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讲解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5305发布日期:2023-12-07 08:4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讲解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讲解机器人,具体为一种讲解机器人。


背景技术:

1、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2、现有的展馆在展示物品或讲解时,由于展馆展示物品信息的专业性和前沿性,很多参观者无法了解展览物品的信息和意义,从而无法达到展览的目的,传统的人员讲解成本高,而录音播放讲解内容重复播放,无法根据参观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讲解,参观者被动接受讲解知识,无法达到相应的展览目的,同时讲解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讲解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讲解机器人,包括外壳组件、支撑组件及触摸屏组件;

3、所述外壳组件包括机器人骨架,所述机器人骨架前后端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前壳与后壳,所述前壳与后壳下端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下前壳与下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下前壳远离所述机器人骨架的一侧依次设有触摸屏、启动按钮与超声波,所述后壳与下后壳远离所述机器人骨架的另一侧依次设有急停按钮、充电引导电路板、灯罩、充电红外条、手动充电口与电极;

4、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器人骨架下端的上板,所述上板下端设有底盘,所述上板与所述底盘之间设有至少四根相连接的支柱,所述上板与所述底盘之间设有路由器、算法板、imu、锂电池、主控板、安卓板与功放板,所述机器人骨架靠近所述上板的一侧还设有电源板固定板,其上端固定设置有电源板,所述底盘下端设有移动机构;

5、优选的,所述前壳下端与所述下前壳上部设置的插孔匹配插装,所述后壳下端与所述下后壳上部设置的插孔匹配插装,且所述前壳、后壳、下前壳、下后壳分别通过多颗螺钉与所述机器人骨架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超声波设置于所述下前壳一侧,所述下后壳一侧还分别设有电极固定板与充电引导电路板支架,且所述电极与所述充电引导电路板分别与之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充电红外条与所述灯罩均通过卡扣与所述下后壳卡接连接。

8、优选的,所述电源板固定板背面设有与所述机器人骨架固定设置的电源模块固定板,其上端设有电源模块,所述路由器、算法板与imu分别与路由器固定板、算法板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路由器固定板与其中两根所述支柱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锂电池与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的电池支架固定安装,所述主控板与电路板固定板固定设置,所述安卓板与功放板均与所述机器人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固定板与所述算法板固定板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锂电池上端还设有与其中两根所述支柱固定连接的电池固定板,所述上板一侧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激光雷达。

11、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中部两侧的驱动轮组件与设置于其下端的多个万向轮。

12、优选的,所述触摸屏组件包括与所述前壳固定连接的屏幕后壳,所述屏幕后壳远离所述前壳的一侧依次设有语音板、第一屏幕固定支架、第二屏幕固定支架、触摸屏、摄像头及屏幕前壳,所述屏幕后壳顶部还设有咪头及咪头安装板。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讲解机器人,通过手机或电脑连接精灵机器人wifi 构建地图,通过电脑或手机控制机器人行走,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扫描周边环境,进行使用场景地图的构建,通过触摸屏在使用场景中设置充电点\迎宾点\讲解点,从而已达到更好的服务,当机器人电量过低时,机器人可自动规划路径回到设置好的充电点进行充电。



技术特征:

1.一种讲解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支撑组件及触摸屏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讲解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5)下端与所述下前壳(2)上部设置的插孔匹配插装,所述后壳(7)下端与所述下后壳(14)上部设置的插孔匹配插装,且所述前壳(5)、后壳(7)、下前壳(2)、下后壳(14)分别通过多颗螺钉与所述机器人骨架(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讲解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1)设置于所述下前壳(2)一侧,所述下后壳(14)一侧还分别设有电极固定板(13)与充电引导电路板支架(10),且所述电极(16)与所述充电引导电路板(9)分别与之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讲解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红外条(12)与所述灯罩(11)均通过卡扣与所述下后壳(14)卡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讲解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固定板(27)背面设有与所述机器人骨架(6)固定设置的电源模块固定板(29),其上端设有电源模块(30),所述路由器(20)、算法板(21)与imu(22)分别与路由器固定板(31)、算法板固定板(32)固定连接,所述路由器固定板(31)与其中两根所述支柱(19)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讲解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23)与设置于所述底盘(18)上的电池支架(33)固定安装,所述主控板(24)与电路板固定板(34)固定设置,所述安卓板(25)与功放板(26)均与所述机器人骨架(6)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固定板(34)与所述算法板固定板(3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讲解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23)上端还设有与其中两根所述支柱(19)固定连接的电池固定板(35),所述上板(17)一侧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激光雷达(3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讲解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18)中部两侧的驱动轮组件(37)与设置于其下端的多个万向轮(3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讲解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组件包括与所述前壳(5)固定连接的屏幕后壳(39),所述屏幕后壳(39)远离所述前壳(5)的一侧依次设有语音板(40)、第一屏幕固定支架(41)、第二屏幕固定支架(42)、触摸屏(43)、摄像头(44)及屏幕前壳(45),所述屏幕后壳(39)顶部还设有咪头(46)及咪头安装板(4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讲解机器人,包括外壳组件、支撑组件及触摸屏,机器人骨架前后端分别设有前壳与后壳,前壳与后壳下端分别设有下前壳与下后壳,前壳一侧依次设有触摸屏、启动按钮与超声波,后壳另一侧依次设有急停按钮、充电引导电路板、灯罩、充电红外条、手动充电口与电极,支撑组件包括上板与底盘,上板与底盘之间设有多根支柱,上板与底盘之间设有路由器、算法板、IMU、锂电池、主控板、安卓板与功放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扫描周边环境,进行地图的构建,通过触摸屏在使用场景中设置充电点\迎宾点\讲解点,从而已达到更好的服务,当机器人电量过低时,机器人可自动规划路径回到设置好的充电点进行充电。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宋育刚,吴焰超,丁劲松,王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穿山甲机器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