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扭结构及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2471发布日期:2023-06-17 22:5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推扭结构及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推扭结构及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1、电动工具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需要切换不同的挡位,现有推扭结构结构复杂,安装繁琐,易丢失零件,且在换挡过程中,对传动机构无法产生预紧作用,可靠性较低。

2、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推扭结构及电动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扭结构及电动工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推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扭结构包括:

4、本体;

5、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

6、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设置于所述本体中且向下延伸至部分露出所述本体,所述第一弹性片与所述本体的远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弹性片与所述本体的远端面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的材料与所述本体的材料不同。

7、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主板、设于所述主板近端且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板、设于所述主板远端且向下延伸的第二侧板、设于所述主板两侧且向下延伸的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的近端连接第一侧板,远端连接第二侧板,所述第四侧板的近端连接第一侧板,远端连接第二侧板。

8、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弹性片固定安装于所述开口中;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之间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沿近端和远端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垂直于所述连接片方向的长度。

9、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本体部分插设形成在所述通孔中。

10、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11、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包括:

12、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设有凹槽;

13、如前述的推扭结构,所述推扭结构可活动安装于所述凹槽中;

14、齿轮箱壳体,所述齿轮箱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体中;

15、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齿轮箱壳体中的换挡组件;

16、换挡件,所述换挡件安装于所述换挡组件和推扭结构之间;其中,

17、所述推扭结构包括于所述凹槽中被锁定的第一状态和于所述凹槽中自由运动的第二状态,于第一状态下,所述换挡件与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均未产生作用力,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换挡件与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的其中之一抵接以使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的其中之一产生弹性形变。

18、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扭结构还包括卡紧件,所述卡紧件设于所述本体中且部分露出所述本体近端面与远端面相邻的侧面,所述凹槽中设有与所述卡紧件相互配合的换挡部。

19、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主板、设于所述主板两侧且向下延伸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或第四侧板上设有通槽,所述卡紧件包括露出所述通槽的卡紧部和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板下表面且与所述卡紧部相连接的连接部。

20、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设有与所述卡紧件相互配合的第一换挡部和第二换挡部。

21、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沿所述换挡组件的近端和远端方向上设于所述换挡组件两侧的垫圈和传动组件,于第一状态下,所述换挡组件与所述垫圈或传动组件传动配合;于第二状态下,所述换挡组件与所述垫圈或传动组件相抵接。

22、一实施例中,所述换挡组件为第一行星轮系,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包括内齿圈,所述传动组件为第二行星轮系,所述第二行星轮系包括行星架,于第一状态下,所述内齿圈与所述垫圈或所述行星架传动配合;于第二状态下,所述内齿圈的端面与所述垫圈的端面或所述行星架的端面相抵接。

2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推扭结构,将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注塑于本体中,简化结构,装配便捷,且能够防止换挡过程中发生滑挡;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工具,通过使用推扭结构结合换挡件,实现电动工具高低速换挡切换时,对传动机构形成预紧作用,防止出现滑挡,传动效果好,且可靠性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推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扭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主板(11)、设于所述主板(11)近端且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板(12)、设于所述主板(11)远端且向下延伸的第二侧板(13)、设于所述主板(11)两侧且向下延伸的第三侧板(14)及第四侧板(15),所述第三侧板(14)的近端连接第一侧板(12),远端连接第二侧板(13),所述第四侧板(15)的近端连接第一侧板(12),远端连接第二侧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3)上设有开口(131),所述第一弹性片(31)固定安装于所述开口(131)中;所述第一弹性片(31)和第二弹性片(32)之间设有连接片(33),所述连接片(33)沿近端和远端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弹性片(31)和第二弹性片(32)垂直于所述连接片(33)方向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33)上开设有通孔(331),所述本体(1)部分插设形成在所述通孔(331)中。

5.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扭结构还包括卡紧件(4),所述卡紧件(4)设于所述本体(1)中且部分露出所述本体(1)近端面与远端面相邻的侧面,所述凹槽(51)中设有与所述卡紧件(4)相互配合的换挡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主板(11)、设于所述主板(11)两侧且向下延伸的第三侧板(14)和第四侧板(15),所述第三侧板(14)和/或第四侧板(15)上设有通槽,所述卡紧件(4)包括露出所述通槽的卡紧部和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板(11)下表面且与所述卡紧部相连接的连接部(4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1)设有与所述卡紧件(4)相互配合的第一换挡部(511)和第二换挡部(5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沿所述换挡组件(7)的近端和远端方向上设于所述换挡组件(7)两侧的垫圈(9)和传动组件(8),于第一状态下,所述换挡组件(7)与所述垫圈(9)或传动组件(8)传动配合;于第二状态下,所述换挡组件(7)与所述垫圈(9)或传动组件(8)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组件(7)为第一行星轮系,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包括内齿圈(71),所述传动组件(8)为第二行星轮系,所述第二行星轮系包括行星架(81),于第一状态下,所述内齿圈(71)与所述垫圈(9)或行星架(81)传动配合;于第二状态下,所述内齿圈(71)的端面与所述垫圈(9)的端面或所述行星架(81)的端面相抵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推扭结构及电动工具,推扭结构包括本体;凸起部,凸起部设于本体的上表面;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设置于本体中且向下延伸至部分露出本体,第一弹性片与本体的远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弹性片与本体的远端面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的材料与本体的材料不同。电动工具包括:外壳体,设有凹槽;如前述推扭结构,可活动安装于凹槽中;齿轮箱壳体,固定安装于外壳体中;传动机构,包括活动安装于齿轮箱壳体中的换挡组件;换挡件,换挡件安装于换挡组件和推扭结构之间。本技术将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注塑于本体中,简化结构,装配便捷,可防止换挡过程中发生滑挡。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大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