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可控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6246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力可控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磁力可控螺丝刀,属于螺丝刀【技术领域】。刀杆的另一端具有刀头,刀杆和刀头为导磁金属制成,手柄上具有空腔,刀杆的上端位于空腔内,空腔内设有活动的永磁体;空腔的轴向长度大于永磁体的长度,永磁体可沿空腔轴向移动;手柄上沿轴向设有连通空腔内外的滑槽,滑槽上设有滑动件,滑动件与永磁体连接;滑动件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永磁体固定于固定框内;空腔及滑槽沿轴向通至手柄的上端;手柄的上端设有端盖;端盖具有环形槽,手柄的上端插于环形槽内;端盖与手柄通过螺纹连接;刀杆的上端部分伸入空腔内,永磁体具有轴向设置的容纳刀杆的腔体;滑动件具有相对的两条卡槽,滑槽两侧的手柄上形成两条相对的滑轨,两条滑轨分别卡于两条卡槽内。
【专利说明】—种磁力可控螺丝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力可控螺丝刀,属于螺丝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螺丝刀是在生产和生活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工具。一般的无磁力螺丝刀在使用时无法将螺丝吸起装卸,螺丝刀与螺丝不易对准,特别是螺丝垂直装卸或螺丝较小无法侧面辅助定位是,容易造成螺丝刀拆装螺丝的操作困难。一般有磁力的螺丝刀在拆装螺丝时磁力无法控制,造成螺丝刀一直与螺丝吸合,使用不能准确的控制螺丝刀与螺丝的位置。为此有人提出通过电磁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螺丝刀的磁力。但此种方式的效果较差,并且由于采用电源器件容易损坏而失效,并且耗费能源,不符合节能的发展方向。
[0003]鉴于上述现有的螺丝刀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实用新型人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最终研发了一种磁力可控螺丝刀,轻松实现螺丝刀磁力的控制,使其更加具备实用性。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力可控螺丝刀,以克服现有螺丝刀磁力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包括手柄和与手柄下端固定连接的刀杆,刀杆的另一端具有刀头,刀杆和刀头为导磁金属制成,手柄上具有空腔,刀杆的上端位于空腔内,空腔内设有活动的永磁体;空腔的轴向长度大于永磁体的长度,永磁体可沿空腔轴向移动;手柄上沿轴向设有连通空腔内外的滑槽,滑槽上设有滑动件,滑动件与永磁体连接;滑动件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永磁体固定于固定框内;空腔及滑槽沿轴向通至手柄的上端;手柄的上端设有端盖;端盖具有环形槽,手柄的上端插于环形槽内;端盖与手柄通过螺纹连接;刀杆的上端部分伸入空腔内,永磁体具有轴向设置的容纳刀杆的腔体;滑动件具有相对的两条卡槽,滑槽两侧的手柄上形成两条相对的滑轨,两条滑轨分别卡于两条卡槽内。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8]本实用新型采用永磁体与金属刀杆接触或远离的方式实现了螺丝刀磁力的控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另外,由于未采用电子元件,不耗费电能,节约能源,不易损坏,不会造成失效。磁力控制效果稳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磁力可控螺丝刀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透视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磁力可控螺丝刀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透视图;
[0011]图3为图2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3]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磁力可控螺丝刀,包括手柄4和与手柄4下端401固定连接的刀杆3,刀杆3的下端302具有刀头I。手柄4上具有空腔5,刀杆3的上端301位于空腔5内,空腔5内设有活动的永磁体2。本实用新型在手柄4上设置永磁体2,通过永磁体2与刀杆的接触与脱离实现对螺丝刀磁力的调整和控制。具体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图1所示,在手柄4上开有与永磁体2相适应的空腔5,永磁体2置入空腔5内时即与刀杆3的上端301相接触,由于现有的刀杆3和刀头I均为导磁金属制成,所以永磁体2的磁力可以传递至刀头1,实现对螺丝的吸附。当不需要磁力时,只需将永磁体2从空腔5中取出使永磁体2与刀杆3脱离即可。但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永磁体2需要与手柄脱离,所使用略有不便。为此可采用如下的优选方式。
