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4724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包括顶台,顶吊器,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上下紧密贴合并且第二定位板可相对于第一定位板进行限定距离的横向移动;顶台通过所述顶吊器控制第一定位板的上下移动,上部件固定连接在第二定位板下方,第一定位板的下表面开设若干槽孔,在槽孔内分别嵌设弹簧,弹簧下端分别连接钢珠;第二定位板的上表面开设一圈V型槽,在第二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板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所述钢珠在所述弹簧的压力下顶紧V型槽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上下部件需啮合的生产线上;解决了人工作业时的许多不确定性,省却了使用机械手或机器人等昂贵设备,纠偏效果理想,稳定可靠,维修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部件加工行业,技术人员必然会遇到部件定位操作步骤,当对于部件的加工精度达到一定要求时,对于部件定位的精度要求也会随之提高。比如对于具有上下两部分的分体式部件产品来说,产品在上下啮合时需要有型面之间的有效配合,如果在啮合过程中上下型面位置有微小偏差,则将无法合拢,严重情况下将损坏部件,以往由人工作业,速度慢,效率低,而如果改用机械手则造价高,经济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啮合过程中上下型面位置有微小偏差则将无法合拢,严重情况下将损坏部件,人工作业速度慢,效率低,机械手则造价高,经济实用性差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应用于部件定位,所述部件包括上部件和下部件,所述上部件的下表面和所述下部件的上表面可以相互啮合,其中:包括顶台,顶吊器,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上下紧密贴合并且所述第二定位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板进行限定距离的横向移动;所述顶台通过所述顶吊器控制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上下移动,所述上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定位板下方,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下表面开设若干槽孔,在所述槽孔内分别嵌设弹簧,所述弹簧下端分别连接钢珠;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上表面开设一圈V型槽,在所述第二定位板与所述第一定位板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所述钢珠在所述弹簧的压力下顶紧所述V型槽的底部。
[0006]上述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螺杆的螺槽,在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分别与所述螺槽位置相对应的容置腔,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螺槽内,另一端为螺杆头,收纳在所述容置腔内。
[0007]上述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其中,所述容置腔内部截面呈“凸”字型,所述“凸”字型的上部分矩形的宽度介于所述螺杆的直径长度与所述螺杆头的直径长度之间。
[0008]上述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其中,所述螺槽设置于所述V型槽的外圈。
[0009]上述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其中,所述槽孔为四个,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下表面上,所述螺槽为四个,分别位于所述槽孔的一侧。
[0010]上述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板为圆形。
[0011]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要针对上下有型面部件需啮合在一起,却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位置微量误差的情况,可广泛应用于上下部件需啮合的生产线上;解决了人工作业时的许多不确定性,省却了使用机械手或机器人等昂贵设备,纠偏效果理想,稳定可靠,维修方便。【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在上下部件啮合之前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在上下部件啮合之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本实用新型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应用于部件定位,参看图1、图2和图3,部件包括上部件01和下部件02,上部件01的下表面和下部件02的上表面可以相互啮合,包括顶台1,顶吊器2,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上下紧密贴合并且第二定位板4可相对于第一定位板3进行限定距离的横向移动。顶台I通过顶吊器2控制第一定位板3的上下移动,上部件01固定连接在第二定位板4下方,第一定位板3的下表面开设若干槽孔,在槽孔内分别嵌设弹簧5,弹簧5下端分别连接钢珠6。第二定位板4的上表面开设一圈V型槽7,在第二定位板4与第一定位板3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钢珠6在弹簧5的压力下顶紧V型槽7的底部。
[0020]第一定位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螺杆8的螺槽,在第二定位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分别与螺槽位置相对应的容置腔41,螺杆8的一端固定在螺槽内,另一端为螺杆头,收纳在容置腔41内。
[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继续参看图1和图3,容置腔41内部截面呈“凸”字型,“凸”字型的上部分矩形的宽度介于螺杆8的直径长度与螺杆头的直径长度之间,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能够通过螺杆8实现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在一起做上下运动时始终保证相互之间的紧密贴合,并且第二定定位板4可以相对于第一定位板3做限定距离的横向移动,该限定的移动距离即“凸”字型的上部分矩形的宽度减去螺杆8的直径长度后的长度。
[0022]优选方案中,螺槽设置于V型槽7的外圈,如图1和图3所示,更进一步的,槽孔为四个,均匀分布在第一定位板3的下表面上,螺槽也为四个,分别位于槽孔的一侧。
[0023]进一步优选方案中,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可以为圆形等形状,在此不做限定。[0024]在上部件01和下部件02相互啮合之前,参看图1,钢珠6处于V型槽7的底部,此时弹簧5处于压紧状态,由于上部件01的下表面和下部件02的上表面的型面位置之间存在微小偏差,因此当两者开始相互啮合时,第二定位板4开始向反方向移动,于是V型槽7的槽壁施与钢珠6 —个横向力,由于V型槽7的槽壁为斜面,因此横向力转化为竖直方向上的力,钢珠6沿着倾斜的槽壁往上走,直至上部件01和下部件02完全啮合,啮合之后的图示参看图3。当工作完毕顶吊器2牵引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上升,上部件01和下部件02慢慢脱开,此时钢珠6受到上方弹簧4压力作用,再次将钢珠6压入V型槽7的底部,第二定位板4位置又回复到原始中心位置,以备下次使用。
[002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需用复杂机械手等装置,经济实用。
[002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只是作为范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出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应用于部件定位,所述部件包括上部件(01)和下部件(02),所述上部件(01)的下表面和所述下部件(02)的上表面可以相互啮合,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台(1),顶吊器(2),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所述第一定位板(3)和所述第二定位板(4)上下紧密贴合并且所述第二定位板(4)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板(3)进行限定距离的横向移动;所述顶台(I)通过所述顶吊器(2)控制所述第一定位板(3)的上下移动,所述上部件(OI)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定位板(4 )下方,所述第一定位板(3 )的下表面开设若干槽孔,在所述槽孔内分别嵌设弹簧(5),所述弹簧(5)下端分别连接钢珠(6);所述第二定位板(4)的上表面开设一圈V型槽(7),在所述第二定位板(4)与所述第一定位板(3)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所述钢珠(6)在所述弹簧(5)的压力下顶紧所述V型槽(7)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螺杆(8)的螺槽,在所述第二定位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分别与所述螺槽位置相对应的容置腔(41),所述螺杆(8)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螺槽内,另一端为螺杆头,收纳在所述容置腔(4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41)内部截面呈“凸”字型,所述“凸”字型的上部分矩形的宽度介于所述螺杆(8)的直径长度与所述螺杆头的直径长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槽设置于所述V型槽(7)的外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为四个,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定位板(3)的下表面上,所述螺槽为四个,分别位于所述槽孔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部件啮合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板(4)为圆形。
【文档编号】B25B11/00GK203622254SQ201320682323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秦力, 邬渭麟 申请人:上海三维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