滑道8中与挂料块6对应的一头的外侧的工作台2上,该推送直线运动机构为由第二气缸12及导轨副31构成的可沿着T形滑槽8-5轴线方向运动的直线运动机构,其中第二气缸12的气缸杆和推送夹头11分别与导轨副31中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夹头13设置在定位滑道8的另一头。所述推送夹头11中与固定夹头13相对的一头的末端具有可插入轴架9的U形开口内的夹紧部11-1,该夹紧部11-1的端面上设有与轴架9上的定型针15表面相匹配的第一定位槽11-2 ;所述固定夹头13中与推送夹头11相对的端部的大小与轴架9的U形开口相匹配,该端面上设有与定型针15表面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槽13-1 ;所述第一定位槽11-2和第二定位槽13-1的横截面呈半圆形,两者组合在一起形成定位轴架9上的定型针15的圆柱形封闭空间,该圆柱形封闭空间的直径略大于定型针15的直径。工作时,推送夹头11将轴架9推至固定夹头13处,两者结合将定型针15定位,此时轴架9所在位置为定位滑道8的拔针部8-1。参见图2 图4、图6、图8和图10,所述推针装置设置在拔针部8_1的一侧的工作台2上,轴架9位于拔针部8-1时,其上的定型针15的非尖端一头与该推针装置相对;该推针装置由推针杆16以及与该推针杆16连接的推针直线运动机构,其中,推针杆16与位于拔针部8-1的轴架9的定型针15同轴设置,所述推针直线运动机构为由第四气缸17构成的可沿位于拔针部8-1上的轴架的定型针15的轴线方向运动的直线运动机构,所述推针杆16连接在气缸杆上。推针杆16工作时,所述定位滑道8中的可动部分8-3需要与固定部分8-2分离,所述可动部分8-3与固定部分8-2的结合面位于拔针部8-1中与推送夹头11对应的一侧,亦即可动部分8-3与固定部分8-2分离后,拔针部8-1处于避空状态,使得推针杆16有足够的空间去推动定型针15 ;推针时,推针直线运动机构带动推针杆16撞击定型针15的非尖端,使得该非尖端的端面与轴架9的表面平齐,推针的作用在于,一方面,由于经过过浸泡后的定型针15与轴衬呢9-2之间存在较大的附着力,在拔针前推动一下定型针15,会将定型针15与轴衬呢9-2之间的附着力去除,拔针时需要的轴向拉力较小(推针时由于无需夹紧定型针15,因此可以产生较大冲击力,而拔针时,需要夹紧定型针15,如果需要的拔出力较大,那么夹持机构18要需具有较大的夹持力,容易压坏定型针15,增加了技术难度);另一方面,增加了定型针15可夹持部位的长度,更有利于夹紧。参见图2和图4,所述的拔针装置设在拔针部8-1中与推针装置相对的一侧的工作台2上,主要由用于夹紧和松开定型针15的夹紧机构以及与该夹紧机构连接的拔针直线运动机构构成,其中,夹紧机构为气动手指18,该气动手指18前面的前面具有两只活动臂18-2,该两活动臂18-2内侧分别设有一个夹垫块18-1,在气动系统作用下气动手指18前面的两只活动臂18-2同步相对活动,带动两夹垫块18-1相对夹紧或松开,从而对定型针15进行夹紧或松开;该气动手指18设置在直线导向座27内;所述的拔针直线运动机构由第五气缸19构成的可沿位于拔针部8-1的定型针15轴线方向运动的直线运动机构,其中,所述的固定座18-3连接在气缸杆上。参见图2、图3和图9,所述拔针部8-1的上方设有脱料装置,该脱料装置包括脱料推块21以及与该脱料推块21连接的脱料直线运动机构,其中,脱料推块21的下端设置用于避开轴架9的U形缺口 21-1,用于避免与推送夹头11或固定夹头13发生碰撞;脱料直线运动机构由第六气缸22构成,其中气缸杆与脱料推块21固定连接。工作时,脱料直线运动机构带动脱料推块21向下运动,若拔针后的轴架9不能自动掉落,脱料推块21的下端面便推动轴架9使其落下。参见图2a,所述拔针部8-1下方设有用于接纳拔针后的轴架9的下料槽26,该下料槽26倾斜设置,将接纳的轴架9导入收集容器中。所述拔针装置中气动手指拔出定型针15后退回的位置的下方设有定型针收集容器23,用于收集气动手指释放的定型针15。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12、第三气缸20、第四气缸17、第五气缸19和第六气缸22工作的控制单元以、用于判断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12、第三气缸20、第四气缸17、第五气缸19和第六气缸22中的活塞是否运行到目标位置的传感兀件、控制各个气缸启动和停止的电磁阀以及操作面板30,所述传感元件、电磁阀以及操作面板30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其中,所述的传感元件包括设在挂料块6上的光电传感器A、设在第一气缸7的气缸筒的前端的电磁传感器A、设在第二气缸12的气缸筒的前端和后端的电磁传感器BI和电磁传感器B2、设在第三气缸20的气缸筒的后端的电磁传感器C、设在第四气缸17的气缸筒的后端的电磁传感器D、设在第五缸的气缸筒的前端和后端的电磁传感器El和电磁传感器E 2以及设在第六气缸22的气缸筒的后端的电磁传感器F ;所述气缸的活塞上设有磁铁,当活塞运行到电磁传感器所在位置(目标位置)时,电磁传感器检测到该到位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单元,再由控制单元控制气缸工作,该控制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参见下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拔针方法的实施方式。