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铰链加强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1392发布日期:2022-09-06 22:06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门铰链加强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门,具体涉及车门铰链加强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2.汽车车门铰链是汽车闭合件系统中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对汽车整体性能至关重要。目前普遍采用的汽车车门铰链是冲压铰链,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且成本也较低。但由于结构的原因导致冲压铰链体积较大,结构松散。当前汽车造型追求个性、内部追求大空间,导致车门铰链的布置空间受到挤压,现有的冲压铰链不能满足需要。技术开发人员不得不采用结构更加紧凑的铸造铰链。
3.车门受自重或受到其他载荷影响,装配到车身立柱后,会对产生垂直向下的拉力,因此铰链的安装点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车门下掉的影响。由于铸造铰链结构型式不同于冲压铰链,其车门侧只有一个安装点,导致车门侧的安装刚度偏低,容易出现下掉现象,甚至出现开闭异响。一般提升安装点刚度或是增大连接面积,或是增加材料厚度,两种方案均不利于汽车轻量化。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铰链加强结构及车辆,其能够提升车门铰链安装点刚度,避免车门下掉。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包括固定于车门内板前部铰链安装区域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与车门内板的前板相贴合的板体,所述板体与前板上的铰链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过孔,板体上边沿设有朝后上方延伸的第一支撑臂,板体下边沿设有朝后下方延伸的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后端分别设有与车门内板的第一侧板固定连接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侧板前端与前板内侧边沿固定连接;所述板体外侧边沿上、下端设有与车门内板的第二侧板贴合固定连接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二侧板后端与前板外侧边沿固定连接。
6.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上分别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
7.进一步,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沿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8.进一步,所述板体内侧边沿设有朝前延伸的加强翻边。
9.一种车辆,包括车门总成,所述车门总成包括上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
10.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件包括与车门内板的前板相贴合的板体,所述板体与前板上的铰链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过孔,通过板体和前板在车门铰链安装区域形成双层加强结构,提升了铰链安装点的结构强度。所述板体外侧边沿上、下端设有与车门内板的第二侧板贴合固定连接的第三翻边,用以增加加强件与车门内板总成连接的垂向刚度,有效避免了车门下掉。所述板体上边沿设有朝后上方延伸的第一支撑臂,板体下边沿设有朝后下方延伸的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后端分别设有与车门内板的第一侧板
固定连接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提升了加强件与车门内板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件的正视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件的俯视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件与车门内板的配合示意图。
15.图中,1—加强件,11—板体,12—安装过孔,13—第一支撑臂,131—第一加强筋,14—第二支撑臂,141—第二加强筋,15—第一翻边,16—第二翻边,17—第三翻边,18—加强翻边;
16.2—车门内板,21—前板,22—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
17.3—第一焊点,4—第二焊点,5—第三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19.参见图1至图4,所示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包括固定于车门内板2前部铰链安装区域的加强件1,所述加强件1包括与车门内板2的前板21相贴合的板体11,所述板体11与前板21上的铰链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过孔12,通过板体11和前板21在车门铰链安装区域形成双层加强结构,提升了铰链安装点的结构强度。
20.所述板体外11侧边沿上、下端设有与车门内板2的第二侧板23贴合固定连接的第三翻边17,所述第二侧板23后端与前板21外侧边沿固定连接,第三翻边17的设置用以增加加强件与车门内板总成连接的垂向刚度,有效避免了车门下掉。
21.所述板体11上边沿设有朝后上方延伸的第一支撑臂13,板体11下边沿设有朝后下方延伸的第二支撑臂14,所述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14后端分别设有与车门内板2的第一侧板22固定连接的第一翻边15和第二翻边16,所述第一侧板22前端与前板21内侧边沿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14的设置提升了加强件1与车门内板2的连接稳定性。
22.所述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14上分别设有第一加强筋131和第二加强筋141。所述第一加强筋131和第二加强筋141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沿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14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第一加强筋131和第二加强筋141的设置能够增加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14的结构刚度,保证了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14与车门内板2的连接稳定性。单个第一加强筋131和第二加强筋141的宽度为25mm,凹陷深度为4mm,长度根据布置空间和性能需求进行合理设计。
23.为了提升板体11自身的结构刚度,在所述板体11内侧边沿设有朝前延伸的加强翻边18。
24.具体装配时,以板体11上的安装过孔12作为检测定位孔和焊接定位孔,以第一翻边15和第二翻边16作为定位面,保证铰链安装点的位置精度。采用四个两层焊的第一焊点3将板体11与车门内板2的前部贴合焊接固定。再在第一翻边15与车门内板2的第二侧板23、第二翻边16与车门内板2的第二侧板23各打两个用于固定的第二焊点4,最后在第三翻边17
与车门内板2的第一侧板22打一个用于固定的第三焊点5,完成加强件1与车门内板2连接固定。
25.一种车辆,包括车门总成,所述车门总成包括上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门铰链加强结构,包括固定于车门内板(2)前部铰链安装区域的加强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包括与车门内板(2)的前板(21)相贴合的板体(11),所述板体(11)与前板(21)上的铰链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过孔(12),板体(11)上边沿设有朝后上方延伸的第一支撑臂(13),板体(11)下边沿设有朝后下方延伸的第二支撑臂(14),所述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14)后端分别设有与车门内板(2)的第一侧板(22)固定连接的第一翻边(15)和第二翻边(16),所述第一侧板(22)前端与前板(21)内侧边沿固定连接;所述板体(11)外侧边沿上、下端设有与车门内板(2)的第二侧板(23)贴合固定连接的第三翻边(17),所述第二侧板(23)后端与前板(21)外侧边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14)上分别设有第一加强筋(131)和第二加强筋(1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131)和第二加强筋(141)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沿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14)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1)内侧边沿设有朝前延伸的加强翻边(18)。5.一种车辆,包括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总成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门铰链加强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铰链加强结构及车辆,包括固定于车门内板前部铰链安装区域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与车门内板的前板相贴合的板体,所述板体与前板上的铰链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过孔,板体上边沿设有朝后上方延伸的第一支撑臂,板体下边沿设有朝后下方延伸的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后端分别设有与车门内板的第一侧板固定连接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侧板前端与前板内侧边沿固定连接;所述板体外侧边沿上、下端设有与车门内板的第二侧板贴合固定连接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二侧板后端与前板外侧边沿固定连接。其能够提升车门铰链安装点刚度,避免车门下掉。免车门下掉。免车门下掉。


技术研发人员:汪宣峰 曾小利 李鹏 曹鹏 万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1
技术公布日:2022/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