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识别功能的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0921发布日期:2023-05-07 02:3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识别功能的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锁具,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识别功能的密码锁。


背景技术:

1、进出海关时,旅行者需要将行李箱锁死,海关人员有权打开行李箱进行检查,而普通的锁具一旦经强制打开后,就无法再次使用,故需要一种便于海关查验用的锁具,现有的海关锁具有密码锁芯和钥匙锁芯,目前,这两种海关锁在海关人员检查完成后,其他海关人员不知道海关锁是否检查完成,导致出现多次开锁检查和重复检查等现象,影响检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识别功能的密码锁,包括:

2、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一容置空间;

3、锁钩,锁钩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的一端与第二杆体的一端连接,第一杆体可活动地安装于容置空间内的一侧,第二杆体的另一端可活动地安装于壳体上;

4、拨轮组件,拨轮组件可活动地安装于第一杆体上;

5、顶出弹簧,顶出弹簧安装于容置空间内的一侧的下部,顶出弹簧与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相抵;

6、锁芯组件,锁芯组件安装于容置空间内的另一侧的中部,锁芯组件可操作地与拨轮组件相抵设置;

7、识别组件,识别组件安装于容置空间内的另一侧的下部,锁芯组件可操作地与识别组件相抵设置。

8、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上锁壳和下锁壳,上锁壳与下锁壳相卡接,下锁壳与上锁壳相互靠近的一侧合围形成容置空间,上锁壳上开设有一识别孔、一上钥匙孔和三上字轮槽,识别孔与识别组件相对设置,下锁壳上开设有一下钥匙孔和三下字轮槽,上钥匙孔和下钥匙孔均与锁芯组件相正对设置,三下字轮槽分别与三上字轮槽相正对设置,拨轮组件安装于上字轮槽与下字轮槽内。

9、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拨轮组件包括:弹片、三齿轮和三字轮,弹片的一端安装于下锁壳上,弹片的另一端与三字轮的外壁相抵,三齿轮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一杆体上,三字轮分别套设于三齿轮上,三字轮可操作地带动三齿轮转动,每一字轮分别安装于一上字轮槽和一下字轮槽内。

10、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弹片包括:安装片和三拨片,安装片安装于下锁壳上,三拨片的一端安装于安装片上,三拨片的另一端分别与三字轮的外壁相抵。

11、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锁芯组件包括:锁芯限位块、锁芯、限位弹簧、钢珠和两滑块,锁芯限位块可移动地安装于下锁壳上,锁芯限位块压持于安装片上,锁芯限位块的一侧与三齿轮相抵设置,锁芯的一端安装于锁芯限位块的另一侧上,钢珠安装于容置空间内,钢珠可操作地带动锁芯移动进而带动锁芯限位块移动,限位弹簧的一端套设于锁芯上,限位弹簧的另一端安装于上锁壳和下锁壳上,锁芯与上钥匙孔和下钥匙孔相正对设置,两滑块分别安装于锁芯限位块的另一侧的两端,两滑块均可滑动地安装于下锁壳上,其中一滑块与识别组件相抵设置,该一滑块靠近识别组件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有一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与识别组件相抵设置。

1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锁芯限位块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有三固定块,每一固定块远离锁芯的一端均与一齿轮的外壁相抵设置。

13、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锁芯的外壁上开设有一卡槽,卡槽呈螺旋设置,卡槽沿锁芯的长度方向设置,钢珠与卡槽相匹配设置。

14、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识别组件包括:识别块、卡位扭簧、顶针和顶针弹簧,识别块可转动地安装于下锁壳上,识别块与识别孔相正对设置,识别块的外壁上向外延伸形成有一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与第一凸块相抵设置,卡位扭簧安装于下锁壳上,卡位扭簧的一端与识别块卡抵,卡位扭簧的另一端与下锁壳连接,顶针可移动地安装于下锁壳上,顶针的一端与识别块相抵设置,顶针的另一端可操作地与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相抵,顶针弹簧套设于顶针上。

15、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顶针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斜面,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复位凸起,复位凸起可操作地与顶针的斜面相抵进而驱动顶针移动。

16、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滑盖,滑盖沿竖直方向的截面呈“凵”字型设置,滑盖沿第一杆体的轴向移动并盖设于上锁壳和下锁壳上,上锁壳上开设有一上滑槽,上滑槽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一杆体的轴向平行设置,下锁壳上开设有一下滑槽,下滑槽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一杆体的轴向平行设置,滑盖靠近上锁壳的一侧设置有一上滑杆,上滑杆可移动地安装于上滑槽内,滑盖靠近下锁壳的一侧设置有一下滑杆,下滑杆可移动地安装于下滑槽内。

