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分条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4705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泡沫分条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沫产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泡沫分条机,用于将泡沫件切割成条形,包括机架,机架上端面一侧设有第一运输结构和第二运输结构,第一运输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滚筒架,相对设置的两滚筒架之间设有用于运输泡沫件的下滚筒和用于和下滚筒配合夹紧泡沫件的上滚筒,上滚筒与滚筒架之间弹性连接,第二运输结构与第一运输结构相同,且二者之间设有用于将泡沫件切割为条形的刀片结构,刀片结构包括多个平行排列且可调节间距的刀片。本实用新型中的泡沫分条机,泡沫件在通过两运输结构之间间隙的时候,刀片结构会将泡沫件切割成条形。刀片之间可以调整间距,来切出不同尺寸的条形,能高效并保持高良品率的进行切割生产。
【专利说明】泡沬分条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沫产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泡沫分条机。
【背景技术】
[0002]在泡沫包装的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块状泡沫切割成条状,以便于进行下一步生产或包装。在现有技术中为人工借助刀具或者切割机进行切割,这种切割方式由于依赖人工操作,精度较底。在切割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倾斜,导致良品率低。同时人工生产效率低,无法大批量的对泡沫进行切割。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泡沫分条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泡沫件在切割分条时良品率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泡沫分条机,用于将泡沫件切割成条形,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面一侧设有第一运输结构和第二运输结构,所述第一运输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滚筒架,相对设置的两所述滚筒架之间设有用于运输所述泡沫件的下滚筒和用于和所述下滚筒配合夹紧所述泡沫件的上滚筒,所述上滚筒与所述滚筒架之间弹性连接,所述第二运输结构与所述第一运输结构相同,且二者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泡沫件切割为条形的刀片结构,所述刀片结构包括多个平行排列且可调节间距的刀片。
[0005]进一步地,所述滚筒架上设有弹簧结构,所述弹簧结构包括下端开口的外筒和相对所述外筒滑动的内杆,所述内杆插设于所述外筒内,二者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外筒设置在所述滚筒架上,所述内杆连接至所述上滚筒端部,构成所述上滚筒与所述滚筒架之间的弹性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刀片结构还包括刀架,所述刀架上开设有多个可供所述刀片插设固定的固定槽。
[0007]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固定槽均匀布置在所述刀架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刀架包括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所述第一刀架位于所述下滚筒上端所在平面下方,所述第二刀架位于所述下滚筒上端所在平面上方,两所述刀架均设有多个所述固定槽,所述刀片下端插入所述第一刀架的所述固定槽内固定,上端延伸穿过所述下滚筒上端所在平面,并插入所述第二刀架上所述固定槽内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凸设有用于保证所述泡沫件进料方向的导向块。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泡沫分条机利用两个传输结构运输泡沫件,上滚筒的弹性抵压方式能保证泡沫件在运输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倾斜,泡沫件经过两个传输结构之间时,多个刀片将泡沫件切割成条状,而且刀片的间距可以调整,能切割出不同尺寸的条形泡沫。整个生产过程只需人工进料,泡沫分条机完成切割过程,良品率和生产率都比较闻。【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泡沫分条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性实施例中弹簧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6]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7]如图1所示,泡沫分条机1,用于将泡沫件切割成条形,包括机架11,机架11上端面一侧设有第一运输结构13和第二运输结构14,第一运输结构13包括滚筒架133,滚筒架133上设有用于运输泡沫件的下滚筒132和用于和下滚筒132配合夹紧泡沫件的上滚筒131,上滚筒131与滚筒架133之间弹性连接,第二运输结构14与第一运输结构13相同,且二者之间设有用于将泡沫件切割成条形的刀片结构12,刀片结构12包括多个可调节间距的刀片122。
