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力打孔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05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助力打孔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孔钳,公开了一种助力打孔钳,包括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铰接,第一夹件铰接部上端连有砧板块,第一夹件铰接部下端设有第一手柄,第二夹件铰接部上端连有刀柱转轮,第二夹件铰接部下端设有第二手柄,第二夹件铰接部外侧设有齿条,第一夹件铰接部上连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第一手柄上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齿轮机构,捏紧手柄,第一手柄上的第二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的转动将动力传递给与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条,齿条上的动力进一步传递给第二夹件,带动第二夹件向靠近第一夹件的方向运动,较小的力度捏握手柄即能完成打孔作业,省力高效。
【专利说明】打孔作业需要较大的手部力量,打孔效率
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夹件,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铰接,第一夹件有刀柱转轮,刀柱转轮包括转盘、设在转盘牛铰接部下端设有第二手柄,第二夹件铰接齿轮,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第一手柄上设1钳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时,铰接部上端的5打孔的材料,实现打孔作业;使用中,捏紧色,第一手柄上的第二齿轮齿轮带动与之啮9线速度相同,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直径不与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条,齿条的动力进一步戶的方向运动,打孔作业耗力少,效率高,即更换刀头柱,能打出各种形状的孔洞;防滑置,方便不使用时固定打孔钳,方便悬挂和
勺结构示意图:
勺示意图。
如下:1一第一夹件、2—第二夹件、3—站'板-齿条、8—第一齿轮、9一第二齿轮、10—防-转盘、42一刀头柱、43一棘轮、44一棘爪。
隹进一步详细描述。
-夹件1和第二夹件2,第一夹件1和第二板块3,第一夹件1铰接部下端设有第一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夹件1铰接部末端还连:齿轮13与第二齿轮9啮合。
1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助力打孔钳,包括第一夹件(I)和第二夹件(2),第一夹件(I)和第二夹件(2)铰接,第一夹件(I)铰接部上端连有砧板块(3),第二夹件(2)铰接部上端连有刀柱转轮(4),刀柱转轮(4)包括转盘(41)、设在转盘(41)上的刀头柱(42),第一夹件(I)末端连有第一手柄(5),第二夹件(2)铰接部下端设有第二手柄(6),其特征在于:第二夹件(2)铰接部外侧设有齿条(7),第一夹件(I)铰接部上连有第一齿轮(8),第一齿轮(8)与齿条(7)啮合,第一手柄(5)上设有第二齿轮(9),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哨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打孔钳,其特征在于:转盘(41)上连有棘轮(43),第二夹件(2)上连有棘爪(44),棘轮(43)与棘爪(44)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打孔钳,其特征在于:转盘(41)上设有2?8个刀头柱(42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打孔钳,其特征在于:刀头柱(42)上设有刀头,刀头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圆角矩形或三角形或矩形或五边形或六边形或上述图形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打孔钳,其特征在于:砧板块(3)与第一夹件(I)通过螺栓螺母配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打孔钳,其特征在于:第一手柄(5)或第二手柄(6)上套有防滑套(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助力打孔钳,其特征在于:第一手柄(5)或第二手柄(6)的防滑套(10)上设有通孔(11),钳柄扣(12)的一端穿过通孔(11),钳柄扣(12)的另一端与第二手柄(6)或第一手柄(5)的防滑套(10)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打孔钳,其特征在于:第一夹件(I)铰接部末端还连有第三齿轮(13),齿条(7)与第三齿轮(13)啮合,第三齿轮(13)与第二齿轮(9)啮合。
【文档编号】B26F1/36GK203622557SQ201320816199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发明者】潘陈坚 申请人:潘陈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