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阻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35195发布日期:2024-02-02 22:01阅读:42来源:国知局
汽车用阻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1、为了方便不同人群开启和关闭汽车车门,当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应用电动门系统,此系统可通过遥控器等方式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车门。电动门系统主要驱动部件就是电动撑杆,若想实现车门在任意位置停止,在电动撑杆中需要含有阻尼装置。

2、现有的电动撑杆阻尼装置一般是弹簧挤压多层垫片堆叠的结构,通过转动齿槽垫片提供扭矩。

3、现有阻尼装置结构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工作过程中发热量高,高温工况下偶尔有异响,低温工况下启动扭矩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阻尼装置,目的是减少噪音异响。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汽车用阻尼装置,包括螺塞预紧件、阻尼组件以及设置于阻尼组件和螺塞预紧件之间的弹性元件,阻尼组件包括摩擦元件、转动元件和止转元件,相邻两个所述止转元件之间至少设置一个所述摩擦元件,所述摩擦元件和/或所述转动元件表面涂有润滑介质。

3、所述摩擦元件和/或所述转动元件的相对两表面上涂有润滑介质。

4、所述转动元件位于两片所述摩擦元件之间。

5、所述转动元件位于所述摩擦元件和所述止转元件之间。

6、所述转动元件的表面上设置用于存储润滑介质的沟槽。

7、所述转动元件的相对两表面上均设置所述沟槽。

8、所述沟槽为沿所述转动元件的整个周向延伸的圆环形。

9、所述沟槽设置多个且所有沟槽为沿所述转动元件的径向依次设置。

10、所述沟槽至少设置一个且所有沟槽在所述转动元件的表面上呈发散状分布。

11、所述转动元件的内周上设置内齿,内齿数量为4~31个。

12、本发明的汽车用阻尼装置,设置润滑介质可以减少噪音异响,使得高低温影响减弱,使力值更稳定,可以提高电动门系统工作可靠性;而且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减少,装配方便,成本低。



技术特征:

1.汽车用阻尼装置,包括螺塞预紧件、阻尼组件以及设置于阻尼组件和螺塞预紧件之间的弹性元件,阻尼组件包括摩擦元件、转动元件和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止转元件之间至少设置一个所述摩擦元件,所述摩擦元件和/或所述转动元件表面涂有润滑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元件和/或所述转动元件的相对两表面上涂有润滑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元件位于两片所述摩擦元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元件位于所述摩擦元件和所述止转元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汽车用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元件的表面上设置用于存储润滑介质的沟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元件的相对两表面上均设置所述沟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为沿所述转动元件的整个周向延伸的圆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用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设置多个且所有沟槽为沿所述转动元件的径向依次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至少设置一个且所有沟槽在所述转动元件的表面上呈发散状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汽车用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元件的内周上设置内齿,内齿数量为4~31个。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阻尼装置,包括螺塞预紧件、阻尼组件以及设置于阻尼组件和螺塞预紧件之间的弹性元件,阻尼组件包括摩擦元件、转动元件和止转元件,相邻两个所述止转元件之间至少设置一个所述摩擦元件,所述摩擦元件和/或所述转动元件表面涂有润滑介质。本发明的汽车用阻尼装置,设置润滑介质可以减少噪音异响,使得高低温影响减弱,使力值更稳定,可以提高电动门系统工作可靠性;而且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减少,装配方便,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王巧玲,王林鹏,张崎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