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教学机器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6799发布日期:2019-08-17 02:3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教学机器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教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实验室教学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的发展,具有模拟多元素联合实验环境工作的仿生机器人在教学应用上还不多,这种实验室机器人模块化发展,将为实验室机器人的学习应用带来很多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验室教学机器人系统,该系统为模块化设计,通过“积木”式组合,搭建出不同的实验环境,可实现不同实验目的的验证,让机器人教学变得的更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室教学机器人系统,包括:计算机(1)、控制器(2)、机器人主体(3)、机械手臂(4)、运动台(5)、感声设备(6)、视觉设备(7)和红外感应设备(8),所述计算机(1)用于编写程序,并将程序传输给所述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为实验机器人的控制中心,所述机器人主体(3)、机械手臂(4)、运动台(5)、感声设备(6)、视觉设备(7)和红外感应设备(8)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控制器(2)联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臂(4)、运动台(5)、感声设备(6)、视觉设备(7)和红外感应设备(8)内都设置有前置控制模块,具有独立发送和接受数据及控制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臂(4)、运动台(5)、感声设备(6)、视觉设备(7)和红外感应设备(8),可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机器人主体组合成不同实验需求的机器人。

进一步地,所述感声设备(6)为声矢量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臂(4)包括,四轴机械手臂、五轴机械手臂和六轴机械手臂。

进一步地,所述视觉设备(7)为高清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感应设备(8)为红外线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所述一种实验室教学机器人系统示意图。

附图中所指图例:1、计算机;2、控制器;3、机器人主体;4、机械手臂;5、运动台;6、感声设备;7、视觉设备;8、红外感应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实验室教学机器人系统,包括:计算机1、控制器2、机器人主体3、机械手臂4、运动台5、感声设备6、视觉设备7和红外感应设备8,计算机1用于编写程序,并将程序传输给控制器2,控制器2为实验机器人的控制中心,机器人主体3、机械手臂4、运动台5、感声设备6、视觉设备7和红外感应设备8通过数据总线与控制器2联接,机器人主体3和控制器2为该系统的搭建平台,机器人主体3上设置有各种连接接口,可以连接各种外接模块,这些模块可以通过机器人主体3和控制器2组成不同的实验主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机械手臂4、运动台5、感声设备6、视觉设备7和红外感应设备8内都设置有前置控制模块,具有独立发送和接受数据及控制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降低控制器2的数据处理工作,提升实验机器人的响应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机械手臂4、运动台5、感声设备6、视觉设备7和红外感应设备8,可通过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机器人主体及一些不同的连接方式,组合成各组不同实验目的及需求的机器人实验套餐。

本发明实施例中,感声设备6为声矢量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机械手臂4包括,四轴机械手臂、五轴机械手臂和六轴机械手臂。

本发明实施例中,视觉设备7为高清摄像头。

本发明实施例中,红外感应设备8为红外线传感器。

上述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验室教学机器人系统,包括:计算机(1)、控制器(2)、机器人主体(3)、机械手臂(4)、运动台(5)、感声设备(6)、视觉设备(7)和红外感应设备(8),所述计算机(1)用于编写程序,并将程序传输给所述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为实验机器人的控制中心,所述机械手臂(4)、运动台(5)、感声设备(6)、视觉设备(7)和红外感应设备(8)内都设置有控制模块,实验者可以根据需要将上述设备,安装在机器人主体上。本发明采用分区控制模块思路和机器人模块实验思路,构建一种便捷、易拆卸的实验室教学机器人教学工具。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征;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劲峰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3
技术公布日:2019.0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