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9580发布日期:2020-08-18 18:44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大多重量较重、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多,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需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其结构简单、合理、紧凑,且重量轻、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很好的满足了现代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离合器、蜗杆、蜗轮和传动轴,其中,所述离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蜗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连接,且所述蜗轮还定位套接于所述传动轴外,所述传动轴能够带动与汽车车门相连接的传动连接部件动作,以实现汽车车门进行开、关门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合器采用电磁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的输入端通过过盈连接方式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方式与所述蜗杆的一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汽车车门为汽车滑移门,所述传动连接部件包括有两个轮毂、以及两条分别缠绕于两个所述轮毂上的拉绳,两个所述轮毂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间隔套设于所述传动轴外,并还分别能够在所述传动轴的带动下进行圆周转动;两条所述拉绳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轮毂固定连接,两条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分别从两个所述轮毂的外侧面伸出后,对应与汽车滑移门沿滑动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且两条所述拉绳的缠绕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汽车车门为汽车侧门,所述传动连接部件包括有齿轮减速组件、摇臂、以及连接于汽车侧门上的拉杆,其中,所述齿轮减速组件具有一输入齿轮、至少一个中间过渡齿轮和一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至少一个中间过渡齿轮和输出齿轮依次啮合传动连接,且所述输入齿轮还定位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摇臂的一侧与所述输出齿轮定位连接,所述摇臂的另一侧还与所述拉杆的一侧定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的结构进行改进,采用“电机、离合器、蜗杆、蜗轮和传动轴依次连接”的组合方式,可实现在确保驱动机构运行性能好且稳定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整个驱动机构的重量和体积,即使得整个驱动机构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的优点,从而既便于其整体安装布置,又很好的满足了现代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处于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处于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电机2——离合器

3——蜗杆4——蜗轮

5——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实施例1:

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处于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及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离合器2、蜗杆3、蜗轮4和传动轴5,其中,所述离合器2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离合器2的输出端与所述蜗杆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蜗轮4与所述蜗杆3啮合连接,且所述蜗轮4还定位套接于所述传动轴5外,所述传动轴5能够带动与汽车车门相连接的传动连接部件动作,以实现汽车车门进行开、关门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离合器2采用电磁离合器,所述离合器2的输入端通过过盈连接方式与所述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即所述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压接于所述离合器2的输入端中,并与所述离合器2的输入端过盈配合;所述离合器2的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方式与所述蜗杆3的一端相连接,即可优选采用花键连接、平键连接等。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当该汽车车门为汽车滑移门时,所述传动连接部件包括有两个轮毂、以及两条分别缠绕于两个所述轮毂上的拉绳,两个所述轮毂沿所述传动轴5的轴向间隔套设于所述传动轴5外,并还分别能够在所述传动轴5的带动下进行圆周转动;两条所述拉绳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轮毂固定连接,两条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分别从两个所述轮毂的外侧面伸出后,对应与汽车滑移门沿滑动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且两条所述拉绳的缠绕方向相反。

或者,当该汽车车门为汽车侧门时,所述传动连接部件包括有齿轮减速组件、摇臂、以及连接于汽车侧门上的拉杆,其中,所述齿轮减速组件具有一输入齿轮、至少一个中间过渡齿轮和一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至少一个中间过渡齿轮和输出齿轮依次啮合传动连接,且所述输入齿轮还定位套设于所述传动轴5上,所述摇臂的一侧与所述输出齿轮定位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输出齿轮为扇形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上键连接有一转轴,所述摇臂的一侧键连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摇臂的另一侧还与所述拉杆的一侧定位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的结构进行改进,采用“电机、离合器、蜗杆、蜗轮和传动轴依次连接”的组合方式,可实现在确保驱动机构运行性能好且稳定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整个驱动机构的重量和体积,即使得整个驱动机构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的优点,从而既便于其整体安装布置,又很好的满足了现代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离合器(2)、蜗杆(3)、蜗轮(4)和传动轴(5),其中,所述离合器(2)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离合器(2)的输出端与所述蜗杆(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蜗轮(4)与所述蜗杆(3)啮合连接,且所述蜗轮(4)还定位套接于所述传动轴(5)外,所述传动轴(5)能够带动与汽车车门相连接的传动连接部件动作,以实现汽车车门进行开、关门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2)采用电磁离合器,所述离合器(2)的输入端通过过盈连接方式与所述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2)的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方式与所述蜗杆(3)的一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汽车车门为汽车滑移门,所述传动连接部件包括有两个轮毂、以及两条分别缠绕于两个所述轮毂上的拉绳,两个所述轮毂沿所述传动轴(5)的轴向间隔套设于所述传动轴(5)外,并还分别能够在所述传动轴(5)的带动下进行圆周转动;两条所述拉绳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轮毂固定连接,两条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分别从两个所述轮毂的外侧面伸出后,对应与汽车滑移门沿滑动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且两条所述拉绳的缠绕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汽车车门为汽车侧门,所述传动连接部件包括有齿轮减速组件、摇臂、以及连接于汽车侧门上的拉杆,其中,所述齿轮减速组件具有一输入齿轮、至少一个中间过渡齿轮和一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至少一个中间过渡齿轮和输出齿轮依次啮合传动连接,且所述输入齿轮还定位套设于所述传动轴(5)上,所述摇臂的一侧与所述输出齿轮定位连接,所述摇臂的另一侧还与所述拉杆的一侧定位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离合器、蜗杆、蜗轮和传动轴,所述离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蜗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连接,且所述蜗轮还定位套接于所述传动轴外,所述传动轴能够带动与汽车车门相连接的传动连接部件动作,以实现汽车车门进行开、关门动作。该汽车车门电动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单、合理、紧凑,且重量轻、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很好的满足了现代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潘忠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克拉佩龙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3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