应用上述的钢琴轴架拔针机实现的钢琴轴架的拔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穿设有定型针15并经过浸泡的轴架9在振动盘4经振动排序后,按需要的姿态从出料口 4-1中输出,并依次进入送料滑道5,进入送料滑道5的轴架9的定型针15的两头吊挂在两滑轨5-1上向下滑入挂料块6的T形开口 6-1内;(2)当挂料块6中的光电传感器A检测到轴架9进入T形开口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气缸7工作,挂料块6携带轴架9向下运动;(3)当电磁传感器A检测到第一气缸7的活塞前行到目标位置时,此时挂料块6插入到定位滑道8的插入缺口 8-4中,挂料块6上的T形开口 6-1和定位滑道的T型滑槽8-5组合在一起,控制单元控制第二气缸12工作,推动夹头11将T形开口 6-1内的轴架9推向定位滑道8的拔针部8-1 ;(4)当电磁传感器BI检测到第二气缸12的活塞前行到目标位置时,此时轴架9被推送到达拔针部8-1,推动夹头11上第一定位槽11-2与固定夹头13上的第二定位槽13-1组合,将定型针15夹紧定位,控制单元控制第三气缸20工作,原来处于伸出状态使得定位滑道8的可动部分8-3与固定部分8-2组合在一起的第三气缸20退回,定位滑道8的可动部分8-3与固定部分8-2分离;(5)当电磁传感器C检测到第三气缸20的退回到目标位置时,此时定位滑道8的可动部分8-3固定部分8-2分离并离开了拔针部8-1,拔针部8-1处于避空状态,控制单元控制第四气缸17工作,推针杆16前行推动轴架9上的定型针15的非尖端;(6)当电磁传感器D检测到第四气缸17的活塞运动到目标位置时,此时推针杆16将轴架9上的定型针15的非尖端推至与轴架9表面平齐,控制单元控制第四气缸17退回,同时控制第五气缸19以及气动手指18工作,气动手指18朝定型针15的尖端前行;(7)当电磁传感器El检测到第五气缸19的活塞运动到目标位置时,此时气动手指18将定型针15夹紧,控制单元控制第五气缸19退回,气动手指18将定型针15拔出;(8)当电磁传感器E2检测到第五气缸19的活塞退回到目标位置时,此时气动手指18已将定型针15拔离轴架9,控制单元控制气动手指18将定型针15松开,定型针15落入定型针收集容器,同时控制单元控制第六气缸22工作,脱料推块21往下运动把有可能滞留在拔针部8-1的轴架9推走,随后复位;(9)当电磁传感器F检测到第六气缸22的活塞退回到初始位置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二气缸12和第三气缸20同时复位;(10)当电磁传感器B2检测到第二气缸12的活塞退回到初始位置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气缸7复位,送料滑道8的轴架9向下滑入挂料块6中,进入下一个循环的拔针工作;(11)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实现轴架9的自动拔针。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11,所述推送夹头11和固定夹头13的相对的端面均为平面,工作时两者压紧在轴架9的两侧面上,从而实现定位和夹紧。参见图12,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座32、固定夹指32-1以及活动夹指32_2,其中,固定夹指32-1与固定座32固定连接,固定座32内设有滑动槽,活动夹指32-2的一头伸入该滑动槽内,该伸入部分上设有齿条33,该齿条由齿轮14及电机驱动;所述固定夹指32-1以及活动夹指32-2可相对运动实现对定型针15的夹紧和松开;为了便于夹持,所述固定夹指32-1以及活动夹指32-2的夹持部上设有与定型枕14相匹配的夹槽32_3。所述下料直线运动机构、推送直线运动机构、开合直线运动机构、推针直线运动机构、拔针直线运动机构以及脱料直线运动机构均由液压缸构成。本实施例上述以外的其他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钢琴轴架拔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装置、下料装置、定位滑道、推送定位装置、推针装置、拔针装置以及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的送料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送料滑道; 所述的下料装置包括挂料块以及与该挂料块连接的下料直线运动机构,其中,挂料块设在所述送料滑道的下端口处,挂料块的下端设有用于接纳从送料滑到滑入的轴架的T形开口 ; 所述的定位滑道设置在挂料块的下方,该定位滑道上设有T形滑槽,所述挂料块下行至终点时,其上的T形开口与所述T形滑槽组合在一起构成该T形滑槽的一部分; 所述的推送定位装置包括可沿T形滑槽轴线方向运动的推送夹头、与该推送夹头连接的推送直线运动机构以及固定夹头,其中,推送夹头设置在定位滑道中与挂料块对应的一头,固定夹头固定在定位滑道的另一头;推动夹头将轴架推至固定夹头处并将其夹紧时轴架所在的位置为定位滑道的拔针部; 所述推针装置设置在拔针部的一侧,包括推针杆以及与该推针杆连接的推针直线运动机构; 所述的拔针装置设在拔针部中与推针装置相对的一侧,包括用于夹紧和松开定型针的夹紧机构以及与该夹紧机构连接的拔针直线运动机构; 