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09024发布日期:2021-08-27 10:41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平移机构,气撑杆内支座安装在行李舱顶位置,需要另外安装支架及横梁,占用行李舱空间。行李舱在客车上占用很大部分空间。其内部空间布置行李摆放,自身质量分布等都会影响到客车行驶时的平衡性,目前市场上的客车平移舱门上平衡杆车身支座较小,舱门开启到顶端时,舱门晃动较大。舱门作为封锁行李舱的一关键部位,其重要性显而易见。舱门的紧闭牢固性甚至都能影响到客车行驶过程的安全问题,重则会造成乘客的人生安全以及财产损失,造成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客车行李舱内部空间利用率低,开启舱门时车体晃动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包括平移机构转臂、平衡杆、连杆组件、气撑杆和行李舱门,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支座连杆和转臂连杆,所述平移机构转臂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支座连杆上,所述平移机构转臂的另一端铰接在门上转臂支座上,所述支座连杆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转臂支座上,所述转臂支座安装在车身上,所述转臂连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平移机构转臂的中部,所述门上转臂支座安装在所述行李舱门上;所述平衡杆的两端通过螺栓组件分别与平衡杆支座和门上平衡杆支座铰接连接,所述平衡杆支座焊接在车身上,所述门上平衡杆支座安装在所述行李舱门上;所述气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气撑杆外支座和车内气撑杆支座上,所述气撑杆外支座焊接在平移机构转臂上,所述车内气撑杆支座焊接在车身边侧骨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连杆和所述转臂连杆平行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臂支座的数量为两个且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车身上;所述门上转臂支座的数量为两个且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所述行李舱门上。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杆支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焊接连接在车身上;所述门上平衡杆支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门上平衡杆支座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所述行李舱门上。

进一步的,所述气撑杆外支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气撑杆外支座上带有内螺纹孔且焊接在所述平移机构转臂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气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一端带有螺纹杆,所述气撑杆带螺纹杆一端通过和所述气撑杆外支座上的内螺纹孔配合连接,所述气撑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组件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车内气撑杆支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平移机构转臂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平移机构转臂设计为j字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包括平移机构转臂、平衡杆、连杆组件、气撑杆和行李舱门,连杆组件包括支座连杆和转臂连杆,所述支座连杆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转臂支座上,所述转臂连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平移机构转臂的中部,使两侧平移机构转臂同步运动,防止平移机构转臂在运动过程晃动,使门体上升过程更平稳,平移机构转臂的一端焊接在支座连杆上,平移机构转臂的另一端铰接在门上转臂支座上,转臂支座安装在车身上且具有限位作用,减少了行李门在开关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门上转臂支座安装在行李舱门上;平衡杆的两端通过螺栓组件分别与平衡杆支座和门上平衡杆支座铰接连接,平衡杆支座焊接在车身上,门上平衡杆支座安装在行李舱门上,增大了门上平衡杆支座与行李舱门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行李舱门振动;气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气撑杆外支座和车内气撑杆支座上,气撑杆外支座焊接在平移机构转臂上,车内气撑杆支座焊接在车身边侧骨架上,降低了安装难度,同时增大了舱内空间的使用率。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严谨,结构优化合理,舱内空间利用率更大,舱门开启时更稳定,减少车门晃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臂支座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臂支座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转臂支座;2、气撑杆外支座;3、平移机构转臂;4、平衡杆支座;5、门上转臂支座;6、平衡杆;7、门上平衡杆支座;8、气撑杆;9、车内气撑杆支座;10、行李舱门;11、轴承座;301、支座连杆;302、转臂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包括平移机构转臂3、平衡杆6、连杆组件、气撑杆8和行李舱门10,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支座连杆301和转臂连杆302,所述支座连杆301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转臂支座1上,所述转臂连杆30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平移机构转臂3的中部,使两侧所述平移机构转臂3同步运动,防止所述平移机构转臂3在运动过程晃动,使行所述李舱门10上升过程更平稳,所述支座连杆301和所述转臂连杆302平行布置,所述平移机构转臂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平移机构转臂3设计为j字型,所述平移机构转臂3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支座连杆301上,所述平移机构转臂3的另一端铰接在门上转臂支座5上,所述转臂支座1的数量为两个且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车身上;所述门上转臂支座5的数量为两个且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所述行李舱门10上。

