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浮转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6703发布日期:2023-07-28 10:2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浮转台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工件转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浮转台。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对工件进行转动的过程中常常使用到工件转台。

2、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工件转台包括底座,底座上连接竖杆,竖杆的顶端连接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上连接有转盘,转盘传动连接有驱转源;在实施中,将工件放置在工件转台上,然后通过驱转源驱转转盘即可实现工件的转动。

3、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转盘本身自重较高,从而导致其与转动轴承之间的摩擦阻力也较大,如此驱转源在驱转转盘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转盘与转动轴承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难以使转盘达到预设的转动速度,如此降低转盘的转动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提升转盘的转动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浮转台。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气浮转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气浮转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转盘组件,所述转盘组件上设有组件环槽,所述底座上连接有伸进所述组件环槽中的气动轴承,所述气动轴承与所述组件环槽的槽壁之间留有充气间隙,所述气动轴承连接有充气结构,所述气动轴承中开设有与所述充气结构以及所述充气间隙连通的气道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工件放到转盘组件上后,然后启动充气结构向启动轴承中的气道组中注入预设压强的空气,空气从气道组中流向充气间隙中,从而在充气间隙中形成高压气膜,高压气膜会挤压转盘组件,从而起到撑住并限位转盘组件的作用,此时转盘组件处于浮起的状态,转盘组件自身的重力不会造成其与底座之间形成摩擦阻力,如此在转动转盘组件时,可以杜绝摩擦阻力对转盘组件的影响,从而便于提升转盘的转动精度。

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底座上连接有驱转件,所述驱转件与预设控制结构电连接;所述驱转件上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转盘组件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设控制结构便于对驱转件进行控制,从而使驱转件通过转动杆驱转转盘组件,如此便于控制转盘组件的转动速度机角度等,从而便于控制将转盘组件上放置的工件转动到预设的位置。

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转盘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上的顶部环体,所述顶部环体上连接有转盘,所述顶部环体还连接有纵向环体,所述纵向环体连接有底部环体,所述顶部环体、所述纵向环体以及所述底部环体之间形成所述组件环槽;所述充气间隙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动轴承与所述顶部环体之间的顶部间隙,设置在所述气动轴承与所述纵向环体之间的纵向间隙,以及设置在气动轴承与所述底部环体之间的底部间隙;所述气道组与所述顶部间隙、所述纵向间隙以及所述底部间隙均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道组向顶部间隙中充入的空气形成的气膜便于撑住顶部环体,同时,通过气道组向纵向间隙中充入的空气形成的气膜便于撑住纵向环体,同时,通过气道组向底部间隙中充入的空气形成的气膜便于撑住底部环体,如此通过气膜便于撑住组件环槽的三个内壁,如此便于实现气动轴承不与转盘组件接触的同时,还撑起并定位住转盘组件,如此便于杜绝转盘组件与气动轴承之间产生摩擦力,如此,驱转件通过转动杆驱转转盘组件时,不用克服摩擦力,如此便于提升驱转转盘组件的时的转动速度与转动精度。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气道组包括与所述充气结构连通的横向气道,以及与所述横向气道连通的纵向气道;所述横向气道与所述纵向间隙连通,所述纵向气道与所述顶部间隙以及所述底部间隙连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向顶部间隙、纵向间隙以及底部间隙中充气时,启动充气结构,充气结构充入的空气先充入横向气道中,并从横向气道流入与之连通的纵向气道中;进一步的,通过横向气道中的空气进一步充入纵向间隙中,通过纵向气道中的空气进一步流向顶部间隙与底部间隙中,如此,充入空气的顶部间隙、纵向间隙以及底部间隙中的空气可以形成用于撑住转盘组件的气膜,从而可防止转盘组件在转动的过程中与气动轴承发射摩擦。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顶部间隙、所述纵向间隙以及所述底部间隙的厚度范围为4.5μm-5.5μm。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顶部间隙、纵向间隙以及底部间隙的厚度范围在4.5μm-5.5μm内,可以保证气膜对转盘组件形成较好的支撑效果。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气道组的出气口处连接有节流头,所述节流头中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气道组与所述充气间隙的节流孔,所述节流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气道组的孔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节流头上的节流孔的孔径小于气道组的孔径,故通过节流孔流入充气间隙中的气体流量相对于气道组中气体的流量会变小,如此便于在充气间隙中形成气膜,从而便于通过气膜撑起转盘组件,从而使转盘组价处于浮起的状态。