[0014]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参见图2和图3,空腔5的轴向长度大于永磁体2的长度,永磁体2可沿空腔5轴向移动。这样,当永磁体2沿空腔5移至与刀杆3相接触时,螺丝刀产生对螺丝的磁力。当永磁体2沿空腔5逐渐远离刀杆3时,刀头I对螺丝的磁力逐渐减弱直至不能对螺丝吸附。此种方式使用十分方便。而实现对永磁体2的位置的控制和调整有多种方式,下面给出较为优选的方式。
[001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参见图2,手柄4上沿轴向设有连通空腔5内外的滑槽6,滑槽6上设有滑动件7,滑动件7与永磁体2连接。通过在手柄4外侧操作滑动件7实现对永磁体2的位置的控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不需其他特殊的构造,只要滑动件7与手柄4之间有一定的摩擦力即可将滑动件7连同永磁体2调整并定位于需要的位置。一种具体的结构如下,滑动件7具有相对的两条卡槽,滑槽6两侧的手柄4上形成两条相对的滑轨,两条滑轨分别卡于两条卡槽内。作为滑动件7的另外一种替代方式是永磁体2与一操作杆连接,操作杆自手柄4的上端402伸出,通过向外拉或向内推动操作杆实现对永磁体2的位置的调整。
[0016]为了便于滑动件7或操作杆与永磁体2的连接,可以将滑动件7或操作杆与一固定框固定连接,将永磁体2固定于固定框内。固定框可根据需要采用适合的任何具体构造。如具有两端面,两端面之间通过两个或多个连接条连接,永磁体2可自侧面置入固定框内。固定框的材质可略带弹性,可以将永磁体2紧固的置于固定框内。滑动件7或操作杆与固定框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分体结构固定连接。制造时,手柄为轴向两部分连接而成,从而可以将永磁体2置于空腔5内。但,永磁体2或滑动件7以及固定框等部件的更换较为不便。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优选。
[001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空腔5及滑槽6沿轴向通至手柄4的上端402。这样可以随时从手柄4的上端402实现永磁体2及滑动件7等部分的组装或更换。为了防止永磁体2的意外脱出,在手柄4的上端402设有端盖8。为了增加手柄4的强度,在端盖8上设置环形槽,手柄4的上端402插于该环形槽内。端盖8与手柄之间可通过螺纹连接,也可通过涨紧等方式连接。当采用操作杆与永磁体2连接的方式时,端盖8上应具有操作杆伸出的孔。
[001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刀杆3的上端301部分伸入空腔5内,永磁体2具有轴向设置的容纳刀杆3的腔体201。通过将刀杆3的上端置于永磁体2的腔体201内,使永磁体对刀杆实现包裹,增加了刀头I的磁力。腔体201可以是由沿永磁体2轴向设置的通孔形成,也可以在永磁体2的一端或两端设置的盲孔形成。
[0019]本实用新型的螺丝刀的材质均可采用现有技术采用的材质。手柄4、滑动件7、固定框等部件也可采用诸如工程塑料等适合的任意材料。刀头I和刀杆3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
[0020]实施例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磁力可控螺丝刀,包括手柄和与手柄下端固定连接的刀杆,所述刀杆的另一端具有刀头,所述刀杆和刀头为导磁金属制成,所述手柄上具有空腔,所述刀杆的上端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空腔内设有活动的永磁体。
[0021]作为优选,所述空腔的轴向长度大于永磁体的长度,所述永磁体可沿空腔轴向移动。
[0022]作为优选,所述手柄上沿轴向设有连通空腔内外的滑槽,所述滑槽上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永磁体连接。
[0023]作为优选,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永磁体固定于固定框内。
[0024]作为优选,所述空腔及滑槽沿轴向通至手柄的上端。
[0025]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的上端设有端盖。
[0026]作为优选,所述端盖具有环形槽,所述手柄的上端插于所述环形槽内。
[0027]作为优选,所述端盖与手柄通过螺纹连接。
[0028]作为优选,所述刀杆的上端部分伸入空腔内,所述永磁体具有轴向设置的容纳所述刀杆的腔体。
[0029]作为优选,所述滑动件具有相对的两条卡槽,所述滑槽两侧的手柄上形成两条相对的滑轨,两条滑轨分别卡于两条卡槽内。
[0030]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力可控螺丝刀,包括手柄和与手柄下端固定连接的刀杆,刀杆的另一端具有刀头,刀杆和刀头为导磁金属制成,其特征在于,手柄上具有空腔,刀杆的上端位于空腔内,空腔内设有活动的永磁体;空腔的轴向长度大于永磁体的长度,永磁体可沿空腔轴向移动;手柄上沿轴向设有连通空腔内外的滑槽,滑槽上设有滑动件,滑动件与永磁体连接;滑动件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永磁体固定于固定框内;空腔及滑槽沿轴向通至手柄的上端;手柄的上端设有端盖;端盖具有环形槽,手柄的上端插于环形槽内;端盖与手柄通过螺纹连接;刀杆的上端部分伸入空腔内,永磁体具有轴向设置的容纳刀杆的腔体;滑动件具有相对的两条卡槽,滑槽两侧的手柄上形成两条相对的滑轨,两条滑轨分别卡于两条卡槽内。
【文档编号】B25B15/02GK203510039SQ20132060728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杨家林, 龚道永, 黄红俊, 谢天梅, 黄浩轩, 李燕, 杨立国, 杨洋, 钱树成, 易飞, 叶明新, 口俊林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