[0018]在实际加工中,由于上滚筒131与滚筒架133弹性连接,可以配合下滚筒132压紧泡沫件,而且可以被动的转动,不影响下滚筒132转动带动泡沫件的平稳运动。第二运输结构14与第一运输结构13配合,使泡沫件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平稳。当泡沫件经过第一运输结构13和第二运输结构14之间的空隙时,刀片结构12上设置的刀片122能将泡沫件切割成条形,由于泡沫件的前后都被滚筒夹紧,切割时能保证较高的精度。而且多个刀片122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能切割出不同尺寸的泡沫件,来满足切割生产需要。
[0019]本实施例中的泡沫分条机I,在生产中,泡沫件直接自动切割成条,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方便的大批量对泡沫件进行切割。过程不需要借助人力,提高了良品率和生产率。而且高精度泡沫条在包装时,对齐、包装、装箱等都较为方便,为产品包装提供了便利的硬件条件。
[0020]上滚筒131与滚筒架133之间弹性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使用空气气缸结构,设置弹性挡片等。
[0021]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图示中滚筒架133上设有弹簧结构,弹簧结构包括下端开口的外筒1331和相对外筒滑动的内杆1332,外筒1331和内杆1332之间通过弹簧1333连接,外筒1331设置在滚筒架133上,内杆1332连接至上滚筒131端部。
[0022]内杆1332与外筒1331的配合形成一个能限制纵向移动,又能提供向下抵压的弹性的结构,使上滚筒131能抵压于下滚筒132上,而且在弹性伸缩方向上移动时不会发生偏移,能适应不同厚度的泡沫件的切割开槽,同时保证其精度。
[0023]第二运输结构14中各部件配合方式相同,不再赘述。
[0024]如图2所示,刀片结构2还包括刀架,刀架上开设有多个可供刀片插设固定的固定槽1211。刀片122可以通过选择插设在不同的固定槽1211内来改变彼此之间的距离,以调整切割泡沫件的尺寸。[0025]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固定槽1211均匀布置在刀架上。
[0026]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刀架包括第一刀架121和第二刀架123,第一刀架121位于下滚筒132上端所在平面下方,第二刀架123位于下滚筒132上端所在平面上方,两刀架均设有多个固定槽1211,刀片122下端插入第一刀架121的固定槽1211内固定,上端延伸穿过下滚筒132上端所在平面,并插入第二刀架123上固定槽1211内固定。
[0027]下滚筒132上端所在平面即为在开槽中泡沫件所在的平面,刀片122穿过这个平面,这样当泡沫件经过刀片结构12时,其会被刀片122的切割成条形。而均匀设计的多个固定槽1211可以方便的调整刀片122的数量,以及间隔的距离,以满足对泡沫件不同尺寸的切割的需要。生产适用性强。
[0028]如图1所示,机架11上凸设有用于保证泡沫件进料方向的导向块111。在进料的时候,只需要将泡沫件一侧紧贴导向块111,即可完成进料时的定位。
[0029]本实施例中的泡沫分条机1,利用弹性向下抵压的上滚筒131和下滚筒132的配合,可以保证泡沫件能较为精确的运输,而两运输结构之间设置的刀片结构12,使泡沫件在运输的过程中实现切割,而且操作不会影响其行进,保证了精度。刀片结构12能方便进行调节,能将泡沫件切割成各种尺寸的条形,自动化程度高,生产适应性强,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都较高。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泡沫分条机,用于将泡沫件切割成条形,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面一侧设有第一运输结构和第二运输结构,所述第一运输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滚筒架,相对设置的两所述滚筒架之间设有用于运输所述泡沫件的下滚筒和用于和所述下滚筒配合夹紧所述泡沫件的上滚筒,所述上滚筒与所述滚筒架之间弹性连接,所述第二运输结构与所述第一运输结构相同,且二者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泡沫件切割为条形的刀片结构,所述刀片结构包括多个平行排列且可调节间距的刀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架上设有弹簧结构,所述弹簧结构包括下端开口的外筒和相对所述外筒滑动的内杆,所述内杆插设于所述外筒内,二者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外筒设置在所述滚筒架上,所述内杆连接至所述上滚筒端部,构成所述上滚筒与所述滚筒架之间的弹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结构还包括刀架,所述刀架上开设有多个可供所述刀片插设固定的固定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沫分条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槽均匀布置在所述刀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沫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包括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所述第一刀架位于所述下滚筒上端所在平面下方,所述第二刀架位于所述下滚筒上端所在平面上方,两所述刀架均设有多个所述固定槽,所述刀片下端插入所述第一刀架的所述固定槽内固定,上端延伸穿过所述下滚筒上端所在平面,并插入所述第二刀架上所述固定槽内固定。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泡沫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凸设有用于保证所述泡沫件进料方向的导向块。
【文档编号】B26D1/03GK203636854SQ201320666174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5日
【发明者】冯云平 申请人:江苏奔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