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下料直线运动机构、推送直线运动机构、推针直线运动机构以及拔针直线运动机构工作的控制单元以及与该控制单元连接的用于判断下料直线运动机构、推送直线运动机构、推针直线运动机构以及拔针直线运动机构是否运行到目标位置的传感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琴轴架拔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夹头中与固定夹头相对的一头的末端具 有可插入轴架的U形开口内的夹紧部,该夹紧部的端面上设有与轴架上的定型针表面相匹配的第一定位槽;所述固定夹头中与推送夹头相对的一端的大小与轴架的U形开口相匹配,该端面上设有与定型针表面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组合在一起形成定位轴架上的定型针的封闭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琴轴架拔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滑道由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组合而成,其中,两者的组合面位于定位滑道的拔针部中与推送夹头对应的一侧;所述可动部分上连接有开合直线运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琴轴架拔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机构为气动手指,该气动手指的前面具有两只活动臂,该两活动臂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夹紧或松开定型针的夹垫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琴轴架拔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拔针部的上方设有脱料装置,该脱料装置包括脱料推块以及与该脱料推块连接的脱料直线运动机构;所述料推块的下端设有U形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琴轴架拔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料块的外围设有上下方向的导向块;所述定位滑道在挂料块的正下方设有与该挂料块相匹配的插入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琴轴架拔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直线运动机构、推送直线运动机构、开合直线运动机构、推针直线运动机构、拔针直线运动机构以及脱料直线运动机构均由气缸构成,分别为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五气缸以及第六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4 7任一项所述的钢琴轴架拔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装置还包括振动盘,所述送料滑道的上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所述送料滑道上设有光电传感器B。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琴轴架拔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元件包括设在挂料块上的光电传感器A、设在第一气缸的气缸筒的前端的电磁传感器A、设在第二气缸的气缸筒的前端和后端的电磁传感器BI和电磁传感器B2、设在第三气缸的气缸筒的后端的电磁传感器C、设在第四气缸的气缸筒的后端的电磁传感器D、设在第五缸的气缸筒的前端和后端的电磁传感器El和电磁传感器E 2以及设在第六气缸的气缸筒的后端的电磁传感器F 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琴轴架拔针机,包括送料装置、下料装置、定位滑道、推送定位装置、推针装置以及拔针装置等;送料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送料滑道;下料装置包括挂料块以及与该挂料块连接的下料直线运动机构;定位滑道设置在挂料块的下方,其上设有T形滑槽;推送定位装置包括可沿T形滑槽轴线方向运动的推送夹头、与推送夹头连接的推送直线运动机构以及固定夹头;推针装置设置在拔针部的一侧,包括推针杆以及与该推针杆连接的推针直线运动机构;拔针装置设在拔针部中与推针装置相对的一侧,包括用于夹紧和松开定型针的夹紧机构以及与该夹紧机构连接的拔针直线运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拔针机能自动地完成拔针工作,生产效率高。
文档编号B26F1/16GK202976792SQ20122065307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区迎, 李建宁, 梁志和, 廖勇, 黄耿志, 林鸣亚, 梁国华 申请人: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