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薯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6365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切薯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薯条装置,涉及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切薯条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包括底座、桶和压块,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槽,底座还包括导柱和弹簧,桶放置在凹槽内,桶设置有空腔,空腔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有隔板,隔板设有出料口,上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刀片组和第二刀片组,第一刀片组中和第二刀片组中各刀片的两端分别与桶的侧壁固定连接,下腔室内设置有电热管,下腔室的底壁设置有可闭合的下腔室门,压块设置有导孔,导柱穿过导孔并与导孔滑动配合,弹簧的顶端与压块的下表面接触,压块还包括凸台。
【专利说明】切薯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切薯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炸薯条是一种大众喜爱的休闲食品,而作为炸薯条的原料,薯条制作起来却比较麻烦,现有的制作薯条的装置包括刀片,操作人员通过刀片把马铃薯切成片状,再将片状的马铃薯切成薯条,最后还要将切好的薯条烘干,通过这种方式制作薯条不仅速度慢,而且对于操作人员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制作薯条,操作方便、安全的切薯条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切薯条装置,包括底座、桶和压块,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槽,底座还设置有通孔,通孔从固定槽的底壁的上表面延伸至底座的下表面,底座还包括导柱和弹簧,导柱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弹簧套装在导柱的外表面,桶放置在凹槽内,其底端与凹槽相适配,桶设置有空腔,空腔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有隔板,隔板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从隔板的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上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刀片组和第二刀片组,第一刀片组中各刀片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二刀片组中各刀片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一刀片组中刀片所在平面和第二刀片组中刀片所在平面与竖直平面相平行,并交叉一定的角度,第一刀片组中和第二刀片组中各刀片的两端分别与桶的侧壁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刀片组设置在第一刀片组的下方,下腔室内设置有电热管,下腔室的底壁对应于底座上的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可闭合的下腔室门,压块设置有导孔,导柱穿过导孔并与导孔滑动配合,弹簧的顶端与压块的下表面接触,压块包括凸台,凸台凸伸出压块的下表面,并与桶的上腔室相适配。
[000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切薯条装置,底座的凹槽、桶的空腔以及压块的凸台,其横截面都为矩形。
[000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切薯条装置,隔板向出料口处凹陷。
[0007]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切薯条装置,第一刀片组中刀片所在平面和第二刀片组中刀片所在平面交叉的角度为90度。
[0008]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切薯条装置,压块的上表面设有凹槽,凹槽的底壁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从凹槽的底壁延伸至凸台的下表面,进料口处设置有可闭合的进料口门。
[0009]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切薯条装置,凹槽的上表面设置有可闭合的盖子,盖子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操作人员可将马铃薯原料放置在第一刀片组的上方,并通过压块挤压马铃薯原料,使其分别通过第一刀片组和第二刀片组形成薯条,这些薯条再通过出料口进入下腔室,并通过电热管的加热形成最终需要的薯条,通过上述方式,可快速、安全的制作薯条,并将薯条烘干。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切薯条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0012]图中:1:底座;2:桶;3:压块;4:导柱;5:弹簧;6:上腔室;7:下腔室;8:隔板;9:出料口 ;10:第一刀片组;11:第二刀片组;12:电热管;13:下腔室门;14:凸台;15:凹槽;16:进料口门;17:盖子;1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切薯条装置,包括底座1、桶2和压块3,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槽,底座还设置有通孔,通孔从固定槽的底壁的上表面延伸至底座的下表面,底座还包括导柱4和弹簧5,导柱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弹簧套装在导柱的外表面,桶放置在凹槽内,其底端与凹槽相适配,桶设置有空腔,空腔分为上腔室6和下腔室7,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有隔板8,隔板设有出料口 9,出料口从隔板的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上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刀片组10和第二刀片组11,第一刀片组中各刀片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二刀片组中各刀片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一刀片组中刀片所在的平面和第二刀片组中刀片所在平面与竖直平面相平行,并交叉一定的角度,第一刀片组中和第二刀片组中各刀片的两端分别与桶的侧壁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刀片组设置在第一刀片组的下方,下腔室内设置有电热管12,下腔室的底壁对应于底座上的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可闭合的下腔室门13,压块设置有导孔,导柱穿过导孔并与导孔滑动配合,弹簧的顶端与压块的下表面接触,压块包括凸台14,凸台凸伸出压块的下表面,并与桶的上腔室相适配。
[0015]具体实施时,操作人员首先将洗净的马铃薯原料放置在桶内第一刀片组的上方,再通过外力驱动压块下行,带动压块下表面的凸台挤压马铃薯原料,使得马铃薯原料分别经过第一刀片组和第二刀片组的切割而形成薯条,这些薯条经过出料口掉落至下腔室内,再经过下腔室内的电热管的加热而最终制作成为需要的薯条。操作人员可通过打开下腔室门将这些薯条排出切薯条装置。
[0016]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操作人员可快速、安全的制作薯条,并将薯条烘干。
[0017]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切薯条装置,底座的凹槽、桶的空腔以及压块的凸台,其横截面都为矩形。此项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方便第一刀片组和第二刀片组的安装。
[0018]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切薯条装置,隔板向出料口处凹陷。将隔板向出料口处凹陷,使得隔板上的薯条容易从出料口处掉落至下腔室。
[0019]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切薯条装置,第一刀片组中刀片所在平面和第二刀片组中刀片所在平面交叉的角度为90度。此项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方便制作出矩形的薯条。
[0020]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切薯条装置,压块的上表面设有凹槽15,凹槽的底壁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从凹槽的底壁延伸至凸台的下表面,进料口处设置有可闭合的进料口门16。操作时可打开进料口门并将马铃薯原料从进料口投入至桶中。
[0021]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切薯条装置,凹槽的上表面设置有可闭合的盖子17,盖子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18。此项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方便操作人员操作压块。
[0022]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切薯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桶和压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槽,底座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自固定槽的底壁的上表面延伸至底座的下表面,所述底座还包括导柱和弹簧,所述导柱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弹簧套装在导柱的外表面,所述桶放置在凹槽内,其底端与凹槽相适配,所述桶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自隔板的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所述上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刀片组和第二刀片组,所述第一刀片组中各刀片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二刀片组中各刀片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一刀片组中刀片所在平面和第二刀片组中刀片所在平面与竖直平面相平行,并交叉一定的角度,第一刀片组中和第二刀片组中各刀片的两端分别与桶的侧壁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刀片组设置在第一刀片组的下方,所述下腔室内设置有电热管,下腔室的底壁对应于底座上的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可闭合的下腔室门,所述压块设置有导孔,所述导柱穿过导孔并与导孔滑动配合,所述弹簧的顶端与压块的下表面接触,所述压块包括凸台,所述凸台凸伸出压块的下表面,并与桶的上腔室相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薯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凹槽、桶的空腔以及压块的凸台,其横截面都为矩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薯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向出料口处凹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薯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组中刀片所在的平面和第二刀片组中刀片所在平面交叉的角度为9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薯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从凹槽的底壁延伸至凸台的下表面,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可闭合的进料口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薯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上表面设置有可闭合的盖子,所述盖子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
【文档编号】B26D1/03GK204235579SQ201420555068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者】孙生强 申请人:苏州蓝王机床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