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尾门防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5033发布日期:2022-01-19 13:5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尾门防夹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尾门防夹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针对汽车后尾门防夹设计的结构一般是通过红外传感器、力学传感器等判定汽车后尾门与车体之间是否存在异物,如存在异物则反馈信号给防夹装置,驱动防夹装置启动,避免意外伤害,但是以上操作均是在传感器有效时能够起到作用,当传感器断电失效或者其他原因失效时,防夹装置是不能够启动的,因此在特殊情况下仍然存在被夹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尾门防夹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汽车后尾门防夹结构,包括门板和车身,所述门板上开设有门板凹型定位槽,所述门板凹型定位槽内设置有撞击块,所述撞击块的高度不高于门板凹型定位槽的深度;所述车身与门板凹型定位槽相对的位置处开设有车身凹型定位槽,所述车身凹型定位槽内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包括橡胶囊,所述橡胶囊内装载有非牛顿流体材料,当门板与车身分离时,所述缓冲块的高度高于车身凹型定位槽的深度,当门板与车身关闭时,缓冲块的高度等于车身凹型定位槽的深度。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撞击块与门板为一体成型制备。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缓冲块粘结或者螺接在车身凹型定位槽。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撞击块的上表面呈平面状。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缓冲块整体呈高山状,当门板与车身关闭时,缓冲块与撞击块相互接触。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尾门防夹结构,使用物理结构取代电动结构实现后尾门防夹手功能,利用非牛顿流体在快速撞击时硬度高,慢速撞击时硬度低的特点,对门板关闭进行限速,当快速关闭门板时,由于撞击块与缓冲块之间的撞击速度过快,导致缓冲块硬度提升,门板不能正常关闭,当缓慢关闭门板时,由于撞击块与缓冲块之间的接触速度缓慢,导致缓冲块仍然保持柔软的状态,门板可以正常关闭,无需传感器判断,避免了传感器的误判、启闭系统故障灯特定情况下所致的防夹手功能失效的现象。
附图说明
12.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门板的局部放大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身的局部放大图。
15.其中的附图标记为:门板1、车身2、撞击块3、缓冲块4、门板凹型定位槽11、车身凹型定位槽21。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2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7.一种汽车后尾门防夹结构,包括门板1和车身2,所述门板1上开设有门板凹型定位槽11,所述门板凹型定位槽11内设置有撞击块3,所述撞击块3的高度不高于门板凹型定位槽11的深度;所述车身2与门板凹型定位槽11相对的位置处开设有车身凹型定位槽21,所述车身凹型定位槽21内设置有缓冲块4,所述缓冲块4包括橡胶囊,所述橡胶囊内装载有非牛顿流体材料,当门板1与车身2分离时,所述缓冲块4的高度高于车身凹型定位槽21的深度,当门板1与车身2关闭时,缓冲块4的高度等于车身凹型定位槽21的深度。
18.所述撞击块3与门板1为一体成型制备。
19.所述缓冲块4粘结或者螺接在车身凹型定位槽21。
20.所述撞击块3的上表面呈平面状。
21.所述缓冲块3整体呈高山状,当门板1与车身2关闭时,缓冲块4与撞击块3相互接触。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后尾门防夹结构,包括门板和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上开设有门板凹型定位槽,所述门板凹型定位槽内设置有撞击块,所述撞击块的高度不高于门板凹型定位槽的深度;所述车身与门板凹型定位槽相对的位置处开设有车身凹型定位槽,所述车身凹型定位槽内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包括橡胶囊,所述橡胶囊内装载有非牛顿流体材料,当门板与车身分离时,所述缓冲块的高度高于车身凹型定位槽的深度,当门板与车身关闭时,缓冲块的高度等于车身凹型定位槽的深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尾门防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块与门板为一体成型制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尾门防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粘结或者螺接在车身凹型定位槽。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尾门防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块的上表面呈平面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尾门防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整体呈高山状,当门板与车身关闭时,缓冲块与撞击块相互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尾门防夹结构,包括门板和车身,门板上开设有门板凹型定位槽,门板凹型定位槽内设置有撞击块,撞击块的高度不高于门板凹型定位槽的深度;车身与门板凹型定位槽相对的位置处开设有车身凹型定位槽,车身凹型定位槽内设置有缓冲块,缓冲块包括橡胶囊,橡胶囊内装载有非牛顿流体材料,当门板与车身分离时,缓冲块的高度高于车身凹型定位槽的深度,当门板与车身关闭时,缓冲块的高度等于车身凹型定位槽的深度。使用物理结构取代电动结构实现后尾门防夹手功能,利用非牛顿流体在快速撞击时硬度高,慢速撞击时硬度低的特点,对门板关闭进行限速,避免了传感器的误判、启闭系统故障灯特定情况下所致的防夹手功能失效的现象。功能失效的现象。功能失效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 王井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一汽富维东阳汽车塑料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9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