17、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带有识别功能的密码锁,当海关人员检查完成后,锁具上的识别组件即处于检查完成状态,避免了重复开锁和多次检查,提高了海关人员的检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识别功能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识别功能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锁壳和下锁壳,所述上锁壳与所述下锁壳相卡接,所述下锁壳与所述上锁壳相互靠近的一侧合围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上锁壳上开设有一识别孔、一上钥匙孔和三上字轮槽,所述识别孔与所述识别组件相对设置,所述下锁壳上开设有一下钥匙孔和三下字轮槽,所述上钥匙孔和所述下钥匙孔均与所述锁芯组件相正对设置,三所述下字轮槽分别与三所述上字轮槽相正对设置,所述拨轮组件安装于所述上字轮槽与所述下字轮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识别功能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轮组件包括:弹片、三齿轮和三字轮,所述弹片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下锁壳上,所述弹片的另一端与三所述字轮的外壁相抵,三所述齿轮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杆体上,三所述字轮分别套设于三所述齿轮上,三所述字轮可操作地带动三所述齿轮转动,每一所述字轮分别安装于一所述上字轮槽和一所述下字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识别功能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安装片和三拨片,所述安装片安装于所述下锁壳上,三所述拨片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片上,三所述拨片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所述字轮的外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组件包括:锁芯限位块、锁芯、限位弹簧、钢珠和两滑块,所述锁芯限位块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下锁壳上,所述锁芯限位块压持于所述安装片上,所述锁芯限位块的一侧与三所述齿轮相抵设置,所述锁芯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锁芯限位块的另一侧上,所述钢珠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钢珠可操作地带动所述锁芯移动进而带动所述锁芯限位块移动,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锁芯上,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上锁壳和所述下锁壳上,所述锁芯与所述上钥匙孔和下钥匙孔相正对设置,两所述滑块分别安装于所述锁芯限位块的另一侧的两端,两所述滑块均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下锁壳上,其中一所述滑块与所述识别组件相抵设置,该一所述滑块靠近所述识别组件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有一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识别组件相抵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识别功能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限位块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有三固定块,每一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锁芯的一端均与一所述齿轮的外壁相抵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识别功能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的外壁上开设有一卡槽,所述卡槽呈螺旋设置,所述卡槽沿所述锁芯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钢珠与所述卡槽相匹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识别功能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组件包括:识别块、卡位扭簧、顶针和顶针弹簧,所述识别块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下锁壳上,所述识别块与所述识别孔相正对设置,所述识别块的外壁上向外延伸形成有一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一凸块相抵设置,所述卡位扭簧安装于所述下锁壳上,所述卡位扭簧的一端与所述识别块卡抵,所述卡位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锁壳连接,所述顶针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下锁壳上,所述顶针的一端抵于与所述识别块,所述顶针的另一端可操作地与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相抵,所述顶针弹簧套设于所述顶针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识别功能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斜面,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复位凸起,所述复位凸起可操作地与所述顶针的所述斜面相抵进而驱动所述顶针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识别功能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盖,所述滑盖沿竖直方向的截面呈“凵”字型设置,所述滑盖沿所述第一杆体的轴向移动并盖设于所述上锁壳和所述下锁壳上,所述上锁壳上开设有一上滑槽,所述上滑槽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第一杆体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下锁壳上开设有一下滑槽,所述下滑槽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第一杆体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滑盖靠近所述上锁壳的一侧设置有一上滑杆,所述上滑杆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上滑槽内,所述滑盖靠近所述下锁壳的一侧设置有一下滑杆,所述下滑杆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下滑槽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识别功能的密码锁,包括:壳体;锁钩,锁钩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连接,第一杆体可活动地安装于容置空间内的一侧,第二杆体的另一端可活动地安装于壳体上;拨轮组件,拨轮组件安装于第一杆体上;顶出弹簧,顶出弹簧安装于容置空间内,顶出弹簧与第一杆体相抵;锁芯组件,锁芯组件安装于容置空间内,锁芯组件可操作地与拨轮组件相抵设置;识别组件,识别组件安装于容置空间内,锁芯组件可操作地与识别组件相抵设置。通过对本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带有识别功能的密码锁,当海关人员检查完成后,锁具上的识别组件即处于检查完成状态,避免了重复开锁和多次检查,提高了海关人员的检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鲁建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环讯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