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制程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03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湿制程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制程夹持机构,其设置有固定座,该固定座设置有用以夹持工件的第一夹爪组与第二夹爪组,该第一夹爪组设置有第一驱动器,该第一驱动器连接有第一夹爪,该第二夹爪组设置有第二驱动器,该第二驱动器连有第二夹爪,当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一夹爪夹持工件时,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夹爪放开工件,当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夹爪夹持工件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一夹爪放开工件,利用二个夹爪组交互夹持工件,以避免工件在进行湿制程中发生药水残留的情形。
【专利说明】湿制程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制程夹持机构,尤指利用第一夹爪组与第二夹爪组交互夹持工件,可避免工件于湿制过程中,药水残留于工件,以及增加工件可利用的面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器产品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使得厚度小于250 μ m的薄型电路板发展逐渐成为主流。以往厚度较厚的电路板在湿制程时,因电路板有较大的支撑力,可以较少接触点对电路板进行夹持,故不会有药水残留,产品合格率不佳等问题发生,但此些设备就不适用于薄型电路板。而目前薄型电路板于进行湿制程时,请参阅图1所示,该薄型电路板A两侦揽置有夹片B,夹片B以二个相对的片体BI夹持薄型电路板A的侧边,此种做法会造成药水残留于薄型电路板A与片体BI之间,造成薄型电路板A表面异常,且药水也无法经由水洗清除。请参阅图2所示,亦有相关业者以二个镂空的框体C将薄型电路板A夹持于其中,此种做法药水会残留于框体C内侧四周,同样会造成薄型电路板A表面异常,且会使薄型电路板A可利用的面积减少。
[0003]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所在。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利用二个夹爪组交互夹持工件,以避免工件在进行湿制程中发生药水残留的情形,进而提高产品合格率,以及可大幅提升工件的有效面积。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湿制程夹持机构设置有固定座,该固定座设置有用以夹持工件的第一夹爪组与第二夹爪组,该第一夹爪组设置有第一驱动器,该第一驱动器连接有第一夹爪,该第二夹爪组设置有第二驱动器,该第二驱动器连有第二夹爪,当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一夹爪夹持工件时,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夹爪放开工件,当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夹爪夹持工件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一夹爪放开工件。
[0006]前述的湿制程夹持机构,其中该第一夹爪组设置有多个第一驱动器,各该第一驱动器连接有第一夹爪,该第二夹爪组设置有多个第二驱动器,各该第二驱动器连接有第二夹爪,且该第一驱动器与该第二驱动器交错排列。
[0007]前述的湿制程夹持机构,其中该第一驱动器与该第二驱动器为气压缸、油压缸或线性马达。
[0008]前述的湿制程夹持机构,其中该固定座设置有二个相对的侧壁,使二个侧壁之间形成有加工空间,并于该侧壁上设置有用以供该第一驱动器与该第二驱动器定位的定位孔,使该第一夹爪与该第二夹爪延伸至该加工空间内,并于该固定座二个侧壁上设置有保护件,该保护件具有基部,该基部一侧延伸有护套,且该基部位于侧壁的外侧表面,并使该护套穿过该定位孔延伸至该加工空间内,而该第一夹爪与该第二夹爪位于该护套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现有夹片夹持薄型电路板的示意图;
[0010]图2为现有框体夹持薄型电路板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夹持工件的示意图(一);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夹持工件的示意图(二);
[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夹持工件的示意图;
[0014]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夹爪组的立体分解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座;11、侧壁;111、定位孔;12、加工空间;2、第一夹爪组;21、第一驱动器;22、第一夹爪;3、第二夹爪组;31、第二驱动器;32、第二夹爪;4、保护件;41、基部;42、护套;6、工件;A、薄型电路板;B、夹片;B1、片体;C、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17]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于工件6两侧设置有第一夹爪组2与第二夹爪组3,第一夹爪组2设置有多个第一驱动器21,各第一驱动器21连接有第一夹爪22,第二夹爪组3设置有多个第二驱动器31,各第二驱动器31连接有第二夹爪32,且第一驱动器21与第二驱动器31间隔交错排列;前述的第一驱动器21与第二驱动器31可为气压缸、油压缸或线性马达。
