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5041发布日期:2023-05-17 18:11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玻璃升降器部件,具体为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


背景技术:

1、目前,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在汽车工业中应用广泛,通过玻璃升降器托架可将车窗玻璃和玻璃升降器固定。

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8089089 u)所提出的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该案例筒在卡槽内设有贴合车窗玻璃的柔性垫片,柔性垫片位于玻璃固定装置的下方,柔性垫片上设有数个用于排气的通孔,可防止所托载的车窗玻璃晃动而发出异响,但在实际使用中,当车窗玻璃受到上下晃动时,由于没有预设一定的位移空间,很容易导致损坏,安全性不高,故而提出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所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包括玻璃安装槽,所述玻璃安装槽的左侧安装有拉线槽,所述玻璃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托架,所述玻璃安装槽的内腔设置有夹持底板,所述夹持底板的顶部安装有两组夹板,在位于所述夹持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缓冲件,所述夹板的内侧设置有软垫,所述夹板的外侧与玻璃安装槽之间设置有挡灰部件;

5、所述缓冲件包括安装于玻璃安装槽内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设置有多组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端安装有与夹持底板底部连接的活动块。

6、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上端部加工有尺寸小于限位板的卡口,所述活动块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和夹持底板焊接。

7、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夹持底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柱滑动连接的限位滑块。

8、优选的,所述软垫的侧面安装有多组防滑凸块。

9、优选的,所述挡灰部件包括安装于玻璃安装槽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l型封板,所述l型封板的底部与夹板之间安装有斜撑杆。

10、优选的,所述l型封板的侧面安装有密封垫,所述斜撑杆的两端通过第二转轴分别与l型封板和夹板转动连接。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该玻璃升降器托架,通过夹板配合软垫将玻璃进行固定,在玻璃产生上下震动影响时,将夹持底板下推,通过缓冲件进行缓冲,使玻璃有一定的位移空间,不易产生损坏,且在玻璃下移过程中,挡灰部件可将玻璃两侧封闭,从而减少杂物的进入,防止对内部结构造成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包括玻璃安装槽(8),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安装槽(8)的左侧安装有拉线槽(10),所述玻璃安装槽(8)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托架(1),所述玻璃安装槽(8)的内腔设置有夹持底板(3),所述夹持底板(3)的顶部安装有两组夹板(6),在位于所述夹持底板(3)的底部设置有缓冲件,所述夹板(6)的内侧设置有软垫(5),所述夹板(6)的外侧与玻璃安装槽(8)之间设置有挡灰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的上端部加工有尺寸小于限位板(15)的卡口,所述活动块(17)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15)和夹持底板(3)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8)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柱(4),所述夹持底板(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柱(4)滑动连接的限位滑块(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5)的侧面安装有多组防滑凸块(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灰部件包括安装于玻璃安装槽(8)上的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上安装有l型封板(12),所述l型封板(12)的底部与夹板(6)之间安装有斜撑杆(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封板(12)的侧面安装有密封垫(11),所述斜撑杆(13)的两端通过第一转轴(7)分别与l型封板(12)和夹板(6)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包括玻璃安装槽,所述玻璃安装槽的左侧安装有拉线槽,所述玻璃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托架,所述玻璃安装槽的内腔设置有夹持底板,所述夹持底板的顶部安装有两组夹板,在位于所述夹持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缓冲件,所述夹板的内侧设置有软垫,所述夹板的外侧与玻璃安装槽之间设置有挡灰部件。该玻璃升降器托架,通过夹板配合软垫将玻璃进行固定,在玻璃产生上下震动影响时,将夹持底板下推,通过缓冲件进行缓冲,使玻璃有一定的位移空间,不易产生损坏,且在玻璃下移过程中,挡灰部件可将玻璃两侧封闭,从而减少杂物的进入,防止对内部结构造成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季永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万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