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环绕所述驱转件的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设有进水头与出水头,所述进水头与预设的供水结构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供水结构将冷却水注入至进水头,从而使冷却时通过进水头进入冷却水套中,然后在通过出水头出流出冷却水套,冷却水在流经冷却水套的过程中,冷却水套可以与驱转件进行热交换,从而便于对处于工作状态的驱转件进行物理降温。

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转动杆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顶部环体以及转盘连接的连接环体,所述连接环体同轴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底壁上同轴连接有挡胶环体,所述挡胶环体与所述连接环体之间形成有供胶水注入的注胶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胶环体安装在环形槽中后,进一步向挡胶环体与连接环体之间的注脚槽中注入胶水,如此便于防止挡胶环体由于安装不稳,从而发生偏轴现象,进而便于防止对转盘组件的转动平稳性造成不利影响。

1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挡胶环体与所述转动杆之间形成有供工件嵌入的限位槽,所述转盘上设有用于供工件嵌入的定位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工件嵌入对应的限位槽以及定位槽中,便于防止转盘在带动工件转动的同时工件与转盘相对位移,如此,便于提升转盘带动工件转动的稳定性。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便于提升转盘的转动精度;

23、2.便于防止对转盘组件的转动平稳性造成不利影响;

24、3.便于提升转盘带动工件转动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浮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转盘组件(3),所述转盘组件(3)上设有组件环槽(31),所述底座(1)上连接有伸进所述组件环槽(31)中的气动轴承(5),所述气动轴承(5)与所述组件环槽(31)的槽壁之间留有充气间隙(6),所述气动轴承(5)连接有充气结构(7),所述气动轴承(5)中开设有与所述充气结构(7)以及所述充气间隙(6)连通的气道组(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连接有驱转件(21),所述驱转件(21)与预设控制结构电连接;所述驱转件(21)上连接有转动杆(22),所述转动杆(22)与所述转盘组件(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组件(3)包括连接在所述转动杆(22)上的顶部环体(32),所述顶部环体(32)上连接有转盘(33),所述顶部环体(32)还连接有纵向环体(34),所述纵向环体(34)连接有底部环体(35),所述顶部环体(32)、所述纵向环体(34)以及所述底部环体(35)之间形成所述组件环槽(31);所述充气间隙(6)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动轴承(5)与所述顶部环体(32)之间的顶部间隙(61),设置在所述气动轴承(5)与所述纵向环体(34)之间的纵向间隙(62),以及设置在气动轴承(5)与所述底部环体(35)之间的底部间隙(63);所述气道组(51)与所述顶部间隙(61)、所述纵向间隙(62)以及所述底部间隙(63)均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浮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组(51)包括与所述充气结构(7)连通的横向气道,以及与所述横向气道连通的纵向气道(512);所述横向气道与所述纵向间隙(62)连通,所述纵向气道(512)与所述顶部间隙(61)以及所述底部间隙(6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浮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间隙(61)、所述纵向间隙(62)以及所述底部间隙(63)的厚度范围为4.5μm-5.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组(51)的出气口处连接有节流头(52),所述节流头(52)中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气道组(51)与所述充气间隙(6)的节流孔,所述节流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气道组(51)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环绕所述驱转件(21)的冷却水套(81),所述冷却水套(81)设有进水头(82)与出水头(83),所述进水头(82)与预设的供水结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浮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2)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顶部环体(32)以及转盘(33)连接的连接环体(24),所述连接环体(24)同轴开设有环形槽(241),所述环形槽(241)的底壁上同轴连接有挡胶环体(25),所述挡胶环体(25)与所述连接环体(24)之间形成有供胶水注入的注胶槽(2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浮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胶环体(25)与所述转动杆(22)之间形成有供工件嵌入的限位槽(251),所述转盘(33)上设有用于供工件嵌入的定位槽(33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工件转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浮转台,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转盘组件,所述转盘组件上设有组件环槽,所述底座上连接有伸进所述组件环槽中的气动轴承,所述气动轴承与所述组件环槽的槽壁之间留有充气间隙,所述气动轴承连接有充气结构,所述气动轴承中开设有与所述充气结构以及所述充气间隙连通的气道组。本申请具有便于提升转盘转动精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谢广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速易德工业装备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