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门用平衡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7371发布日期:2020-07-31 20:54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尾门用平衡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尾门用平衡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在汽车后背箱尾门领域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电动尾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电动尾门依靠内部电动撑杆完成作业,但是,电动尾门采用单电撑杆会因为受力不平衡,使得电动尾门在运行时出现扭动的现象,开关电动尾门的性能不够稳定,电动尾门采用双电撑杆安装、布线比较复杂,并且双电撑杆的成本过高,所以汽车生产厂家在生产时为降低成本也会采用单驱的尾门驱动机构,单驱的驱动机构是在汽车电动尾门的一边设置电动驱动杆,另一边设有一起平衡作用的平衡杆,以辅助电动撑杆驱动实现背门在开启过程任意位置的悬停,但是现有的平衡杆结构过于复杂,生产加工成本高,且由于平衡杆的活塞杆长久使用后,伸缩位置时容易发生偏移,导致尾门在开启时会有异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具有稳定导向、防偏移的平衡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尾门用平衡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与汽车轿厢相固定的第一球头、可与尾门板相固定的第二球头、与第一球头连接的第一套管、与第二球头连接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部分套接在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内部设有气弹簧组件,所述气弹簧组件外部套设有平衡弹簧,所述平衡弹簧一端与第一球头相抵,另一端与第二球头相抵,所述气弹簧组件包括有缸筒与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部分插入在缸筒内,且能沿缸筒轴线往复运动,所述缸筒位于第一套管内,所述缸筒对应第一球头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缸筒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一球头连接,所述活塞杆位于第二套管内,所述活塞杆插入到第二球头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弹簧组件在第一、第二套管的伸缩,使两端的第一、第二球头能随气弹簧组件一起伸缩,而气弹簧组件通过活塞杆与第一连接杆与第一、第二球头相连接,平衡弹簧在第一、第二套管内增大撑杆的支撑力,使平衡杆能协助电动尾门撑杆使尾门能在任一位置保持悬停,本实用新型只需要气弹簧组件、平衡弹簧与套管、球头就能很好的协助电动尾门撑杆完成尾门的开启和闭合,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上述的一种汽车尾门用平衡杆,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球头对应第一套管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一端固定在第一球头内,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套管内与第一套管相抵接,且该端开设有供第一连接杆插入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球头对应第二套管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一端固定在第二球头内,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套管内并与第二套管相抵接,且该端开设有供活塞杆插入的第二连接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球头上设有第一连接座,第一球头通过第一连接座与第一套管相抵连接,第一球头与第一连接座固定后,将第一球头从第一套管内穿过后与第一套管相抵限位,然后再将气弹簧组件上的第一连接杆插入的第一连接槽内,第二球头上设置第二连接座,第二球头与第二连接座固定后,将第二球头从第二套管内穿过后与第二套管相抵限位,然后再将气弹簧组件上的活塞杆插入的第二连接槽内,使第一、第二球头与第一、第二套管连接更紧固,设计更合理。

上述的一种汽车尾门用平衡杆,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球头与缸筒之间设有缸筒导向套,所述缸筒部分插入到缸筒导向套内,且缸筒上的第一连接杆穿过缸筒导向套后插入第一球头内,所述第二球头与活塞杆之间设有活塞导向套,所述活塞杆部分插入到活塞导向套内,且活塞杆顶部穿过活塞导向套后插入第二球头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球头与第二球头的两端各设置缸筒导向套与活塞导向套,使气弹簧组件的两端通过导向套固定在套管内,使平衡杆在反复的伸缩过程中,导向套能随时随地的对气弹簧组件导向,有效的防止气弹簧组件的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只需将气弹簧组件、平衡弹簧、第一球头、第二球头、第一套管、第二套管进行简单的组装就能实现平衡杆的作用,使生产加工更加便捷,通过设置导向套与连接座,使平衡杆的整体更加稳定,且避免了平衡杆使用过程中活塞偏移带来的异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球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球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一种汽车尾门用平衡杆,包括有可与汽车轿厢相固定的第一球头1、可与尾门板相固定的第二球头2、与第一球头1连接的第一套管3、与第二球头2连接的第二套管4,所述第二套管4部分套接在第一套管3内,所述第一套管3与第二套管4内部设有气弹簧组件5,所述气弹簧组件5外部套设有平衡弹簧6,所述平衡弹簧6一端与第一球头1相抵,另一端与第二球头2相抵,所述气弹簧组件5包括有缸筒51与活塞杆52,所述活塞杆52部分插入在缸筒51内,且能沿缸筒51轴线往复运动,所述缸筒51位于第一套管3内,所述缸筒51对应第一球头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511,所述缸筒51通过第一连接杆511与第一球头1连接,所述活塞杆52位于第二套管4内,所述活塞杆52插入到第二球头2内,所述第一球头1对应第一套管3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座11,所述第一连接座11一端固定在第一球头1内,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套管3内与第一套管3相抵接,且该端开设有供第一连接杆511插入的第一连接槽111,所述第二球头2对应第二套管4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座21,所述第二连接座21一端固定在第二球头2内,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套管4内并与第二套管4相抵接,且该端开设有供活塞杆52插入的第二连接槽211,所述第一球头1与缸筒51之间设有缸筒导向套7,所述缸筒51部分插入到缸筒导向套7内,且缸筒51上的第一连接杆511穿过缸筒导向套7后插入第一球头1内,所述第二球头2与活塞杆52之间设有活塞导向套8,所述活塞杆52部分插入到活塞导向套8内,且活塞杆52顶部穿过活塞导向套8后插入第二球头2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尾门用平衡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与汽车轿厢相固定的第一球头、可与尾门板相固定的第二球头、与第一球头连接的第一套管、与第二球头连接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部分套接在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内部设有气弹簧组件,所述气弹簧组件外部套设有平衡弹簧,所述平衡弹簧一端与第一球头相抵,另一端与第二球头相抵,所述气弹簧组件包括有缸筒与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部分插入在缸筒内,且能沿缸筒轴线往复运动,所述缸筒位于第一套管内,所述缸筒对应第一球头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缸筒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一球头连接,所述活塞杆位于第二套管内,所述活塞杆插入到第二球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用平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头对应第一套管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一端固定在第一球头内,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套管内与第一套管相抵接,且该端开设有供第一连接杆插入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球头对应第二套管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一端固定在第二球头内,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套管内并与第二套管相抵接,且该端开设有供活塞杆插入的第二连接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用平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头与缸筒之间设有缸筒导向套,所述缸筒部分插入到缸筒导向套内,且缸筒上的第一连接杆穿过缸筒导向套后插入第一球头内,所述第二球头与活塞杆之间设有活塞导向套,所述活塞杆部分插入到活塞导向套内,且活塞杆顶部穿过活塞导向套后插入第二球头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门用平衡杆,包括有可与汽车轿厢相固定的第一球头、可与尾门板相固定的第二球头、与第一球头连接的第一套管、与第二球头连接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部分套接在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内部设有气弹簧组件,所述气弹簧组件外部套设有平衡弹簧,所述平衡弹簧一端与第一球头相抵,另一端与第二球头相抵,所述气弹簧组件包括有缸筒与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部分插入在缸筒内,且能沿缸筒轴线往复运动,所述缸筒位于第一套管内,所述缸筒对应第一球头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缸筒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一球头连接,所述活塞杆位于第二套管内,所述活塞杆插入到第二球头内。

技术研发人员:余辉;居文斌;陈明亮;黎伟红;陈再付;薛耿铭;陈汝奕;余欣诺;余光飞;余忠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龙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0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