[0018]藉上,当第一夹爪组2与第二夹爪组3于夹持工件6时,第一夹爪组2的第一驱动器21先驱动第一夹爪22夹持工件6,此时,第二夹爪组3的第二驱动器31驱动第二夹爪32放开工件6,当第二夹爪组3的第二驱动器31驱动第二夹爪32夹持工件6时,第一夹爪组2的第一驱动器21驱动第一夹爪22放开工件6,利用第一夹爪组2与第二夹爪组3交互夹持工件6,可有效避免药水残留于工件6表面,且工件6受到第一夹爪组2与第二夹爪组3夹持的部位,也可以与药水产生反应,进而增加了工件6可使用的面积。
[0019]请参阅图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差异在于,第一夹爪组2的第一驱动器21与第二夹爪组3的第二驱动器31为穿插排列,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仅为排列方式不同,但功效相同。
[0020]请参阅图6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固定座1,固定座I具有二个相对的侧壁11,使二个侧壁11之间形成有加工空间12,并于侧壁11上设置有用以供第一驱动器21与第二驱动器31定位的定位孔111,并于二个侧壁11上设置有保护件4,保护件4具有基部41,基部41 一侧延伸有护套42,且基部41位于侧壁11的外侧表面,并使护套42穿过定位孔111延伸至加工空间12内,从而使第一驱动器21与第二驱动器31定位于定位孔111时,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32位于护套42内,使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32延伸至加工空间12内,让第一驱动器21与第二驱动器31受到保护件4遮蔽,而不会被药水所腐蚀,或是受到粉尘的污染。
[0021]是以,本实用新型为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失,并可增进功效,其关键技术在于:
[0022](一 )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夹爪组2与第二夹爪组3交互夹持工件6,使工件6表面不会因第一夹爪组2或第二夹爪组3的夹持而产生药水残留,进而提高产品合格率,以及增加工件6可使用的面积。
[0023]( 二)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夹爪组2的多个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组3的多个第二夹爪32,对工件6形成多点夹持与支撑,可避免工件6于制程中形成凹陷,而使得药水残留、产品合格率率不佳等问题发生,并增加工件6表面可使用的面积。
[002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湿制程夹持机构,其设置有固定座,该固定座设置有用以夹持工件的第一夹爪组与第二夹爪组,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夹爪组设置有第一驱动器,该第一驱动器连接有第一夹爪,该第二夹爪组设置有第二驱动器,该第二驱动器连接有第二夹爪,当该第一驱动器驱动该第一夹爪夹持工件时,该第二驱动器驱动该第二夹爪放开工件,当该第二驱动器驱动该第二夹爪夹持工件时,该第一驱动器驱动该第一夹爪放开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制程夹持机构,其中该第一夹爪组设置有多个第一驱动器,各该第一驱动器连接有第一夹爪,该第二夹爪组设置有多个第二驱动器,各该第二驱动器连接有第二夹爪,且该第一驱动器与该第二驱动器交错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制程夹持机构,其中该第一驱动器与该第二驱动器为气压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制程夹持机构,其中该第一驱动器与该第二驱动器为油压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制程夹持机构,其中该第一驱动器与该第二驱动器为线性马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制程夹持机构,其中该固定座设置有二个相对的侧壁,使该二个侧壁之间形成有加工空间,并于该侧壁上设置有用以供该第一驱动器与该第二驱动器定位的定位孔,使该第一夹爪与该第二夹爪延伸至该加工空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制程夹持机构,其中该固定座设置有二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保护件,该保护件具有基部,该基部一侧延伸有护套,且该基部位于该侧壁的外侧表面,并使该护套穿过该定位孔延伸至该加工空间内,而该第一夹爪与该第二夹爪位于该护套内。
【文档编号】B25B11/00GK204149063SQ201420580486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张文明, 罗文华 申请人:永煜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