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4329发布日期:2020-06-09 19:1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门,具体的涉及一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属于防盗门禁领域。



背景技术:

防盗门的全称为“防盗安全门”。它兼备防盗和安全的性能。按照《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合格的防盗门在15分钟内利用凿子、螺丝刀、撬棍等普通手工具和手电钻等便携式电动工具无法撬开或在门扇上开起一个615平方毫米的开口,或在锁定点150平方毫米的半圆内打开一个38平方毫米的开口。并且防盗门上使用的锁具必须是经过公安部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带有防钻功能的防盗门专用锁。防盗门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但只有达到标准检测合格,领取安全防范产品准产证的门才能称为防盗门,随着科技进步及人们防盗意识的提高,电子门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采用密码识别认证,因此安全性高。现有的电子门锁虽然带有盖体可以对其进行随开随盖,使得电子门锁的接触屏防尘,但是在电子门锁通过人为打开时,盖体在打开时,空气中或者手掌表面的灰尘依然会落入到接触屏表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包括防盗门、锁体、槽体、掌静脉识别仪和盖体,所述防盗门的表面设有所述锁体,所述锁体的顶端设有所述槽体,所述槽体内部嵌入所述掌静脉识别仪,所述槽体表面设有所述盖体,所述盖体的内壁设有微型风机,所述微型风机一端连接输风管道,所述输风管道的一端连接分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体的表面还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背面设有传感器,所述锁体的内部还设有plc控制器和电池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掌静脉识别仪的两侧还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联通第二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所述plc控制器、所述电池组和所述微型风机之间均采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体与所述锁体通过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流管的宽度与所述掌静脉识别仪的宽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风机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盖体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所述螺钉长度小于所述盖体的壁厚。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通过在盖体内壁设有吹风装置,并通过把手的开启进行启动,使得使用人员每次对防盗门进行开启后,吹风装置都可以对掌静脉识别仪表面的进行吹拂,使得掌静脉识别仪在开启时表面落入的灰尘或使用人员手掌自带的灰尘可以去除;通过分流管与掌静脉识别仪的宽度相同,使得分流管产生的气流可以对掌静脉识别仪的表面进行无死角吹拂,保证了其无死角去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包括防盗门1、锁体2、槽体3、掌静脉识别仪4和盖体5,防盗门1的表面设有锁体2,锁体2的顶端设有槽体3,槽体3内部嵌入掌静脉识别仪4,槽体3表面设有盖体5,盖体5的内壁设有微型风机51,微型风机51一端连接输风管道53,输风管道53的一端连接分流管54。

锁体2的表面还设有把手7,把手7的背面设有传感器71,锁体2的内部还设有plc控制器9和电池组10。

掌静脉识别仪4的两侧还设有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联通第二通孔8。

传感器71、plc控制器9、电池组10和微型风机51之间均采用电性连接。

盖体5与锁体2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滑动连接便于对盖体5进行操作。

分流管54的宽度与掌静脉识别仪4的宽度相同,使得分流管54产生的气流可以对掌静脉识别仪4表面进行无死角吹拂。

微型风机51的底端设有底座52,底座52与盖体5内壁通过螺钉固定,螺钉长度小于盖体5的壁厚。

一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当需要使用该防盗门时,使用人员通过手部使得盖体5上升,通过另一只收的手掌正对掌静脉识别仪4表面红外线识别区,掌静脉识别仪4识别掌静脉,掌静脉正确打开防盗门1,完成掌静脉识别后,盖体5通过滑槽对掌静脉识别仪4进行保护,当使用人员通过把手7打开防盗门1时,把手7背面的传感器71接收信号并传递至plc控制器9,plc控制器9通过原先设定供电时间段使得电池组10运行,plc控制器9使得电池组10对微型风机51进行供电,微型风机51产生的气流通过输风管道53传输至分流管54,由于分流管54的宽度与掌静脉识别仪4宽度相同,分流管54流出的气体会对掌静脉识别仪4表面进行无死角吹拂,吹拂后的气流通过第一通孔6以及第二通孔8流出锁体2外部,完成对掌静脉识别仪4表面及时除尘处理。

该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通过在盖体内壁设有吹风装置,并通过把手的开启进行启动,使得使用人员每次对防盗门进行开启后,吹风装置都可以对掌静脉识别仪表面的进行吹拂,使得掌静脉识别仪在开启时表面落入的灰尘或使用人员手掌自带的灰尘可以去除;通过分流管与掌静脉识别仪的宽度相同,使得分流管产生的气流可以对掌静脉识别仪的表面进行无死角吹拂,保证了其无死角去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包括防盗门(1)、锁体(2)、槽体(3)、掌静脉识别仪(4)和盖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门(1)的表面设有所述锁体(2),所述锁体(2)的顶端设有所述槽体(3),所述槽体(3)内部嵌入所述掌静脉识别仪(4),所述槽体(3)表面设有所述盖体(5),所述盖体(5)的内壁设有微型风机(51),所述微型风机(51)一端连接输风管道(53),所述输风管道(53)的一端连接分流管(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2)的表面还设有把手(7),所述把手(7)的背面设有传感器(71),所述锁体(2)的内部还设有plc控制器(9)和电池组(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掌静脉识别仪(4)的两侧还设有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通孔(6)联通第二通孔(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71)、所述plc控制器(9)、所述电池组(10)和所述微型风机(51)之间均采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5)与所述锁体(2)通过滑槽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54)的宽度与所述掌静脉识别仪(4)的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风机(51)的底端设有底座(52),所述底座(52)与所述盖体(5)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所述螺钉长度小于所述盖体(5)的壁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包括防盗门、锁体、槽体、掌静脉识别仪和盖体,防盗门的表面设有锁体,锁体的顶端设有槽体,槽体内部嵌入掌静脉识别仪,槽体表面设有盖体,盖体的内壁设有微型风机,微型风机一端连接输风管道,输风管道的一端连接分流管,该种掌静脉识别安全防盗门通过在盖体内壁设有吹风装置,并通过把手的开启进行启动,使得使用人员每次对防盗门进行开启后,吹风装置都可以对掌静脉识别仪表面的进行吹拂,使得掌静脉识别仪在开启时表面落入的灰尘可以去除;通过分流管与掌静脉识别仪的宽度相同,使得分流管产生的气流可以对掌静脉识别仪的表面进行无死角吹拂,保证了其无死角去尘。

技术研发人员:詹恩毅;卢慧莉;於巧红;孙恺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智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