所述平衡杆6的两端通过螺栓组件分别与平衡杆支座4和门上平衡杆支座7铰接连接,所述平衡杆支座4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焊接连接在车身上;所述门上平衡杆支座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门上平衡杆支座7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所述行李舱门10上,增大了所述门上平衡杆支座7与所述行李舱门10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所述行李舱门10振动;所述气撑杆外支座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气撑杆外支座2上带有内螺纹孔且焊接在所述平移机构转臂3的外侧,所述气撑杆8的数量为两个且一端带有螺纹杆,所述气撑杆8带螺纹杆一端通过和所述气撑杆外支座2上的内螺纹孔配合连接,所述气撑杆8的另一端通过螺栓组件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车内气撑杆支座9上,所述车内气撑杆支座9焊接在车身边侧骨架上,降低了安装难度,同时舱内空间利用率更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移机构转臂(3)、平衡杆(6)、连杆组件、气撑杆(8)和行李舱门(10),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支座连杆(301)和转臂连杆(302),所述平移机构转臂(3)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支座连杆(301)上,所述平移机构转臂(3)的另一端铰接在门上转臂支座(5)上,所述支座连杆(301)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转臂支座(1)上,所述转臂支座(1)安装在车身上,所述转臂连杆(30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平移机构转臂(3)的中部,所述门上转臂支座(5)安装在所述行李舱门(10)上;所述平衡杆(6)的两端通过螺栓组件分别与平衡杆支座(4)和门上平衡杆支座(7)铰接连接,所述平衡杆支座(4)焊接在车身上,所述门上平衡杆支座(7)安装在所述行李舱门(10)上;所述气撑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气撑杆外支座(2)和车内气撑杆支座(9)上,所述气撑杆外支座(2)焊接在平移机构转臂(3)上,所述车内气撑杆支座(9)焊接在车身边侧骨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连杆(301)和所述转臂连杆(302)平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支座(1)的数量为两个且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车身上;所述门上转臂支座(5)的数量为两个且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所述行李舱门(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支座(4)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焊接连接在车身上;所述门上平衡杆支座(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门上平衡杆支座(7)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所述行李舱门(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撑杆外支座(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气撑杆外支座(2)上带有内螺纹孔且焊接在所述平移机构转臂(3)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撑杆(8)的数量为两个且一端带有螺纹杆,所述气撑杆(8)带螺纹杆一端通过和所述气撑杆外支座(2)上的内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气撑杆(8)的另一端通过螺栓组件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车内气撑杆支座(9)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转臂(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平移机构转臂(3)设计为j字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客车平移行李舱门结构,包括平移机构转臂、平衡杆、连杆组件、气撑杆和行李舱门,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支座连杆和转臂连杆,所述平移机构转臂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支座连杆上,所述平移机构转臂的另一端铰接在门上转臂支座上,所述门上转臂支座安装在所述行李舱门上;所述平衡杆的两端通过螺栓组件分别与平衡杆支座和门上平衡杆支座铰接,所述平衡杆支座焊接在车身上,所述门上平衡杆支座安装在所述行李舱门上;所述气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气撑杆外支座和车内气撑杆支座上,所述气撑杆外支座焊接在平移机构转臂上,所述车内气撑杆支座焊接在车身边侧骨架上。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安装难度,增大了舱内空间利用率,减少了门体晃动。

技术研发人员:姚培兴;黄毅;杨晗;杨宇豪;陶文强;童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9
技术公布日:2021.08.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