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把手的快速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5177发布日期:2020-05-22 20:23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内把手的快速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把手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把手的快速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内把手是一种安装在汽车内板上的开门装置,通过内把手进行解锁开门。现有的新型汽车内门扣手通常由拉手、转轴、安装座、扭簧组成,扭簧安装时一般暴露在外并与转轴直接接触,在拉手转动时扭簧与转轴(实际生产中大都采用金属材质)直接接触,产生摩擦异响,加剧相关零部件的损耗,并且由于缺少对扭簧的限位,其在使用时的位置稳定性较差,因此使用起来可靠性也不高;其次现有的结构在安装时拉手、扭簧等都是先后单独安装的,由于产品尺寸较小,安装空间有限,又需要对各个部件分别定位以保持其能够处于相应工位,因此现有的装配方式的难度较大,装配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把手的快速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内把手的快速安装结构,包括把手底座、内把手手柄、以及复位扭簧,所述的把手底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内把手手柄的内端伸入至所述的安装槽中并通过轴销与所述的把手底座转动连接,还包括一限位套,该限位套套设在所述的轴销上,所述的复位扭簧设置在所述的限位套内,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与把手底座抵接,另一端与内把手手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套包括内柱和外护套,所述的内柱开设有通孔,所述的轴销穿过所述的通孔,所述的外护套具有上开口和封闭的底端面,所述的复位扭簧设置在所述的底端面上且位于所述的内柱和外护套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外护套的侧壁上开设有l型的侧开口,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从所述侧开口的竖直段插入并伸入至侧开口的横向段中;

作为优选,所述外护套的上端凸设有一段限位部,所述的复位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限位部形成干涉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套与所述的内把手手柄形成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加了用于限位复位扭簧的限位套,实现复位扭簧装配的便捷性,提高装配效率和整体的生产效率,阻隔复位扭簧与轴销的直接接触,消除摩擦异响,提高用车品质,减少部件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限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5,一种汽车内把手的快速安装结构,包括把手底座1、内把手手柄2、以及复位扭簧3,所述的把手底座1上开设有安装槽4,所述内把手手柄2的内端伸入至所述的安装槽4中并通过轴销5与所述的把手底座1转动连接,还包括一限位套6,该限位套6套设在所述的轴销5上,所述的复位扭簧3设置在所述的限位套6内,所述复位扭簧3的一端与把手底座1抵接,另一端与内把手手柄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套6包括内柱7和外护套8,所述的内柱7开设有通孔9,所述的轴销5穿过所述的通孔9,所述的外护套8具有上开口10和封闭的底端面11,所述的复位扭簧3设置在所述的底端面11上且位于所述的内柱7和外护套8之间。采用本实施例中限位套6的结构,首先通过内柱7的设置,阻隔了复位扭簧3与轴销5的直接接触,从而消除摩擦异响,提高零部件品质和使用舒适性,同时也减少摩擦损耗,延长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外护套8的作用,在转动时对复位扭簧3进行限位,保证其位置精度,从而具有稳定可靠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护套8的侧壁上开设有l型的侧开口12,所述复位扭簧3的一端从所述侧开口12的竖直段121插入并伸入至侧开口12的横向段122中;l型的侧开口12在结构上十分合理,解决结构空间受限的问题,既可以保证复位扭簧3的顺利放入其中,也可以让复位扭簧3在横向段122里自由转动,确保复位扭簧3正常地运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护套8的上端凸设有一段限位部13,所述的复位扭簧3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限位部13形成干涉配合。优选的,该限位部13的高度超出非限位部的高度。由于实际使用中,内把手手柄的最大转动角度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90度,通过限位部13的设置,限制复位扭簧3上端的转动角度,从而防止转动过度所导致的变形,确保复位扭簧3不受损,从而保证运行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套6与所述的内把手手柄2形成过盈配合。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使得限位套6在使用时能够跟随手柄一起转动,从而是各部件运行更加顺畅,有效减少摩擦异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汽车内把手的快速安装结构,增加了用于限位复位扭簧3的限位套6,实现复位扭簧3装配的便捷性,提高装配效率和整体的生产效率,阻隔复位扭簧3与轴销5的直接接触,消除摩擦异响,提高用车品质,减少部件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扭簧装入限位套6中,再将限位套6与内把手手柄2装配并形成过盈配合,然后再将组装在一起的内把手手柄2、复位扭簧3和限位套6一同装入至把手底座1中的狭小的安装槽4中,最后插入轴销5将各个部件串接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内把手的快速安装结构,包括把手底座、内把手手柄、以及复位扭簧,所述的把手底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内把手手柄的内端伸入至所述的安装槽中并通过轴销与所述的把手底座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限位套,该限位套套设在所述的轴销上,所述的复位扭簧设置在所述的限位套内,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与把手底座抵接,另一端与内把手手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把手的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套包括内柱和外护套,所述的内柱开设有通孔,所述的轴销穿过所述的通孔,所述的外护套具有上开口和封闭的底端面,所述的复位扭簧设置在所述的底端面上且位于所述的内柱和外护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把手的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的侧壁上开设有l型的侧开口,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从所述侧开口的竖直段插入并伸入至侧开口的横向段中;

所述外护套的上端凸设有一段限位部,所述的复位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限位部形成干涉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把手的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套与所述的内把手手柄形成过盈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把手的快速安装结构,包括把手底座、内把手手柄、以及复位扭簧,所述的把手底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内把手手柄的内端伸入至所述的安装槽中并通过轴销与所述的把手底座转动连接,还包括一限位套,该限位套套设在所述的轴销上,所述的复位扭簧设置在所述的限位套内,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与把手底座抵接,另一端与内把手手柄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用于限位复位扭簧的限位套,实现复位扭簧装配的便捷性,提高装配效率和整体的生产效率,阻隔复位扭簧与轴销的直接接触,消除摩擦异响,提高用车品质,减少部件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袁洲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4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