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防撞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2110发布日期:2022-02-20 02:1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把手防撞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撞套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把手防撞套。


背景技术:

2.门把手设于门的正反面上方便门的开启和关闭,在门开启的时候经常会发生门把手与墙体的碰撞,利用防撞套能较好地解决门把手与墙体的碰撞问题。
3.例如中国专利2012202790913,公开了一种门把手防撞套,其安装在门把手上,包括由多个呈算盘珠状的防撞体一体成型串联组成的本体,所述的本体采用弹性软质材料制成。
4.但是安装此门把手防撞套后,门还是会存在能因为风吹而转动的情况,如果家里有小孩,对小孩来说是十分危险的,所以急需解决门能随意转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把手防撞套,通过在套体内成型l形的容置腔,来实现在把手上的安装,并通过吸盘来吸附在壁面上,来约束门的转动,既解决了门把手与墙体的碰撞问题和门随意转动所造成的危险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把手防撞套,包括:
8.套体,其内部开设有l形的容置腔,且容置腔的前端开设有开口,用于容纳把手;
9.吸盘,其通过连接柱连接套体的端部,该吸盘用于吸附在壁面上。
10.优选地,所述吸盘与开口处于同一轴线。
11.优选地,所述开口端面向内延伸开设有槽口,用于把手进入到容置腔内。
12.优选地,所述槽口的底部为弧形,用于防止套体断裂。
13.优选地,所述套体和吸盘为橡胶件。
14.优选地,所述套体的后端的内部向外凹陷形成用于稳定把手的环形凹槽,且在套体的外壁形成凸环,用于防滑。
15.优选地,所述容置腔的后端开设有透气孔,用于导通容置腔与外界。
16.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设计是在套体上设置吸盘,利用l形的容置腔来完全容纳把手,实现对把手的全包裹,当门完全打开后,使吸盘一避免接触,此时吸盘会吸附壁面,从而对门进行约束,这样既能解决门把手与墙体的碰撞问题,又能保护儿童,防止因门的转动伤害到儿童。
18.2、本实用新型的吸盘与开口处于同一轴线的设计,能在使用时,吸盘受到的外力能作用在把手的转轴处,而不是把手的手持区域,这样能避免发生因外力而造成把手的用于手握的部分的断裂的情况,保证把手的使用寿命。
19.3、本实用新型槽口的底部为弧形的设计,能避免在安装时,会从槽口底部撕裂开,
进而保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防撞套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防撞套安装到把手上的剖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防撞套的剖视图。
23.附图标记:1、套体;2、容置腔;3、开口;4、吸盘;5、连接柱;6、槽口;7、环形凹槽;8、凸环;9、透气孔;1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如图1-图3所示,一种把手防撞套,包括套体1和吸盘4;
26.所述套体1整体类似
‘7’
字形设计,在套体1内成型容置腔2,该容置腔2整体为l形,容置腔2的前端开设有开口3,开口3具体开设在前端的侧面,通过开口3放入把手,使得容置腔2将门把手整体包裹;
27.吸盘4,其通过连接柱5连接套体1的前端部的侧面,与开口3的位置对立,该吸盘4用于吸附在壁面上。
28.通过吸盘4来进行吸附,来对门进行约束,使门不能随意转动,进而防止因门转动撞伤儿童的情况发生,同时套体1能较好地解决门把手与墙体的碰撞问题。
29.总体来说本实用新型设计是在套体1上设置吸盘4,利用l形的容置腔2来完全容纳把手10,实现对把手10的全包裹,当门完全打开后,使吸盘4一避免接触,此时吸盘4会吸附壁面,从而对门进行约束,这样既能解决门把手与墙体的碰撞问题,又能保护儿童,防止因门的转动伤害到儿童。
30.上述的整体包裹是可以将裸露在门板外的把手全部包裹,避免裸露部分把手所造成的不美观的问题。
31.上文所指的门把手主要是如图2所示的样式的门把手。
32.上述的壁面可以指的是墙壁、柜门等外壁。
33.进一步设置,将吸盘4设计成圆形,且吸盘4的圆心与开口3的中心是处于同一轴线的。
34.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当吸盘4抵靠在壁面上时,需要一定的外力,使吸盘4变形,吸盘4才能吸附在壁面上,而同轴的设计能将使外力作用在把手的转轴上,而不是作用在把手的用于手握的部分,这样能保证把手不会断裂,保证把手的使用寿命。
35.为了方便套设在把手上,在沿着开口3端面向内延伸开设有槽口6。
36.槽口6的开设主要是解决因套体1上的弯折处而造成的把手不易进入容置腔2内的问题,使得套体1能更省力且方便的套设到把手上。
37.而槽口6的底部为弧形,用于防止套体1断裂。
38.因为如果设计成直角的,那么在套设过程中,由于需要撑开槽口6,很容易将槽口6的折角处的套体1撕裂开,造成断裂的情况,使得整体使用寿命缩短。
39.为了增加美观性和适应一些把手上的结构,在套体1的后端的内部向外凹陷形成
环形凹槽7,且在套体1的外壁形成凸环8。
40.把手的后端外壁可以成型圆环,利用环形凹槽7来容纳圆环,能起到稳定的作用,保证套体1不会在把手上移动,保证套设的稳定性。
41.而凸环8的设计能起到防滑的作用。
42.为了方便安装,容置腔2的后端开设有透气孔9,用于导通容置腔2与外界。
43.本申请的把手防撞套整体可以采用软性且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采用橡胶。
4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把手防撞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1),其内部开设有l形的容置腔(2),且容置腔(2)的前端开设有开口(3),用于容纳把手;吸盘(4),其通过连接柱(5)连接套体(1)的前端部的侧面,该吸盘(4)用于吸附在壁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防撞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4)与开口(3)处于同一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防撞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3)端面向内延伸开设有槽口(6),用于把手进入到容置腔(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防撞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6)的底部为弧形,用于防止套体(1)断裂。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把手防撞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和吸盘(4)为橡胶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防撞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的后端的内部向外凹陷形成用于稳定把手的环形凹槽(7),且在套体(1)的外壁形成凸环(8),用于防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防撞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2)的后端开设有透气孔(9),用于导通容置腔(2)与外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撞套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把手防撞套,包括:套体,其内部开设有L形的容置腔,且容置腔的前端开设有开口,用于容纳把手;吸盘,其通过连接柱连接套体的端部,该吸盘用于吸附在壁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套体内成型L形的容置腔,来实现在把手上的安装,并通过吸盘来吸附在壁面上,来约束门的转动,既解决了门把手与墙体的碰撞问题和门随意转动所造成的危险的问题。成的危险的问题。成的危险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佳诚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6
技术公布日:2022/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