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头式内角螺钉的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8876发布日期:2023-10-02 07:4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头式内角螺钉的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沉头式内角螺钉的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1、内六角螺钉作为较常用的紧固件,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受力范围大、连接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连接结构领域,尤其是在航空器制造装配过程中,常选用沉头式内六角螺钉,拧入后端头往往不会突出表面,这样可提高组合件的外观质量。但对经装配而成的整机来说,就存在一些螺栓孔与地面垂直的情况,使用内六方扳手将内六角螺钉拧松后,如需提取出该内六方螺钉时,由于无法在内六方螺钉的内壁上形成垂直向上的力,通常采用与之口径匹配的梅花螺丝刀,六点接触内六角内壁,增大摩擦力,并不断辅以调整角度或采用老虎钳卡住内壁,慢慢想办法才能将螺钉取出,耽误时间;一旦遇到排故工作,经常会因为一两颗螺钉取不出来,而造成生产计划延误,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飞机的维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沉头孔洞较深的内角螺钉进行快速取出的装置。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沉头式内角螺钉的取出装置,包括筒体、握套、压杆、推出装置;所述筒体为空心筒体;所述握套套在筒体上;所述压杆竖向安装在筒体内部,顶端伸出筒体上端,底端为圆锥台;在筒体下端两侧设置有与压杆底端配合的推出装置;所述握套为橡胶套;所述压杆顶部设置有平台。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压杆控制可伸缩的推出装置配合,实现快速取出内角螺钉,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飞机的维修性,消除了因螺钉取不出来,而造成生产计划延误的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沉头式内角螺钉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握套(2)、压杆(3)、推出装置(4);所述筒体(1)为空心筒体;所述握套(2)套在筒体(1)上;所述压杆(3)竖向安装在筒体(1)内部,顶端伸出筒体(1)上端,底端为圆锥台;在筒体(1)下端两侧设置有与压杆(3)底端配合的推出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头式内角螺钉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装置(4)包括:固定块(41)、推杆(42)、推板(43)、弹簧(44);所述固定块(41)固定在筒体(1)上;所述固定块(41)设置有向外的凹槽;所述推板(43)卡在固定块(41)上,且通过弹簧(44)与固定块(41)连接;所述推杆(42)活动连接在固定块(41)中部,且推杆(42)靠筒体(1)内部一端设置有与压杆(3)圆锥台相配合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头式内角螺钉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4)为硬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头式内角螺钉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装置(4)包括:推杆a(45)、推板a(46)、限位块(47);所述推杆a(45)设置在筒体(1)内部,朝外一端与推板a(46)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压杆(3)圆锥台相配合的斜面;所述限位块(47)固定在筒体(1)上;所述推杆a(45)活动安装在限位块(4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沉头式内角螺钉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套(2)为橡胶套。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沉头式内角螺钉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3)顶部设置有平台。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沉头式内角螺钉的取出装置,包括筒体、握套、压杆、推出装置;所述筒体为空心筒体;所述握套套在筒体上;所述压杆竖向安装在筒体内部,顶端伸出筒体上端,底端为圆锥台;在筒体下端两侧设置有与压杆底端配合的推出装置;所述握套为橡胶套;所述压杆顶部设置有平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压杆控制可伸缩的推出装置配合,实现快速取出内角螺钉,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飞机的维修性,消除了因螺钉取不出来,而造成生产计划延误的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索志刚,唐晓松,罗仕碧,何海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